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经典6篇)

时间:2012-09-03 08:42: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感受艺术的魅力——《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名画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猜测画的内容和作者,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好奇心。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名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背景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通过欣赏和分析名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通过图片欣赏名画,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展示名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画的内容和作者;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名画的背景(10分钟)

1.简要介绍名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画中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步骤三:欣赏与分析(15分钟)

1.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感受画中的美;

2.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细节,了解画家运用的表现手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四:课堂讨论(15分钟)

1.组织学生就名画的主题、构图、意境等方面展开讨论;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交流和互动;

3.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五:总结归纳(5分钟)

1.对课堂讨论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理解名画。

四、课堂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名画的理解和感受;

2.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展,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背景和特点,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名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用心感受艺术的魅力——《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名画的图片,让学生产生猜测和想象,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名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通过欣赏和分析名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考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通过图片欣赏名画,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展示名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画的内容和作者;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学习名画的背景(10分钟)

1.简要介绍名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画中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步骤三:欣赏与分析(15分钟)

1.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感受画中的美和艺术魅力;

2.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细节,了解画家运用的表现手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四:课堂讨论(15分钟)

1.组织学生就名画的主题、构图、意境等方面展开讨论;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交流和互动;

3.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五:创作和表达(10分钟)

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名画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是绘画、写作、朗诵等形式;

2.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和表达成果。

四、课堂延伸:

1.引导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展,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2.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感知和表达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名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考能力。同时,通过创作和表达,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根据阅读提示,对照图画,通读课文。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通过图画对照,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让学生当小讲解员讲讲文中涉及的风景和人物。

  3、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用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查字典、观察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策略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写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学习描写方式,体会语言的生动,在课文学习中理解句子表达效果并体会、积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领悟细节描写的细致。

  2、展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讲解学到的内容,提出质疑,选择恰当的方式解决。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在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多种艺术作品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词语意思。

  (1)什么叫“名扬中外”?名扬中外: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

  (2)让我们一起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读课题,读出你的感情。

  4、读题质疑。

  (1)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叫什么名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补充《清明上河图》的简介: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幅画是谁画的?这幅画都画的什么?这幅名扬中外的画独特在哪儿?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影响力与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祖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培养对课题质疑的能力,学会思考提问,带着问题读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给我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让我们了解了这幅名画,知道了关于它的很多知识。

  2、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分别组词。

  作zuō(作坊)溜liū(溜冰)乘shèng(千乘之国)

  作zuò(作业)溜liù(一溜烟)乘chéng(乘法)

  3、请你们试着概括一下每段段意。

  第一段:概括介绍《清明上河图》背景。

  第二段:写画上人物多,各行各业,各色人物都有。

  第三段:写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

  第四段:写画面上有险些发生“交通事故”的场景。

  第五段:写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可以分为几部分?

  总结:简介、内容、历史价值。

  【设计意图】将语言概括的能力放在理解课文的前期来培养,培养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求抓重点词语。初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完成读通顺、读准确的要求,并能大致概括文章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出示阅读提示:读了阅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总结:阅读方法──对照图画读课文。阅读要求──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哪些内容;交流读后感受。

  3、读了第一段,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总结:《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作者、名字;尺寸,画面内容;现状。

  4、学习第二段。

  (1)这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总结:《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

  (2)用什么方式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

  出示课件: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小结: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描写的。省略号表示画面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没有被写出来,表示人物之多。

  (3)这段话不仅在写人多,还从哪个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人多的?在书上把你找到的词语画一画。(从各种行业这个方面,向我们描述了人十分多,有各种职业)

  (4)课文不仅详细地给我们举例说明有各行各业的人,还有哪句话向我们直接说明了人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5)请你来说说你的感受,当你看到这幅画上有这么多的人。

  预设:体会出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这么多人都能画出来很了不起。

  5、学习第三段。

  (1)这段主要写的哪儿?

  总结:街市。

  (2)你能找出这段的中心句吗?

  第一句: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3)这段的结构怎么划分呢?

  总起句;各类商店,形态各异的人;画技精湛。

  (4)从这段体会到什么: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5)谁来给我们当小导游,发挥你的想象,先给我们介绍介绍街上的人,再补充还会有什么样的?

  6、学习第四段。

  (1)说说看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总结:局部情景。

  (2)“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如何理解“传神”?

  预设:画得十分逼真,就像真的一样!

  小结: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传”又读“zhuàn”,如“自传、小传”。

  (3)这句话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敬佩)

  总结:这句话是一个感叹句,写作者在欣赏画家的作品后,情不自禁的赞叹,所以作者是饱含赞美之情的。请大家也带着这份赞美之情来读读这句话。

  7、朗读课文第五段。

  (1)这段是在介绍它的历史价值,那么你是怎么理解它的价值的?

  能再现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这是十分难得的。

  (2)你想对这幅画的作者说些什么呢?

  预设:谢谢您,为我们留下这么好的作品,能为我们再现八百年前的场景,让我们理解到百姓的生活,仿佛看到了他们热闹的场景。

  【设计意图】将内容理解作为文章学习的主线,情感理解作为理解内容后的提升。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及其中油然而生的赞美之情;观察作者的表达方式,将句式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相结合,如“有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与《赵州桥》一课的相似句式作比较,对比学习,激发学生读书乐趣。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自由抒发情感,表达心中感慨。

  (四)课后思考,扩展延伸

  1、谁来为我们当一下解说员,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怎么给别人介绍?

