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学精彩实录 篇一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使用各种教材和教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然而,有一次我却用到了一本最特别的“书”,这本“书”没有任何文字和图片,它的内容是学生们自己的思考和创造。
那天,我正在给一群小学生上美术课。课堂上,我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然后告诉他们,今天的任务是画一本自己心目中最大的“书”。
学生们听到这个任务后,都有些疑惑和困惑。他们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如何画出一本没有文字和图片的“书”。我告诉他们,这本“书”可以是他们的梦想、希望、心愿,甚至是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想法。我希望他们能用画笔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
学生们开始思考,有的认真地握着铅笔,不停地在纸上画着,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眼神迷离。他们尽量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画了一个绿色的大树,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有的画了一朵五彩斑斓的花朵,代表着美丽和快乐;还有的画了一个世界地图,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国家和文化。
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和渴望。他们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艺术所带来的情感和满足。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中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来理解和感受世界。
当学生们完成画画后,我请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了自己的作品,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学们互相欣赏和鼓励,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也学会了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次画画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艺术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他们明白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更明白了自己内心的世界同样重要。他们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和理解世界,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这本没有文字和图片的“书”,成为了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和知识。
《最大的“书”》教学精彩实录 篇二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和技能。然而,有一次我却用到了一本最大的“书”,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学生们成长的见证。
那天,我正在给一群中学生上语文课。课堂上,我给每个学生发放了一本空白的笔记本,然后告诉他们,今天的任务是写一本自己心目中最大的“书”。
学生们听到这个任务后,有些犹豫和纠结。他们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如何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写进这本“书”中。我告诉他们,这本“书”可以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人生感悟、心灵独白,也可以是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理解。我希望他们能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成长和思想。
学生们开始思考,有的认真地拿起笔记本,开始写字,有的低头思考,有的眼神迷离。他们尽量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有的写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记录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进步;有的写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勉励自己不断努力;还有的写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和渴望。他们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文字所带来的力量和共鸣。他们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和感悟世界。
当学生们完成写作后,我请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全班同学。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朗读了自己的作品,分享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同学们互相倾听和理解,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也学会了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思想和感受。
通过这次写作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他们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更明白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同样重要。他们学会了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成长和思想,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这本最大的“书”,成为了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和知识。
《最大的“书”》教学精彩实录 篇三
《最大的“书”》教学精彩实录
一、一读对话,初识“书”的外形
1、回顾生活中的书,引出文中最大的“书”。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平常读的书,书上有字、有画、有丰富的知识,我们还知道读了书,将来能更好地建设祖国(师边说边板:书、字、画、知识、作用),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读读书,一起来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生:齐读课题。(学生齐读的声音很响)
师:如果声音稍微轻一点,可能更好听,试试。(学生果然读得很好)
师:下面请把书翻到83页。
2、师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
师:谁愿意和我合作,一起来读1-4小节(学生小手如林)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师:如果我是地质勘探队员,那你就是谁?
生:沉思片刻,我是川川。
师:一个很机灵的孩子。师生分角色朗读1-4小节。
师:你读得很认真,谢谢你,谁愿意再和我合作,超过刚才的小朋友?
师:你能超过刚才的小朋友吗?
生:自信地点点头。
师:为什么能超过他?
生:我相信自己能超过他。
师:好!有自信,咱们就成功一半了,其它小朋友有一个任务:边听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师生合作再次朗读1-4小节,读完后,全班孩子鼓掌。
师:小朋友热烈的掌声说明了一切,你读得很不错。从我们刚才的对话中你们明白什么?
生:我知道了岩石就是一本书。
生:我知道了,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岩石。
师随机板:岩石“书”。
3、认识岩石书,朗读指导。
师:孩子们,想不想看到这本“岩石书”呀?
生:想!
师:点击课件,出示岩石,这就是岩石书,多么神奇啊!谁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生:读。
师:你读得不错,把句子后面的“?”都读出来了。谁再来?
生:读(没有读出厚厚的感觉)。
师:“岩石书”一层一层,厚吗?(师边说边做手势)。
生:厚
师:如果你把“一层一层”、“厚厚”这两个词语放慢读,会更好,再试一试,好吗?
生:认真地再读,有进步。全班孩子都为他鼓掌。
师:还有谁再来读?……
师:男生试试看?男生齐读。
师:相信,女生一定不会比男生差,来,试试看!女生齐读。
师:平分秋色,都很不错。
二、二读对话,感知“书”的内容。
1、生分角色读课文5-10小节。
师:是啊,孩子们,岩石就是“书”,让我们翻开这本岩石书,看看里面写了什么?下面就请两位孩子来读读5——8小节?愿意当叔叔的请举手?好,就请你,小手举得最高的孩子。谁来读川川的话?好,你来吧!生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研读“书”的内容。
师:你们俩读得真投入,孩子们,读了这本书,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书上有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树叶、贝壳、小鱼)。
生: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这书中有雨痕、波痕,还有矿物。
师:其实这些就是书中的“字”(师随机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
生:摇摇头,没见过。师: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我想“雨痕”大概是一点一点的,是雨掉下来打在石头上形成的。
师:你很会说话,用了“我想”、“大概”,说明这是你猜想的。你觉得,雨点落下来,长年累月,慢慢地,地上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坑了,这就是雨痕,对吗?
生:对!
师:真有意思!
