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家乡的报告》的课堂教学实录(通用3篇)

时间:2013-08-05 04:45: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来自家乡的报告》的课堂教学实录 篇一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课堂教学实录,这是关于《来自家乡的报告》的。这个主题在我们班上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家乡,都想分享关于家乡的故事和特色。在这堂课上,我带领学生们一起分享和交流,希望能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探索。

首先,我请学生们准备一份关于自己家乡的报告。他们可以选择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等等。我鼓励他们多角度地思考,不仅要介绍家乡的美丽景色,还要关注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在课堂上,学生们纷纷展示他们的报告。有的同学以图片和文字展示家乡的美景,有的同学用演讲的方式介绍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他们的报告内容丰富多样,让大家对各个地方的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展示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互相提问和交流,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好奇心。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和启发,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除了学生们的报告,我还准备了一些有关家乡的视频和音频资料,以丰富学生们对家乡的了解。通过观看视频和听取音频,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各个地方的家乡风景和人文特色。他们对这些资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提出问题和想法,我及时解答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

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合作完成一份关于家乡的综合报告。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家乡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制作一份包含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报告。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研究和表达能力。在小组报告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学习和交流,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和互动。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实录,我发现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和探索意识得到了激发。他们从不同角度了解了各个地方的家乡,培养了对家乡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同时,这个课堂也促进了学生们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创造力。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录,学生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并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自家乡的报告》的课堂教学实录 篇二

在这次的课堂教学实录中,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关于《来自家乡的报告》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和探索,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与特色。

首先,我要求学生们在课前准备一份关于自己家乡的报告。他们可以使用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准备过程中,我鼓励他们主动搜索和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准备,学生们对家乡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上,学生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家乡报告。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生动地介绍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有的同学用幻灯片展示家乡的美景,有的同学用地图和图片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名胜古迹。他们的报告内容丰富多样,展示了各个地方的家乡特色和文化传统。

为了增加学生们对家乡的了解,我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家乡的视频和音频资料。这些资料包含了家乡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和听取音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各个地方的家乡风景和人文特色。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除了展示和观看资料,我还组织了一次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家乡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一份关于家乡的综合报告。这个活动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研究和表达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完成了一份充满创意和深度的家乡报告。

通过这次课堂教学实录,我发现学生们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得到了提升。他们通过主动参与和探索,深入了解了自己家乡的文化与特色。同时,这个活动也促进了学生们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创造力。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录,学生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并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自家乡的报告》的课堂教学实录 篇三

《来自家乡的报告》的课堂教学实录

  师:天门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生于天门,长于天门。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

  生:了解。

  师:很好。这里,我想考考大家:今年的金秋十月,在我们天门市举办了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活动,它是什么呢?

  生:茶文化节。(播放茶文化节的录像带)

  师:在此次茶文化节上,一共有两千多名客人参加了这次盛大的活动。其中,有来自祖国内地各省市的客人,也有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六国的客人。假如有客人在这次活动中问起天门市的情况,作为天门的一份子,你们将怎样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96页,让我们看一看小陈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的?(学生朗读课文,多媒体显示“我的家乡──东山”)

  师:小陈“报告” 的第一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描述他的家乡的?(学生思考、讨论)

  生1:地理位置。

  生2:地形与地势。

  生3:气候特点。

  师:很好。地理位置、地势与地形、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什么呢?

  生:自然特点。(师板书)

  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又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呢?

  生1:居民生活。

  生2:主要物产。

  师:这些又可以概括为什么呢?

  生:经济特点。(师板书)

  师:第五自然段又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呢?

  生l:文物古迹。

  生2: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人才。

  师:这些方面又可以概括为什么呢?

  生:人文特点。(师板书)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已经知道了小陈的调查报告是从自然地理特点、经济特点和人文特点等三个方面介绍他的家乡──东山的。这里,我们也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来介绍我们的家乡──天门市。首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地图。(显示湖北省政区图)

  师:这是哪一省的地图?其中闪动的是什么地方?(显示天门市政区图)

  生:湖北省,天门市。

  师:我们从天门市政区图和地形图上,可以获得哪些关于天门的信息呢?

  生1:可以看出天门位于湖北省的中部。

  生2:天门位于江汉平原上。

  生3:东边宽西边窄。

  师:很好。还可以看到什么?

  生:可以看出与天门相邻的县市。

  师:请将它们的位置指出来。

  生:汉川、应城位于天门的东部;仙桃、潜江位于南部,与天门隔着汉江;荆门、钟祥位于西部;京山位于北部。

  生:还可以看出天门境内的三条河流:汉水、天门河和汉北河。

  师:天门的地势可以从地形图中看出来吗?(学生思考)

  师:(多媒体显示河流流向)(提示)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师:很好。还可看到什么?(提示)可不可以看出天门市的面积?

  生:(齐答)不能。

  师:老师告诉大家,湖北省的面积是18.6万平方千米,同学们能否估算出天门的面积呢?(显示湖北省与天门政区图)(提示)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湖北省地图西宽东窄,天门地图东宽西窄。

  生:两幅图好象都是不规则的四边形。

  生:两幅地图的形状基本相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其实天门地图就是湖北省地图的缩影,它们就像“父子”关系。天门地图比湖北省地图缩小了约71倍,请同学们算出天门市的面积。

  生1:2600多平方千米。

  生2:接近2700平方千米。

  师:很好。天门市面积为2602平方千米。

  师:可不可以看出天门的气候特点呢?

