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篇一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其中,所谓的“三大改造”是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进行全面的改革和调整。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首先,教学内容的改造是指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组织。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导,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而在《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英语时,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如购物、旅游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式的改造是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而在《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发挥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例如,在教授数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教学评价的改造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综上所述,《三大改造》教学设计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造,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篇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三大改造》教学设计是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进行全面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本文将从实施《三大改造》教学设计的意义、具体操作和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进行探讨。
首先,实施《三大改造》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而《三大改造》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实施《三大改造》教学设计需要具体的操作。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然而,实施《三大改造》教学设计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这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其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能遇到学生的抵触和困惑,需要教师有耐心和智慧进行引导和解答。最后,教师可能会面临教学评价的问题,如如何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综上所述,实施《三大改造》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面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如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学生的抵触和困惑、教学评价的问题等。只有克服这些挑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 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 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 阅读第二段找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结果。
3、 阅读第三、四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 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二、 合作交流
对以上问题小组之间进行探讨并互相帮助对方不会问题小组选派代表收集共性问题交给老师,最后巩固记忆。
1 我的问题 。
2 我们的问题 。
3 老师的问题:
① 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 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 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三、 拓展延伸
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认识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四、系统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内容用框架形式总结本节问题
农业
手工业
原因:
形式:
结果:
资本主义工商业 形式:
意义 政策:
结果:
五、巩固训练
1、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人民公社成立
2、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 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建立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3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
A 1956 年 B 1954 年 C 1955 年 D 1956 年
4 、 如何评价三大改造?
5、 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三大改造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
六、 通这节课我最大收获 我还需解决问题 。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②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按照“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整合走出历史,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在过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重点突破:通过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了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必要;同时通过对比,说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殊性。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因为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学生不好理解,因此把它作为难点。
难点突破
:利用实例说明公私合营的定义以及操作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分析、讲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 讨论探究、 自主合作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言:(了解学生知道多少有关三大改造以及农村方面的有关知识;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发展域,即了解这段知识的方法、途径、以及 和老师沟通的方式等,所谓“知”。)
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可是你们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确立的?又是怎样确立的呢?
生:(可能会摇头)
师:在这里我可以先告诉大家,国家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的。
板书:三大改造
师:请问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国家是改造哪三方面问题么?
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既然知道是这三方面的问题,谁又知道国家是怎样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生:不知道。
师:好,那今天我们就具体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上面的过程,通过设疑,教师知道学生对三大改造的知识了解很少,同时这方面知识很难,学生更是不容易切入主题,所以需要老师的引导。)
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同学们,既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是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来完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那么对于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请说出来,让我们共同探讨。
生:国家为什么要对这三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生:国家又是怎样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生:改造的方式又是什么呢?在这方面我们国家会有什么创举呢!
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结果会怎么样?对我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背景、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师:同学们提得好。的确,要想把关于三大改造的内容理解明白是需要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决掉,下面我们就对上述问题逐一解决。
首先是对农业的改造。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有关土地方面的一些问题,请你把知道的有关知识说一下。
生: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生: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虽然是回顾土地改革的一些知识,但这也是了解学生对这段知识发展域的过程)
师:的确,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时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地、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然而,我们在享受巨大欢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我们的国情,那就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会采取什么办法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看我国在农业方面具体是怎样解决的?包括时间、目的、原则、形式、结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我国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改造加以解答。
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师: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改造,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农业走生产合作化道路,同时对手工业亚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农业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占绝对优势的个体经济。这一情况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对高度的公有制缺乏思想准备。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在对农村和城市的个体私有制经济改造过程中,必须本着有利于国家建设,又能够满足广大劳动者根本利益的原则,采取稳妥的步骤。为此,党的政府采取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针,即继续保留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合作生产的方式,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步进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师:同学们,在农业、手工业改造同时,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也采取措施进行改造。
在这里请同学们一定要知道,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还有独创。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下面我给大家一点时间,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
师:在探讨的时候,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解决。
生:什么是公私合营?
生:赎买政策怎么进行?
生:为什么要进行赎买政策?
生:对待资本主义工商业党和政府采取的态度和农业、手工业为什么不一样?
师: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首先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同时还接管了一些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把他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还合理调整工商业,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它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近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在工业化建设中有其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剥削工人的劳动赚取利润,但具有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希望国家富强的一面。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优势,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有利于工业化的开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党和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实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制定了稳妥的政策,逐步实现改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就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区定息,年息为5%,就是有代价的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师:通过阅读教材,我们知道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党和政府采取了赎买政策,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不同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最终彻底转变为公有制经济。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而不是像对官僚资本那样采取没收政策,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通过这些措施,既限制了资本主义经济过分发展给过渡任务完成带来的消极影响,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本家利益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工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和平的方式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创造了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过渡的新途径。
师:公私合营的解释(影音文件)
师:用事例进行解释(包括图片)
师:好了,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弄明白了三大改造的过程,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三大改造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了,同时探究三大改造的评价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的学习过程,归纳总结三大改造的结果和意义。
生: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生: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生:同时,标志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我们的农村经济发展,手工业繁荣,工业兴旺。
师:同学们说得好,的确,三大改造取得巨大成功,成绩辉煌。但是同学们请想一想,当历史发展到今天的时候,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总会发现历史在进步。下面我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政治才能和经济才能的机会,你们设想一下,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国的发展之路会有什么变化呢?同时会有什么发展的阻碍呢?课文交待了改造过程当中的弊端,请你设想一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怎么解决呢?
生:……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小节
今天我们学习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新中国的美好前景正在拉开画面!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为此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上图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景,看他们面带笑容,足见当时人们的热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充满激情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教师讲述: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农业的原因
2.读下面材料,分析讨论:我们党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史料解读: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教材第23页第一段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
提示: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教师总结: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走合作之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
(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
提示: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图片展示:
农民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3.提出问题:看图片,读课本,说说对农业改造的结果是怎样的。
提示: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4.教师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也是引导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引导学生思考: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
提示: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6.教师讲述: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
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
(一)对工商业的改造
1.教师讲述: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25页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
2.史料解读:
材料一: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材料二: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三:
图片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3.读课本和材料分组探讨:
(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在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提示:(1)1954年。公私合营。(2)1956年初。(3)赎买政策。
4.教师过渡:看课本第25页下面的左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民族资本家是乐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给民族资本家带来了春天。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教师讲述:三大改造的结果。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引导学生思考: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请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提示:①积极的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3.教师讲述:三大改造后期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但是它对于整个三大改造来说是白璧微瑕,中国人民通过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绝大多数资本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了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
三、课堂总结
中国人民紧跟时代的步伐,他们用鲜血铸就新中国,用自己的智慧来建设新中国,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中国历史的赞歌。从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依靠集体搞生产;身单力薄的手工业者联合起来,他们不只是在刺绣,更是描绘新中国的美好未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各界代表,农民的喜悦,手工业者的幸福,工商业者的心悦诚服无不证明改造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