生:我觉得雨痕应该有大的,有小的!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如果下小雨的话,地上的坑就小一点,下大雨的话,地上的坑就应该大一点。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我想在座的很多小朋友可能跟你想的一样。
生:这雨痕应该是圆圆的,就像小雨点一样的。
师:你想的也不错!谁来说说波痕呢?
生:波痕应该是一波一波的,(生加上动作表示)就像海浪一样!
师:点点头,你还加上了动作,真形象。
生:波痕应该是一条一条,弯弯曲曲的。
师:你们太会想象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
生:很有兴趣,大声回答,“想!”
师:那请大家睁大眼睛,瞧!(师点击课件),这三幅图你能认出哪个是雨痕,哪个是波痕,哪个是矿物吗?
生:第一个
是雨痕,第二个是波痕,第三个是矿物。师:小眼睛,真亮,全找对了。你们看它们多有意思啊!谁来介绍一下他们呢?(师点击课件,出示句子)。
生: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生: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师:慢慢来,别着急,再来介绍一下,可别添字啊!
生:再读了一遍,可还没准确。
师:有进步,没加字?可还有点不顺,再来一遍,一定会更棒!
生:再读一遍,读顺了。全班孩子又自发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摸摸他的头),不怕失败,有进步,就值得表扬,再加油啊!
生: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师:介绍得真清楚。谁能把三种连起来介绍,自己先试试看。
生:认真地连起来介绍。
师:你真能干,三种连起来介绍也非常流利。下面谁来读读书中叔叔的话呢?师当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
生:“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师:哎哟,你这个叔叔当得有板有眼的。
师:岩石书上不仅有字,还有画呢?你们看,(出示课件)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我平时看到的小鱼是有鳞片的,可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
师:平时的鱼是有鱼鳞的,这里的小鱼却没有。
生:我平时看到的小鱼是会游的,可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
生: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
师:那平时的小鱼呢?生:平时的小鱼是活的,在水里游的。
生: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生:平时看到的树叶是有缝的,这里的树叶看不清楚。
生: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像石头一样,这些叫什么呢?
生:我知道,叫“化石”。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在课外书里看到的。师:你看,多看课外书,就是不一样,你知道得真多,对,这就是化石。
师:(出示句子),谁来介绍一下这些化石呢?
生:读“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师:你的图画介绍得可真有趣!谁再来介绍。……
师:孩子们,其实像这样的图画,岩石书里还有许多,想不想看?
生:想!师:大家看,(师点击课件,出示恐龙、虾、恐龙蛋、乌龟的化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生:我知道这是恐龙,这是丹顶鹤、乌龟。
师:这是丹顶鹤吗?
生:这是虾,还有恐龙蛋。
师:对!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介绍呢?(出示句式:你看,这儿有,有,那儿还有哩!),先给大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生认真地准备。
师:现在你就是地质勘探队员,我来作川川,向你请教,谁来和我合作。师生对话表演。
师:这上面有图画吗?
生:有,你看,这儿有乌龟,有虾,那儿还有恐龙蛋哩!
师:大大方方的,挺不错。……
师:谁如果能一边介绍一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生边介绍边指着画面。……
师:这些神奇的字、画,又能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在脑子里出现一幅幅画面。(师配乐朗读第10节)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小动物在树林里快活地生活着。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
师:是啊,树林里空气好清新哪!
生:我刚才仿佛看见大海里小鱼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师:这个时候陆地已变成了大海,不过那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的。……
生:我仿佛看到了大地突然沉下去了。
师:你想看到的可能是地震那一瞬间的情景。可是陆地变成大海,大海又变成高山,那是神奇的地壳运动,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经过漫长的岁月,请大家读读课文中第10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地壳运动要经过漫长的岁月。
生:“很久很久”,“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让我们感受时间的`漫长呢?生读得很快
师:哎哟,这时间可是成千上万年的,你如果读得慢些,声音稍微轻一些可能更好,别紧张孩子,再来试试。
生:读,果然有进步。学生鼓掌。
师:把这些词放回课文中,一定会读得更好,自由读,谁来读读第10小节?生:读。……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地壳运动的过程。
生:想!师:出示课件。生:看得非常认真。
师:这段地壳运动的动画很有意思,可惜,没有声音。谁愿意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呢?好!那么多小朋友愿意,自己先试试看,呆会儿我请最认真的小朋友来配音。
生:练习。
师:谁愿意来试试,请你吧!
生:声情并茂地读,全班孩子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你读得很不错!看到你读得那么有声有色,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好吗?师生分角色,读全文。
三、了解“书”的作用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对话读,你知道吗?读了这本书岩石有什么用呢?
生:读懂这本岩石书,我们可以找到地下的宝藏。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有哪些宝藏呢?
生:读了这本岩石书,我们可以找到石油!
生:我们可以找到煤碳、矿物。师:那你知道川川以后长大想干什么呢?
生:做地质勘探员。
师:对!四、总结说话,引向更广的“书”。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努力读了这本最大的书,我们知道了,这本书有字、有画,读了这本书还有很大的作用,能找到地下的宝藏。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书”呢?你们看,(点击课件),这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有铜矿;这片片高积云是书,它的出现预示着晴天的到来;这可爱的小狗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汗孔是长在舌头上的;这美丽的胡杨树林是书,顺着它的身子挖下去,就能找到地下水。其实我周老师也是一本书,我脸上的皱纹告诉你们我已不再年轻,我的穿着打扮告诉你们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孩子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时不有,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发现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