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论文【优秀3篇】

时间:2016-05-02 04:43: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论文 篇一

标题: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摘要:高校教师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力量,其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培养途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与提升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的角色也日益重要。高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然而,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职业素质不足的问题,如教学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指导学生能力不足等。因此,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二、培养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 教育培训: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教师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 学历提升: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3. 经验交流: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高校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

三、培养内容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知识与教学理论:高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入了解教学理论,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 教育教学能力:高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学生评价能力等。

3. 科研创新能力:高校教师应具备科研创新能力,能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术水平,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四、培养方法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导师制度:高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为新任教师提供指导和培养,帮助其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2. 学科竞赛:高校可以组织学科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的学科研究兴趣,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

3. 教师评估:高校可以建立教师评估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促进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

五、结论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教育培训、学历提升、经验交流等途径,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培养内容包括学科知识与教学理论、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而通过导师制度、学科竞赛、教师评估等方法,实现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只有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论文 篇二

标题: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学科发展

摘要:高校教师是推动学科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其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素质,学科发展

一、引言

高校教师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因此,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对于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专业知识

高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所从事的学科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准确传递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也能够推动学科的发展,使教师在教学中紧跟学科前沿,不断提高学科的水平。

三、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学术研究。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使教师在学科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创新。此外,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水平,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受益。

四、教育教学水平

高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水平,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学生评价能力等。只有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才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推动学科的发展,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和改进。

五、结论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可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只有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才能够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推动学科的繁荣和发展。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为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论文 篇三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指根据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与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师德师风和相应的教学与管理辅助能力的培养。文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培养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对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素质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的教学主体之一,在高等教育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无不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品质。也正因为高校和高效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任务,所以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来说,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由此可见,高校教师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教师群体,对其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关键。所谓高校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

服务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所谓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根据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与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师德师风和相应的教学与管理辅助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层次上来说,它有别于一般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分为纵向培养和横向培养两个方面。

  一、纵向培养

  所谓纵向培养是指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素质培养,即在教师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其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培养既可以是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点的素质培训,也可以是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培训。纵向培养大致可以分为就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两部分。目前,我国高校引进教师一般都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且各高校都具有招聘教师的自主权。再加上由于我国没有专门培养高校教师的师范院校,因此,高校招聘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专业知识或者学术研究上较为突出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但他们在教学技能、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1.职前培养。为了建设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的教学技能,同时又在科研和学术上有所专长的高校教师队伍,就要求相关机构和部门必须做好教师的职前培训工作,并建设相应的高校教师准入制度和考核体系。目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但是,这类岗前培训的时间一般为2~3周,培训时间较短,并且大多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要延长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时间,加大培训力度,严格考查,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除了上述课程外,还应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案课件的制作等教学实践技能的培训。

  2.职后培养、提高及转变。就职后的继续培养、提高及转变是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培训、自我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高校要根据不同的培养原则,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得到更新,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指出:“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要贯彻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准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立足国内,在职为主,加强实践,多种形式并重的培训原则。”

  就职后的继续培养、提高及转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导师、同事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各项能力素质。二是通过各类在职培训、外出访问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三是通过脱产进修的方式,使教师在没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专注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从内容上来看,职后培养主要可以分为专业业务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人文素养和人格修养等方面。

  总之,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养,都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理念与特点,针对不同教师的个性特征来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以实现教师个人发展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纵向培养的最终目标——终身教育。 二、横向培养

  横向培养主要是指从培养的内容、角度和方向等方面来分析的,它有别于纵向培养,也就是指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面的宽度与深度。高校教师除了要承担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着教育管理、教化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责,这些职责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横向培养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和专业辅助能力三类。

  1.专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所应具备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点,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特点。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将科技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或社会效益的能力。

  从传承知识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教学是教师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使命,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包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按照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培养和人才引进的现状来看,高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较高,而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方面仍存在不足。当前,我国的高校教师以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主。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师教育课程,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岗前培训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始终并非长远之计。因此,除了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导师指导、个体实践等方式,多途径地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来说,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的驾驭能力。一方面,教师在掌握和研究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另一方面,教师又可以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使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

  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高校教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服务社会的能力上。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学科知识、科研能力或成果,直接或间接为社会创造生产价值或公共效益的行为。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一方面有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准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是指由人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内在品质。由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再加上物质主义的冲击,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很大一部分人在人文素养方面是相当缺乏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物质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素质发展上来。高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更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专业辅助能力的培养。专业辅助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辅助能力,主要包括心理素养、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等。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这一方面是为了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进行自我调节,另一方面是为了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法去教育和引导学生。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或技能,就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或者无法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高等教育学知识也是高校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教师的培养,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无论是纵向培养还是横向培养,无论是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是人文素质和专业辅助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加强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关系到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教师进行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师德师风以及专业辅助能力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

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论文【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