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总结(最新3篇)

时间:2015-03-01 09:28: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一

近年来,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在我校全面展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在这次培训中,我深感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首先,培训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我们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教学案例分享等形式,学习了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和要求,了解了新课程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案例分享环节,我们有机会看到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从中汲取到了宝贵的经验。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我们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任务。

其次,培训活动注重实践操作。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被动地听讲,还有机会参与到一些实践操作中。比如,我们进行了一些教学设计的实践训练,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设计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实践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教学能力。

最后,培训活动注重交流互动。在培训中,我们不仅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还与其他教师进行了互动。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思路,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和挑战。新课程要求我们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历史教育。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二

近期我校组织了一次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我积极参与了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和挑战。

首先,新课程要求我们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新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加突出的体现。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历史教育。

其次,新课程要求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历史问题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他们具备辨析历史信息、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最后,新课程要求我们更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新课程中,我们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图书馆资源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获取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总之,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和挑战。新课程要求我们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要求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我们更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历史教育。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三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总结

  通过近年的远程教育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新课程要求下担任高中历史教学决不能只当“教书匠”,照本宣科教教材,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吸取经验,取长补短,与时共进。如果历史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教学中的研究成果,又对自己的教学不做认真反思,则教学过程只能是一潭死水,根本不能达到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历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观的具体化,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新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计要全面、系统、具体、科学,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且制定的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从根本上体现的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理念。教师职责不在是单一的“教书匠”,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组织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只有更新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向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定位、教师的主导角色的定位;也是认真实施新教材、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无定法,关键在得法”,高中历史教学要特别注重学法指导,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学生情况,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要求,加强辅导,多鼓励,绝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遗忘的角落”。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

学效率,要彻底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角色,“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断要与时俱进,且要因人而宜。在历史教学中教学行为长期墨守陈规,一刀切,齐步走,不反思不总结不更新,教学效果就会体现低效无效。历史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进行经常性反思,但在反思教学行为时仅仅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

  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还需要有一定历史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教学理念为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历史教学理念,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社会和科学的飞速发展;了解新时代对历史知识的追求,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扬长避短,更新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学生学习的反思

  学生学习反思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不断的监督、评价的具体表现,教师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对学生学习进行不断反思,从而达到掌握学生,实现客观公正评价学生。新课程倡导终身学习,致力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式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主动、能动、独立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的轻松、学的快乐。学生的发展关键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未来,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式,单一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乏味,心里负担很重,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热情,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高分低能、有文化没有素养、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不利于学生自身的真正发展,更不利于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新课程要求建立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理论工程,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学习方式成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发展。

  虽然新课程下关于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历史教学反思对历史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历史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历史教师成长为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总结(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