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一
标题:欢乐歌舞会——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引言: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促进其身心发展。本篇教案旨在为小班幼儿设计一场欢乐歌舞会,通过歌曲和舞蹈的表演,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展示自己的才艺。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
2. 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
1. 确定演出场地,并进行布置,如舞台、音响等。
2. 准备歌曲和舞蹈的音乐资源。
3. 准备服装和道具,如舞蹈服、帽子、道具等。
4. 制作节目单和演出顺序。
三、活动流程:
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叫声,跟随音乐做各种动作等,以活跃气氛。
2. 分组排练: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表演一首歌曲和舞蹈。老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并指导他们进行排练。
3. 舞台表演: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幼儿和家长作为观众,鼓励和欣赏他们的表演。可以在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4. 全员合唱:最后,全班幼儿一起合唱一首简单的儿歌,共同结束这次欢乐的歌舞会。
四、教育意义:
通过这次欢乐歌舞会的活动,幼儿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通过舞蹈的表演,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最重要的是,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二
标题:音乐绘本欣赏——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引言:
音乐与绘本的结合可以让幼儿在欣赏绘本的同时,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本篇教案旨在通过音乐绘本的欣赏活动,培养小班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其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通过绘本故事的欣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音乐和绘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活动准备:
1. 准备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音乐绘本,如《小熊的一天》、《小兔子乖乖》等。
2. 准备音乐资源,用于配合绘本故事的欣赏。
3. 准备绘本故事的相关活动,如绘本分析、角色扮演等。
4.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安静的角落,用于幼儿欣赏绘本和音乐。
三、活动流程:
1. 欣赏绘本故事:老师给幼儿讲解绘本故事的背景和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 音乐配合:在讲解绘本故事的同时,适时播放与故事情节相符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与绘本的结合。
3. 绘本分析:引导幼儿分析绘本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让他们学会通过绘本来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4.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角色,用音乐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动作。
5. 创作绘本:鼓励幼儿以绘本故事为基础,创作自己的绘本,可以通过绘画、贴纸等形式完成。
四、教育意义:
通过音乐绘本的欣赏活动,幼儿可以在欣赏绘本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情感表达。通过绘本故事的欣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艺术天赋。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绘本,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音乐和绘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通过这样的音乐活动,也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用肢体动作表现劳动的情景,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变化,体验搬新家的快乐。
活动预备:
1、与主题相关的经验(略)
2、多媒体课件、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1、唱唱跳跳
律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最近碰到一件很兴奋的事儿,让我们听着音乐表演他们兴奋的样子吧!”
2、说说做做
(1) 出示幼儿作品,引出搬新家。
“你们猜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为什么这么兴奋?”
(2)出示乱糟糟的家画面,引发大扫除愿望。
“我们跟着音乐来进行大扫除吧!”(幼儿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劳动的情景)
(3)个别动作的解析
如:擦窗--解析空间和姿态
吸尘器--解析肢体表达的不同方式
拖地板--提升生活经验
教师用哼唱形式小结:(出示收拾干净的房间)我们今天大扫除,真呀真兴奋。你擦窗来我拖地,房间变干净。
(4)(出现搬家卡车画面,引出搬家情景)
“猜猜先搬什么?”--听低沉、缓慢的音乐,讨论怎样表现搬大大、重重的东西。
“再搬什么?”--听轻快、跳跃的音乐,讨论表现搬小小、轻轻东西的动作。
教师以哼唱形式小结:(出示漂亮的新家)你搬我搬大家搬,家具放整洁。大家一起来劳动,新家更漂亮。
(5)教师表演舞蹈。
3、唱唱乐乐
夸夸唱唱《我们的新家》。
今天的这个音乐活动是从“我爱我家”的主体背景下生成出来的,在整个主体的进行中,我们为孩子们创设的是一种家的感受,爱的体验。我认为音乐活动就一定要让孩子感到开心,要通过多种形式来让孩子体验主题,丰富情感。因此,我创设了一个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样一个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情景动态作为本次活动的载体。比如:开始部分的律动,第一段是个体动作,第二段则基本上是双人的动作,这些亲一亲、抱一抱、跷跷板的动作都能在平常孩子们与父母的生活中找到痕迹,所以以这个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情节来贯串整个活动,可以更自然的激发孩子们对家人,对亲情的认知和体验。
