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时间:2019-05-05 07:37: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的春节传统习俗;

2.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北京的春节》课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北京春节庆祝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北京春节的庆祝方式和特点。

Step 2 学习课文

教师播放《北京的春节》课文的录音或视频,学生跟读课文,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

Step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习俗的由来、意义和庆祝方式,并准备小组展示。

Step 4 小组展示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习俗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Step 5 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北京春节习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一篇短文介绍这个习俗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自己的感受。

Step 6 作品分享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一位北京人或有相关经历的人到班级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的春节。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作品分享,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

2.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北京的春节》课文。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北京春节的庆祝方式和特点。

Step 2 学习课文

教师播放《北京的春节》课文的录音或视频,学生跟读课文,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

Step 3 听力练习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录音并回答相关问题。

Step 4 口语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北京春节的庆祝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庆祝活动的场景,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Step 5 角色扮演

选择几名学生扮演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参与者,其他学生扮演观众,进行角色扮演演绎。

Step 6 作品展示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图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北京春节庆祝活动的理解和想法。

【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到北京的春节庆祝活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北京春节的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北京春节的庆祝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作品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同时,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亲身地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独特魅力。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篇三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作业: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3、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春节各地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

和家人带来好运:

  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2、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教研室韩中凌)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