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精彩3篇)

时间:2015-08-07 07:40: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孙权劝学》,学生能够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学习《孙权劝学》(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进行词汇解释和句子理解的讲解,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理解。

3. 学习任务(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孙权的劝学思想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4. 学习交流(15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与小组成员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5. 拓展延伸(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孙权的劝学思想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想法。

6. 总结反思(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到劝学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将孙权的劝学思想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得到了增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多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孙权劝学》,学生能够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经历,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和兴趣。

2. 学习《孙权劝学》(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词汇解释和句子理解的讲解,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理解。

3. 学习任务(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孙权的劝学思想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

4. 学习交流(15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与小组成员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5. 创新实践(20分钟)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孙权的劝学思想进行分析和解决,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6. 总结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理解到劝学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将孙权的劝学思想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小组讨论和创新实践,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篇三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小编导语:《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5课,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下面是本文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

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就(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