那么,在具体的设计上,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具体设想。
一是在音乐活动中如何让孩子表现动态、经验和动作呢?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让孩子们有各种表现的机会和形式,比如:我选择了擦窗、吸尘器、拖地板这几个动作进行解析的时候其实是有明确的指向性的。擦窗的动作解析相对集中于空间和动态的表现;吸尘器的动作解析相对集中于肢体动作的表现;而拖地板的动作解析则相对集中于生活经验的表达。我想通过空间动态、肢体动作、经验表达着几个不同的辐射面丰富孩子们表现的经验。
二是我觉得音乐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音乐的落脚点和联系点。比如:我们的心情愉快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唱不知名的曲调,我们之间挥敲击出一连串的声响等等,所以今天我们又把听辨音乐作为一种单纯的音乐元素来出现,而是结合了平常的劳动经验,将重点放在经验和动作的互补上,将节奏、力度的变化通过搬场来呈现,通过生活经验表现出来。比如:听辨沉重、轻便的音乐形象,猜一猜搬场车上有什么?还有些什么?让孩子将对音乐的感受力与实际的物体相结合,使物体形象和音乐形象产生联系,通过二者的匹配来表现听辨的感受。
最后,选用吉祥三宝的伴奏,结合孩子们的热点,将以前我们曾经夸夸我们的教室、夸夸我们的好朋友的经验迁移到今天的夸夸我们的新家,再一次推进孩子的情感的萌芽和亲情体验,最终还是回到爱的感受这个主题上来。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2、感受音乐的美,能随着音乐用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配套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在幼儿园里快乐吗?今天曹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学习新歌。
(1)欣赏歌曲。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先听一遍,第二遍跟着节奏拍手。
(2)教师范唱。
教师先清唱几遍,唱完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3)跟着音乐伴奏整体学唱。
先教师唱前半段,幼儿唱后半段,再整体跟唱。
再组织幼儿分男孩、女孩唱,或者自愿上来表演。
(4)演一演。
请孩子们边唱边做简单的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3、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会听前奏演唱歌曲。
2.体验集体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妹妹抱着洋娃娃》歌曲磁带,洋娃娃玩具若干。
2.活动室中用花盆或假花设置成花园场景。
活动导入:
先让幼儿在设置的花园中游玩一下,教师介绍花园里都有些什么?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活动中。
活动过程:
1. 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创设情境,请幼儿欣赏歌曲。
(1) 教师站在花园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歌词的内容讲给幼儿听,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2) 教师抱着洋娃娃演唱歌曲,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表演*望。
2. 学习听前奏演唱歌曲。
(1) 教师弹琴,指导幼儿注意听前奏演唱,可以给幼儿一个暗示,让幼儿能够准确的听出前奏,感受大家一起唱歌的乐趣。
(2) 幼儿练习演唱歌曲,指导幼儿用最自然、最漂亮的声音演唱,提醒幼儿注意听前奏。
3. 表演歌曲。
把幼儿进行分组抱着洋娃娃进行歌曲的表演,教师弹琴,每组幼儿自己表演,可以男女混合演唱。提醒幼儿注意听前奏,用最漂亮、最自然的声音演唱。
活动结束:
对演唱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其余幼儿继续加油!和幼儿一起回忆歌词的内容,加深幼儿对歌曲的印象。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 训练幼儿协作能力和 身体的平衡能力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快速的抓到鱼,在游戏中 不能碰到扮演鱼儿的小朋友,只能碰到夹子。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布置活动的场所,小猫的头饰,小鱼卡片。
2、几十个夹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猫头饰,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小猫)
2、“有谁知道小猫最喜欢吃什么?”(鱼)
3、“那么我们就来玩一个小猫捉鱼的游戏吧,好不好?”
二、基本环节
(一)小猫捉鱼
1、教师请小朋友们带上小猫的头饰,并扮演猫妈妈的角色。
2、猫妈妈找宝宝了:喵喵喵,孩子们,你们在哪里啊?小猫听到了就回答:喵喵喵,妈妈我们在这里。“今天妈妈发现一个地方有很多的鱼,我们赶紧去捉吧,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到放有小鱼卡片的活动区域,让小猫去把鱼儿捉回来,放到老师提前准备好的盆子里,看是 捕鱼能手,捉的鱼最多。
3、幼儿开始自由的捉鱼。
4、“宝贝们,真棒这么快就把小鱼捉完了,可刚刚我们捉的鱼都不会游,下面我们就去会游的鱼好吗?”
(二)捉“活”鱼
1、教师首先介绍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在地上圈定一个区域,选几个孩子当鱼,在衣服上夹上十几个夹子代表鱼鳞;其他幼儿当渔夫。游戏开始,鱼儿可以跑出圈外,这时大家可以去追鱼并设法取下衣服上的夹子,当鱼儿回到圆圈里就不能去夹子了,直到“鱼儿“身上的夹子取完游戏结束,取下夹子最多的就是胜利者。
2、教师选定区域让幼儿扮演小鱼,其他幼儿开始捉鱼活动。
3、幼儿活动是教师提醒幼儿只能取夹子,不能碰到扮演小鱼的幼儿。
4、评出胜利者给予表扬。
5、活动课变换角色反复进行。
三、活动总结
1、 教师要捉鱼最多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经验,并和其他幼儿交流。
2、 教师小结活动内容、表扬、鼓励幼儿。
四、延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幼儿提一些身体动作的要求,以培养他们身体运动的各种能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训练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 身体的平衡能力。但在捉活鱼的环节当中,好多小朋友都不能准确的捉住夹子,更别说不碰到扮演小鱼的幼儿,有的小朋友更是一条鱼都没抓上。我想可能是平时对孩子们身体的协调性训练的太少了,一直与他们在玩捉鱼游戏的时候没那么顺利。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要对孩子们多做这方面的练习,以提高他们身体运动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