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最新3篇)

时间:2017-05-01 09:26: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篇一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据史书记载,最早的中秋节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当时,中秋节是为了祭祀月亮,以感谢丰收和祈求好运。后来,中秋节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和家人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品尝着美味的月饼,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中国有十个太阳炎热无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于是,一位英雄名叫后羿的射箭师决定解救人们。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得人们的生活重新回归平静。人们非常感激后羿的英勇行为,纷纷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然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因为吃了不该吃的神药,飞上了月亮。这是因为,当时的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药物,人们相信吃了这种药物可以长生不老。后羿将这种药物带回家后,嫦娥不小心吃下了一颗。她的身体开始变得轻飘飘的,最终飞上了月亮。

后羿非常伤心,他决定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向嫦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在中秋节这一天,向嫦娥祭拜,同时,人们也开始效仿后羿,纷纷在这一天向月亮祈祷,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除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传说故事。比如,有一个关于吴刚和玉兔的故事。相传,吴刚是一个懒散的人,他不喜欢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为了惩罚吴刚的懒惰,王母娘娘让他变成了一个砍伐树木的人。吴刚每天都要砍伐不倒的桂树,但树却会再长出来。吴刚因此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劳作。

然而,吴刚在一次砍伐桂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只受伤的玉兔。吴刚心生怜悯,照顾了玉兔,并决定放它自由。玉兔非常感激吴刚的善良,于是它带吴刚来到了月亮上。在月亮上,吴刚见到了嫦娥和玉兔,他们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为了表达对吴刚的感激之情,玉兔和嫦娥将他们的形象刻在了月亮上,成为了月亮上的图案。

这些传说故事为中秋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明亮的月亮和品尝美味的月饼,更是在向古老的传说致敬,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让这个节日更加有意义和深厚。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篇二

中秋节,古称“仲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月的活动。据史书记载,最早的中秋节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当时,中秋节是为了祭祀月亮,以感谢丰收和祈求好运。

传说中,中秋节的起源与后羿、嫦娥等神话传说有关。后羿是一个善射的英雄,他射下九个太阳,使人们的生活重新回归平静。人们非常感激后羿的英勇行为,纷纷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然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因为吃了不该吃的神药,飞上了月亮。这是因为,当时的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药物,人们相信吃了这种药物可以长生不老。后羿将这种药物带回家后,嫦娥不小心吃下了一颗。她的身体开始变得轻飘飘的,最终飞上了月亮。

为了表达对嫦娥的思念之情,人们开始在每年的中秋节这一天向她祭拜,同时也向月亮祈祷。人们将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寓意团圆和祥和。

除了后羿和嫦娥的故事,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传说故事。其中一则故事是关于吴刚和玉兔的传说。相传,吴刚是一个懒散的人,他不喜欢工作,整天无所事事。为了惩罚吴刚的懒惰,王母娘娘让他变成了一个砍伐树木的人。吴刚每天都要砍伐不倒的桂树,但树却会再长出来。吴刚因此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劳作。

然而,吴刚在一次砍伐桂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只受伤的玉兔。吴刚心生怜悯,照顾了玉兔,并决定放它自由。玉兔非常感激吴刚的善良,于是它带吴刚来到了月亮上。在月亮上,吴刚见到了嫦娥和玉兔,他们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为了表达对吴刚的感激之情,玉兔和嫦娥将他们的形象刻在了月亮上,成为了月亮上的图案。

