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精简3篇】

时间:2016-02-07 04:12: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 篇一

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浮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通常用公式 P = F/A 表示,其中 P 表示压强,F 表示受力的大小,A 表示受力的面积。浮力则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在理解压强和浮力之间的关系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压强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作用在一个面积上时,这个面积上的压强就等于受到的力除以面积。如果力的大小不变,而面积变小,那么压强就会增大;反之,如果面积增大,那么压强就会减小。这说明了压强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浮力与压强的关系。当一个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它会受到液体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即 Fb = ρVg,其中 Fb 表示浮力,ρ 表示液体的密度,V 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 表示重力加速度。如果把浮力均匀地分布在物体表面上,那么每个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浮力就等于浮力除以物体表面的面积,即 Fb/A = ρVg/A。而根据定义,压强 P = F/A,所以 Fb/A = P。这说明了浮力与压强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液体中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浸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方会有一个向上的浮力的原因。由于浮力与物体的重力方向相反,所以浮力可以减小物体所受的压强,使得物体的净压强减小。这也是为什么在水中游泳时,人感觉到的压力比在陆地上要小的原因。

总结起来,压强和浮力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强,浮力可以减小物体所受的压强。通过对压强和浮力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液体中物体浸泡的现象和相关的物理原理。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 篇二

压强和浮力是初中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而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压强和浮力的实际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压强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压力锅来烹饪食物。压力锅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高压蒸汽的压力来加热食物,从而能够更快地将食物煮熟。当压力锅密封后,蒸汽无法逃逸,压力锅内部的压强就会增大。由于高压蒸汽的温度比开放空气中的温度高,所以食物可以更快地被加热。另一个常见的应用是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利用液体的压力来传输能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系统、起重机械等领域。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浮力的应用。浮力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潜水。当人潜入水中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人会感到轻松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潜水员在进行深潜时需要穿着潜水服来增加浮力的原因。另一个应用是船只的浮力。船只的体积较大,可以排开水的体积也相对较大,从而产生很大的浮力,使得船只能够在水上浮起。这也是为什么船只在装载货物时需要注意船只的承重能力的原因。

除了上述应用外,压强和浮力还有许多其他的实际应用。例如,压力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气压、液位、液体流速等参数;浮力计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压强和浮力的应用广泛而多样,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压强的应用包括压力锅、液压系统等,而浮力的应用包括潜水、船只浮力等。压强和浮力的应用丰富多样,它们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理解压强和浮力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 篇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愿你从容不迫,待你潇洒凯旋。中考不退却,逆袭全世界。今日有心苦勤奋,明朝一举步青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强:物体单位体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 压强公式:P=F/S

【P】单位:帕斯卡,简称:帕,1帕=1N/m 【F】单位:N 【S】单位:m

4. 增大压强的方法:1)S不变 F↑ 2)F不变 S↓ 3)F↑ S↓

5. 减少压强的方法:与上相反。

6.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

7.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8.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ρ是密度 g=9.8N/kg h是深度 】

9. 由液体压强公式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 证明大气压强值的实验:马德保半球实验。

11.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2.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印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帕=10.34m水柱

14.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速度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6.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7.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水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

1)FG [上浮] 3=F=G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密度的大小】

1)ρ>ρ [下沉] 2)ρ<ρ [上浮] 3=ρ=ρ [悬浮]

18.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19.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金木哦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20.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G=ρgV

21. 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量法:F=G-F

2)压力差法:F=F-F

3)阿基米德原理:F=G=ρgV

4)平衡法:F=G

22. 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原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冲进米芾小于空气的气体。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6、测量工具: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总结

压强

1.压强:(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X103kg/m3X9.8N/kgX0.76m=1.013x105Pa。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Xl05Pa=76cm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

②玻璃管的粗细;

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5.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浮力

1.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2.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G-F′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浮力与物重的关系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 物体运动状态

F浮>G物 ρ液>ρ物 物体上浮

F浮物 ρ液<ρ物 物体下沉

F浮=G物 ρ液=ρ物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任何深度处

浮力的应用

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如右表:

物体所处状态 浮力与物重的关系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漂浮 F浮=G物 ρ液>ρ物

悬浮 F浮=G物 ρ液=ρ物

沉底 F浮物 ρ液<ρ物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右表:

2.应用

(1)轮船

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

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2)潜水艇

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

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大小。

3浮力的计算方法:①称量法:F浮=G-F拉 ②平衡法:F浮=G物(悬浮或漂浮) 3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4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