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名人故事(实用3篇)

时间:2015-07-07 05:25: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班杜拉名人故事 篇一

班杜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荣耀。他是一位出色的运动员,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道主义者。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成为他们奋斗的动力。

班杜拉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童年并不幸福。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境贫困,生活艰辛。然而,班杜拉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小,班杜拉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运动才华。他的速度和耐力令人惊叹,他在田径运动中表现出色。在学校的比赛中,他几乎无敌,屡次刷新纪录。他的天赋引起了一位教练的注意,这位教练看出了班杜拉的潜力,并开始为他提供专业的训练。

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班杜拉终于站上了国际舞台。他参加了数次世界级比赛,每一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速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成为了田径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名字被铭记在了历史上,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偶像。

然而,班杜拉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他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教育和医疗援助。他亲自到这些地区,与孩子们交流,给他们带去快乐和希望。

班杜拉的善举感动了全世界。他的慈善事业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赞扬。他被授予了许多荣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然而,班杜拉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始终保持着谦虚和勤奋的态度。他相信只有不断进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班杜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他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

班杜拉名人故事 篇二

班杜拉,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一生是激励人心的故事。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为人类的进步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班杜拉从小对科学充满了兴趣。他的家人都是科学家,他们的影响使他对科学的热爱与日俱增。在父母的鼓励下,班杜拉努力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他进入了一所著名的大学,开始了他的科学之旅。

在大学期间,班杜拉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他的论文被刊登在了顶级科学杂志上。他的发现为人类的科学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然而,班杜拉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意识到科学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了环境科学。他深入研究了环境问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班杜拉的环保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他发起了一系列的环保活动,呼吁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并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他的倡议得到了全球各地的响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保事业中。

班杜拉的贡献被人们广泛称赞。他被授予了许多科学奖项,成为了环保界的领军人物。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始终保持着谦虚和奋斗的态度。他相信只有不断创新和努力,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为人类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班杜拉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和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该关注科学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班杜拉名人故事 篇三

班杜拉名人故事

  姓名:班杜拉

  出生地:加拿大艾伯特

  生卒年:1925年—

  历史评价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7年,他被命名为认知理论之父。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25年,班杜拉出生在加拿大的艾伯特省的蒙达。他在加拿大一个小的农业社区成长,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1949年,班杜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那时,他认为心理学家应当“把临床现象用经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加以概念化”。班杜拉认为,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实验中进行,以控制决定行为的因素。

  相关链接

  观察学习的过程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因此,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以及动机等心理过程支配的。

  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勒(N.Miller)、多拉德(J.Dollard)和西尔斯(R.R.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此后,除了1969担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其中,1976年至1977年间出任心理学系系主任。

  班杜拉念小学和中学时,生活条件艰苦,教师和财源都很缺乏,那时候的学习主要靠自学,班杜拉后来回忆说:“当时所学的大多数课本中的'内容后来都过时了,唯独期间养成的自我主导性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着我工作、学习、研究等。”成功成名的班杜拉用“我能做到!”来解释“自我效能感”时,他回想起他少年时的经历,他说这句话正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没错,他能做到,并且,他做到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

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通常是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的动物实验以此来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所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人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传世佳言——

  人们只有怎样思想才会怎样行动。

  班杜拉在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班杜拉指出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的唤起,这四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同时也对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唤起有很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对教师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动机的研究中颇受关注。

  班杜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他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中,他的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强化理论,并且以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它的局限性在于它不适合于解释和说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复杂的、高难度的技能训练的过程,仅适用于解释和说明观察、模仿等社会性学习的过程。但有的学者认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有被发展、深化的余地,只要加以适当地发展性研究,就可能繁衍出一些适用与解释特殊社会环境和特殊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的理论。

  在其一生中,班杜拉撰写了一些文章和书籍,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引用。1959年班杜拉与理查德·沃尔特斯合作写作了第一部书《青少年的攻击》。1973年,他写作了《攻击行为:社会学习分析》。4年后,他出版了他最优秀的著作《社会学习理论》。这些书和文章都涉及心理学研究。 1946年,多拉德和米勒出版了《社会学习与模仿》一书。艾伯特·班杜拉认为该书对他提出建模理论做出了贡献。

班杜拉名人故事(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