  生:(齐答)不能。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

  生:天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课本上。

  师:我们能否从一年中我们所经历的气温、降水的变化来感受天门的气候特点呢?

  生:四季分明,冬季比较寒冷、干燥,夏季气温较高、雨水较多。

  师:我将天门市的自然地理方面的情况进行一下综合:天门位于湖北省的中部、江汉平原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境内有三条河流,其一是汉江(在天门境内称襄河),它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其二是天门河,又称县河(古时称西江,“千羡万羡西江水,唯从竟陵城下来”);其三是汉北河,它是湖省最大的人工河。天门市的面积为2602平方千米,人口约170多万。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天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师:下面我们再一起看一组录像,看同学们是否能找出关于天门市的经济、人文方面的.信息?(播放录像)

  生:从录像中可以看到棉花和水稻丰收的景象。

  生:可以看到天门商业发展的情况。

  生:可以看到天门交通运输方面的变化。

  师:水稻、棉花是天门的主要农作物。同学们都想一想自己生活的地方,还有哪些农作物呢?

  生1:小麦、大麦。

  生2:大豆、蚕豆。

  生3:玉米、高粱……

  师:(总结)天门是湖北省著名的“鱼米之乡”,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鱼类繁多。北部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是湖北省有名的粮产区。西部和南部以种植棉花为主,棉花产量居湖北省的首位,是著名的“棉乡”。此外天门还有小麦、大麦等农作物。改革开放后,由于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天门的商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师:从录像中还可以找出哪些人文方面的信息呢?

  生1:文学泉和陆羽亭。

  生2:土城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址)。

  生3:陆羽像和李人林将军的画像……

  师:除上述录像中所看到的遗址和人物外,你们还知道天门有哪些名人呢?

  生1:皮日休。

  生2:明代诗人谭元春和钟惺。

  生3:著名诗人邹荻帆。

  生4: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胡小新……

  师:看来,大家对天门名人的了解还真不少。(总结)自古以来天门就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唐代的陆羽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被后人誉为“茶圣”;诗人皮日休写下著名诗篇──《皮子文薮》;明代的谭元春和钟惺是竟陵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文在文坛上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此

  文 章

  文 章

  外,还有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较大贡献的李人林等几十位将军;在当代,天门还有著名诗人邹获帆、著名作家陈立德等。

  师:今天,我们已经从自然地理、经济和人文特点等三个方面对我们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请同学们指出上述三个方面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全班同学分成四组,讨论)

  甲组:天门位于江汉平原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于棉花和水稻的生长,是我们省的商品棉和商品粮的

基地。

  乙组:天门人民自古以来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养成了勤劳、勇敢的性格。

  丙组:天门有悠久的文化传统,现在天门有“状元之乡” 的美誉。

  师:四个组的发言都很精彩。为了更完整、更准确地了解天门,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从自然、经济和人文特点等三个方面去调查天门,并将调查好的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写成一篇调查报告。

  师:写好一篇调查报告,要注意以下三个步骤(多媒体显示):第一步选择主题、确定对象。所谓选择主题、确定对象就是要确定你们要调查和了解的某一个区域;区域可大可小。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确定你们要选择的主题。

  甲组:我们组选择凋查的对象是张港镇。

  师:为什么选择张港镇?

  甲组:因为我们组的一部分同学来自张港镇,对它比较熟悉,而且张港镇是天门的棉产大户,也是湖北省的蔬菜供应基地。

  乙组:我们组选择调查的对象是陆羽公园。

  师:为什么选择陆羽公园?

  乙组:因为我们组多数同学生活在竞陵镇(陆羽公园位于竞陵镇西部),调查起来比较方便,而且那里景色优美,还有陆羽纪念馆。

  师:确立主题后,第二步就是收集有关这一区域的资料(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收集资料的方式和方法。

  甲组:我们分成三组,每组四人:一组负责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张港镇的资料,或者上网查阅;二组负责到部门去调查;三组负责向当地的农民和菜农请教。

  乙组:我们组内部也分成三组,每组选一名组长:一组负责到陆羽纪念馆查阅资料;二组负责向公园管理处调查公园的经营情况;三组负责向游客了解有关情况。

  师:第三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将整理好的资料写成一份调查报告(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讨论怎样整理资料;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甲组:将资料中有用的保留下来,多余的删除掉。

  乙组:写报告时要有侧重地介绍,不要面面俱到。

  丙组:写报告时要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师:当我们完成了上述三个步骤后,一篇调查报告也就基本完成了。最后的成果既可以是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是一篇说明文,或者是类似于“我的家乡──东山” 那样的调查报告,还可以是一幅饱含各种信息的地图,等等。

  结语:今天这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都十分出色。我希望全体同学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实地调查一番,将所调查的情况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充分讨论,然后形成成果。我们将从中挑选出有特色的成果以墙报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对表现良好的小组予以奖励。文 章

《来自家乡的报告》的课堂教学实录(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