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长沙的历史文化——长沙古城游览活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长沙古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1. 介绍长沙古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组织学生进行长沙古城的实地考察和游览;
3.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对长沙古城的观察和描述。
教学准备:
1. 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和图片;
2. 长沙古城的地图和导游手册;
3. 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工具,如相机、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长沙古城的图片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长沙古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对长沙古城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 实地考察(60分钟)
学生分小组进行长沙古城的实地考察和游览,根据导游手册和地图指引,了解长沙古城的各个景点和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学生可以使用相机、笔记本等工具,记录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4. 分享和讨论(15分钟)
学生回到教室,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讨论长沙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各个景点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炼出长沙古城的核心文化价值。
5.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强调长沙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合作探索所获得的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长沙古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种实地考察和游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沁园春长沙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感受长沙的自然之美——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活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长沙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1. 介绍长沙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组织学生进行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和观察;
3.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对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观察和描述。
教学准备:
1. 相关的地理环境资料和图片;
2. 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地图和导游手册;
3. 学生的观察和描述工具,如相机、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图片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实地考察(60分钟)
学生分小组进行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和观察,根据导游手册和地图指引,了解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各个自然景观和重要生态系统。学生可以使用相机、笔记本等工具,记录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4. 分享和讨论(15分钟)
学生回到教室,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讨论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特色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炼出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核心自然价值。
5.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强调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自然价值和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合作观察所获得的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橘子洲头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种实地考察和观察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沁园春长沙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三
沁园春长沙活动课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长沙活动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意象、意境
难点:鉴赏方法的初步形成
一、活动导入
这是一颗种子,我们把它比喻成一个人写文章的想法。一种思想的萌生,一种表达的愿望,正如一粒种子,总是要向下扎根,我们称它为“内容”。向上萌发的,是我们看得见的形式。
这粒种子是一株小草,还是一丛荆棘,抑或是一株参天树。我们叫它“形式”。也就是这种思想的表达会用一种形式呈现,比如唱歌、比如跳舞、比如写文章、比如写诗填词。
不同的文学形式有不同的章法,记叙文有六要素,议论文有三要素,欣赏诗词我们要懂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象、意象、意境。
草、荆棘或树,我们称之为“象”(所见),“意象”是这些客观的景或物中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所感),“意境”是一组意象形成的一个大环境,是一个画面(情感集中表现的一组景物)。学诗歌,我们必须要引入这三个概念,因为它们是诗歌的要素。
二、活动形式
绘制一棵思维树。
三、活动过程
齐读词作。
这首词的作者是毛泽东,表达的情感基调是“豪迈”。
这棵种子发芽了,我们以“树”的形态展示它的具体表现。树干是“以天下为己任,开创未来新天地”的主题。观察作品,应该画出主要枝杈是几个(两个)一个实是上片,一个是下片。
上片分析:
上片之象(用“树叶”表示),明确: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
意象,万,漫,写广阔,写博大,抒发豪迈之情;“红”是革命的色彩;与“碧”相映,展示大好河山的秀美壮丽;百舸争流,奋勇争先;鹰翱翔天空,敏锐有力;鱼畅游水底。所有意象表达的落脚点集中在一个词语上,是哪一个词语?“自由”。
所见所感所思。
所思即是“问”,谁主沉浮?究竟谁是这片大地的主人?
下片分析:
齐读下片。找出下片的中心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是的',往昔的峥嵘岁月中,都有什么样的体现?少年风华,挥斥方遒。
应和上片词尾一问,现在遥相回应一笔。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在中流击水的同志们,击起的浪花阻挡了飞驰的船只。我们有力量、有能力掌握局面,把控大势。
过渡语句:上片下片连接性语句是那句?如何承上的,又如何启下的?
携来百侣曾游,写革命战友在橘子洲头相聚的情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引出下文革命经历的回顾。
四、活动深入
要想一棵树长得好,要浇灌水润树根。也就是我们要对作品的背景探一探,寻一寻,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品。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创作的。长沙是毛泽东成长的地方,也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1911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开始了革命的征程。1917年,毛泽东组织新民学会,开启了早期的革命活动。1920年,毛泽东再度返回长沙时,他已经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2年,他领导长沙工人罢工,后来被通缉。1925年,他组织农民运动,又遭通缉。8月,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摆脱了敌人的追捕,经长沙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就是此时,他来到了橘子洲。32岁的毛泽东感慨之余,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远大理想。
再度全词,涵咏品味。
五、活动拓展
为了充分表达这种情感,这种对革命战友的激情,对革命必胜的信念,选取的意象角度必须是大气的,纵横开合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高山大河,雄鹰展翅。这些叫“借景抒情”。在抒情方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间接抒情,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一种直接抒情。下片直接抒发对战友的感情,喷薄而出,汹涌澎湃。有理想,有信念,战无不胜,乾坤在心中,天地在手中。意象纷呈,意境宏阔。
六、活动总结
课内知识总结,见ppt,笔记。
抒情方式总结。
七、活动巩固
学法指导,通过做题完成学习巩固
欣赏诗歌的方法:
输入过程朗读成诵。
输出过程(1)词句内涵的体现。课后第二题;考查对中心的体会程度。
示例:万山红遍,“遍”,布满的意思,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红红的枫叶,丹枫似火,表达了作者火热的情怀,象征着中国革命的美好前途。
(2)分析意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表达。通过联想和想象,形成画面感,或描绘画面,或概括画面。
(3)结合背景,领会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