  北宋名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你能说说它们好在哪儿吗?

  【设计意图】在巩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口语表达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学会熟练、简洁地组织语言。同时也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在说的过程中这种热爱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五)布置作业

  1、继续了解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

  2、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回家向父母介绍一下《清明上河图》这幅画。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的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述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面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2。对照画面,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3。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提出疑惑、合作探究、总结学法、拓展知识

  教具准备:《清明上河图》画面。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文题目,谈话引入:(大约2分钟)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思想家、画家。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北宋时期的一位大画家———张择端。

  张择端简介:他出生于1085年,去世于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天山东省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后学习绘画。宋徽宗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其擅长绘画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河图》。”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的《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的古代的艺术珍品。这两件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其中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板书课文题目: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简单介绍《清明上河图》:

  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此画为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3。齐读课文,读完之后紧扣课文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小组代表汇报预习收获和疑惑。(生生、师生互动解决。)(大约8分钟)

  方法:运用多种途径来学习、理解。

  1。生字词语正音:厘米,汴梁,保存,撑船,摊贩,官吏,作坊,形态各异,毛驴,悠闲,溜达,一乘轿子,拽住,惊扰。

  2。解释词语:

  【名扬中外】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气。

  【汴梁】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曾建都于此,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开封与北京、南京、西安、洛阳、杭州、安阳合称七大古都。它在建都朝代上仅次于西安和洛阳,居全国第三位,这里曾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撑船】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作坊】手工业工场。

  【形态各异】指形状神态各不相同。

  【悠闲】闲适自得。

  【一乘轿子】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就是一辆四匹马拉的轿子车。

  【惊扰】惊动扰乱。

  【传神】文学或者艺术作品中描绘的人或物,给人生动逼真的印象。

  【风貌】面貌;景象。

  3根据预习情况你能提出那些问题: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什么?3)这幅画是谁画的?这幅画有多长?有多高?画面的内容表现的是什么?4)这幅画距离今天大约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画面上的人物大约有多少个?书上哪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些行业?5)哪个自然段描写街市热闹场景的?最有意思的场景是什么?6)为什么说这幅画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三、全班交流,理解内容,解决疑惑(大约20分钟)

  学法:(一)给五个小组分配问题探究。(大约10分钟)第一组1)题;第二组2)、3)题;第三组4)题;第四组5)题;第五组6)题

  (二)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大约10分钟):

  1)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年代、作者、画的大小、画面内容及其目前的保存情况等。第二部分(第二———四自然段)介绍了画面上的内容。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

  3)这幅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面表现了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4)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光画面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花在上面了。

  5)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街市热闹的景象。最有意思的场景是第四自然段描写的桥北头的一个情景。刻画的这个场景很传神。

  6)揭示主题,因为(一)这幅画的历史悠久,而且保存完整;(二),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在这样的尺寸画面上竟然描绘了五百多个人物,三六十行的人物都有,画面情景很传神,再现了古代都城汴梁当时的繁华景象。(三)这幅画是举世闻名,独一无二的。

  四、升华主题,感悟民族自豪。(大约8分钟)

  1,带着赞美的感情再次集体诵读全文;

  2。小组代表谈谈自己的体会。

  3师总结:本文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时期的普通百姓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你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也读到过不少古代的诗词歌赋,观赏过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画和其他艺术品。那就请你把自己喜欢的在课外活动时向同学们介绍吧。

  六、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简单介绍:年代,作者,大小,内容,保存情况

  人多、行业多

  画面的内容生动传神

  街市热闹非凡

  历史价值再现历史情境

  艺术瑰宝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篇五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清明上河图》背景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

  1、同学们,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幅画。这可不是一般的画,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起读读课题。

  2、你能不能读出这是幅怎样的画?(重音放在名扬中外)谁明白名扬中外什么意思?或者你能不能用其它词代替呢?(世界闻名、举世闻名)

  3、通过预习,你知不知道,这幅画是?(师板书:《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板书:北宋画家:张择端。)

  4、幻灯展示:《清明上河图》。

  二、读

  1、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我建议大家用心好好把课文多读几遍,读到什么地方你有体会、有启发,或是有感动,写一写、注一注。

  2、同学们读书真用心,老师非常感动!谁愿意当着大家的面,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诵给大家听。

  三、悟

  1、同学们刚才读得真好!真有感情!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看屏幕:

  幻灯出示:

  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为了说服老师,下面,请同学换一种读书方式,默读课文,细心的孩子在文中肯定能够找到答案。

  3、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读书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四、品、

  1、北宋画家张择端真了不起!简直是画活了,不愧是世界珍宝、名扬中外。

  2、咱们再来欣赏这幅画。

  幻灯出示:

  《清明上河图》(配古筝乐曲引领学生欣赏。)

  3、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指名交流。)

  五、拓

  1、同学们,欣赏完这幅画,老师和你们一样的心情,课前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愿与大家共勉!

  幻灯出示: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2、师生齐诵。

  六、结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同学们努力学习,打开中华民族文化这座宝库去探索、追求吧!

  七、板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北宋画家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篇六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

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1、“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2、“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三年级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