这些传说故事为中秋节增添了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明亮的月亮和品尝美味的月饼,更是在向古老的传说致敬,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让这个节日更加有意义和深厚。人们通过中秋节,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向祖先和神灵祈祷,希望家庭幸福,国泰民安。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篇三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那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一是嫦娥奔月故事。传说在远古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人间民不聊生。这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年轻人出现了,他登上昆仑山的顶峰,张弓搭箭,嗖嗖嗖射落了九个太阳,大地于是变得凉爽,草木开始生长,牲畜也开始繁衍,百姓们不再饱受炎热之苦。后羿为百姓立了大功劳,很多有志向的年轻人都慕名前来投师学艺,有一个名叫蓬蒙的心术不正的人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遇见了西天的王母娘娘,王母为感激后羿为百姓作出的贡献,赐给后羿两颗药丸,并告诉他服用以后可以得道成仙。后羿不愿独自成仙,便将王母所赐仙药交由美貌的妻子嫦娥保管。嫦娥将药放进了百宝箱,岂料这件事被蓬蒙知道了,就乘后羿率众打猎时,称病在家,持剑闯入后羿家中,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誓死不给,危急之下拿出仙药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变得极其轻盈,慢慢地飘向了天空。后羿预感到嫦娥有危险,于是在打猎途中匆匆赶回家。赶到的时候,嫦娥已经飘出了窗口,后羿只来得及扯下了嫦娥的一段衣袖,眼睁睁地看着嫦娥飞向空中,飞离了他和故土,飞到了月亮之上。嫦娥奔月那天刚好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后羿都遥遥望着月亮,回忆与嫦娥生活的点点滴滴。百姓们为嫦娥保护仙药以及后羿的深情所感,每年的八月十五也都在家中摆上瓜果遥拜嫦娥,渐渐形成过中秋节的习俗。

  嫦娥奔月故事的另一版本是,后羿造福百姓,被拥立为王。当上了王的后羿开始花天酒地,任意杀戮,不顾人民死活,还偷取了王母娘娘的不死仙药,想长生不老。嫦娥怕后羿长生以后百姓受苦,就

偷吃仙药,飞上了月宫。人们感念嫦娥之恩,就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设香案祭拜。

  嫦娥奔月故事的第三个版本,是说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成为英雄之后,依然过着平凡的日子,也不吃王母娘娘所赐的要成为长生不老仙人的仙药。嫦娥不甘于这样的生活,就趁后羿出门打猎的时候,偷偷吃了丈夫交由她保管的仙药,飞到了天上,变成一只癞蛤蟆,终日在月宫捣药。

  三种传说以第一种流传最为广泛,最为大众所接受。

  二是吴刚的故事。相传月宫中除了嫦娥,还有一个男人的影子,此人名叫吴刚。吴刚不学无术却妄想成仙,天帝便罚他去砍月宫的桂树,许诺他什么时候将桂树砍倒,什么时候就能成仙。月宫中的桂树高达五百丈,每砍一斧,裂口都可以自行愈合。吴刚日复一日在月宫砍树,成仙的日子却遥遥无期。

  三是玉兔的传说。相传有三位神仙下凡,装成三个快要饿死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乞讨食物,狐狸和猴子都给了老人们食物,只有兔子什么也没有,为了让三个老人有一口吃的,兔子毅然跃入火中,将自己烧熟,给三位老人充饥。三位神仙大受感动,便把兔子送到月宫,一边陪伴嫦娥,一边捣制长生不老药,民间将月宫中的这只兔子称为“玉兔”。在《西游记》中,还有一段作者编撰的玉兔因不甘寂寞私自下凡掳掠唐僧,最终被嫦娥仙子带回天庭责罚的故事。

  四是月饼的传说。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拜月的必备食品。话说唐高祖时期,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回朝。将军凯旋当日正好是八月十五,百姓们欢迎战士归来的同时也在进行中秋节的庆祝。吐蕃商人为表示友好,向唐高祖献月饼祝捷,高祖将月饼分给了他的臣子,和众大臣分享胜利的喜悦。此后,吃月饼成为中秋节的风俗,月饼有了庆祝和分享之意。但还有一种民间传说是,中秋吃月饼的风俗起于元末,朱元璋率人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起义,用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饼中,传递起义的信息。后来,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成了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从此流传开来。

  拓展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 ”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