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设计教学 篇一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有时候会显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谜题或者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数学题目,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化的数学题目,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基础。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如何设计教学 篇二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来设计教学内容。比如,在教授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如计算教室的面积和周长。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比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图形属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理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数学是一门需要合作和交流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并通过交流和讨论来提高彼此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竞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只有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如何设计教学 篇三
小学数学如何设计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对学生的课堂发展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并最终决定和支配学生发展方向和程度。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所需要实现的学生行为变化。这种行为变化以教学完成时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为标志。目标的具体界定则应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因此,目标设计应以目标分析为前提,即教师从既定的终点目标出发追问自己,若要达到终点目标,学生必须具备哪些构成能力。
在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时,不能过多追求过程的华丽,追求一节课的完美无缺,事实上,课堂教学本来就具有延续性,教师不仅要考虑本节课的成败,更需要考虑本节课的外延,考虑本节课所蕴含的潜能,也就是对整本教材,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的整体把握,从而使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得以体现。另外,教学目标的定位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程强调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是统一的,在数学课堂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数学教学多方面的价值。为此教师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要从三维目标入手,设计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如《长方形的面积》(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①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或带有方格的面积图, 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理由。②对给予的长方形和实物, 能够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注意教学反思,决定“我们是否达到”
在教学设计中,评价不应该只是一个独立的时间或过程,而应伴随教学活动的始终,即在实际活动中应尽量使用形成性评价。同时,评价最好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对真实问题解决下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评价注重的是过程而不单单是教学的'结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职表现。这是评价过程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当学生缺乏自信时,教师要通过鼓励给予学生力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当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案例3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字母能表示什么”一节中,用火柴搭成正方形问题中的第四问:如果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连接的正方行需要多少根火柴?这个问题对初一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案,通过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几个不同的表达式,如:4+3(x-1)、4x-(x-1)、2x+(x+1)、3x+1等。要鼓励学生作出各种假设,对同一问题赋予更多的含义和理解,这能反映出学生观察问题的不同角度,展现出他们不同的认知风格。
教学设计要抓住重难点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施,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操作和调控等功能,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目标,那就会导致很大的教学随意性。如果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选择上,过分注重知识目标,轻视能力目标,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会造成教学失去整体性。
如果教学目标太笼统、抽象,不够具体、明确,就会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发挥指导教学的作用。如果教学目标在制定时只重视“教”的目标,忽视“学”的目标,很难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质的变化。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得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精彩。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如果习惯于过去的老方法,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那就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它是通过教学活动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从而在学生身上引起的素质和行为的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就应考虑:在教学之前,学生能够做什么;在教学之后,学生的行为应该有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课程标准给出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为依据,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全面系统思考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要合理预设教学推进的最佳路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课堂教学对一位教师最大的考验在于,面对来自于学生的纷繁复杂的反馈信息,教师是否能合理把握教学推进的最佳路径。在分析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教学能力差异时,我们会发现,在教学展开伊始,不同水平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差无几,但一旦学生积极介入进来后,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暴露无遗。显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厘清“学生们会有哪些不同的想法”后,合理预设教学推进的最佳路径十分重要,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时空
学习是一个不断摸索、研究、推敲的过程,教师作为这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地观察、猜测、实验、模拟、推断和验证。
对于乘法分配率,我们更应该考虑学生是如何理解这个数学运算的。他们是否真正经历了获得知识的过程?我设计了这样的片段:(1)先由故事情境引出三个等式:15×4+3×4=(15+3) ×4;(55-45) ×5= 55×5-45×5;50×8十125×8=(50 +125) ×8。 (2)观察这几道等式从左往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3)同桌合作照样子再写一些算式来验证规律的合理性。(4)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习惯擅长的思维方式去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究,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促进了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改善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要对难点逐步分解,慢慢深入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是教师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孩子们开发智慧、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教学目的关键环节。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其重点与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关于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众多,具体还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而定。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难点逐步地分解,教学难度应该要有梯度,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思考,逐步地引导学生们对难点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们的潜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数学计算教学方法
重视口算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践,在进行口算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口算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尖子与后进的关系。在低年级开始教学口算时,就要着重在讲算理算法,并辅以其他手段,到中高年级可利用《口算、心算、速算》等教辅小册子,坚持每天一练,定时定量竞赛,并且在进行口算训
练时可开展评口算标兵活动,对口算能力强,正确率高或口算能力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进行表彰,还可以建立互助组共同提高。加强估算教学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但在实际运用时多数学生不估算。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体现估算的价值,不失时机地培养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并将估算运用于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在解决问题中把笔算估算有机结合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如: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学是可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认为500元左右;也可以是12×50=600,不到600元;还可以是10×48=480,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把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掌握较理想的一种算法。又如:37×53,当学生计算出结果1961后,估算把37看成40,把53看成50,40×50=2000,所以37×53≈2000。通过估算比较说明笔算结果正确。
抓好练习训练
巩固练习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的理性回归雪要巩固练习,而且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形式的练习。练习的设计既要顾及知识的积累,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通过练习、比较,发现错误,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从而提高小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