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答案【精选3篇】

时间:2019-06-06 04:30: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答案 篇一

初中数学是学生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建立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练习题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天我将为大家提供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好数学。

一、选择题

1. B 2. C 3. A 4. B 5. A 6. D 7. C 8. B 9. A 10. C

二、填空题

1. 240 2. 32 3. 0.4 4. 1000 5. 4.2 6. 25 7. 1.2 8. 49 9. 5 10. 2

三、解答题

1.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4) × 3 = x + 4,解得x = 16,所以这个数为16。

2.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10) × 2 = 4 × (x - 5),解得x = 15,所以这个数为15。

3.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0.4x + 0.6(200 - x) = 90,解得x = 80,所以这个数为80。

4.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5) × 4 = 2(x + 15),解得x = 5,所以这个数为5。

5.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3) × 5 = 7(x - 1),解得x = 4,所以这个数为4。

通过以上题目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的题目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并且难度适中,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这些答案,自主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答案 篇二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可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今天我将为大家提供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数学。

一、选择题

1. B 2. C 3. A 4. B 5. A 6. D 7. C 8. B 9. A 10. C

二、填空题

1. 240 2. 32 3. 0.4 4. 1000 5. 4.2 6. 25 7. 1.2 8. 49 9. 5 10. 2

三、解答题

1.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4) × 3 = x + 4,解得x = 16,所以这个数为16。

2.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10) × 2 = 4 × (x - 5),解得x = 15,所以这个数为15。

3.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0.4x + 0.6(200 - x) = 90,解得x = 80,所以这个数为80。

4.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5) × 4 = 2(x + 15),解得x = 5,所以这个数为5。

5.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3) × 5 = 7(x - 1),解得x = 4,所以这个数为4。

通过以上题目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练习题涵盖了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的各个知识点,题目难度适中,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利用这些答案,进行自主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答案 篇三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答案

§18.1变量与函数(一)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2.5,x、y 2. 3. 三、解答题. 1. 2. §18.1变量与函数(二)

一、选择题. 1.A 2.D

二、填空题. 1. 2. 5 3. , 三、解答题. 1. , 的整数 2. (1) ,

(2)810元

§18.2函数的图象(一)

一、选择题. 1.B 2.A

二、填空题. 1. x ,三,四 2. (-1,-2) 3. -7,4

三、解答题. 1. 作图(略),点A在y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点C在第四象限,点D在第三象限; 2. (1)A(-3,2),B(0,-1),C(2,1) (2)6

§18.2函数的图象(二)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5.99 2. 20 3. (1)100 (2)甲 (3) , 三、解答题. 1. (1)40 (2)8,5 (3) , 2. (1)时间与距离 (2)10千米,30千米 (3)10点半到11点或12点到13点

§18.2函数的图象(三)

一、选择题. 1.C 2.D

二、填空题. 1. 3 2. 12分钟 3.

时间t(h)

6

12

18

24

体温(℃)

39

36

38

36

三、解答题1. (1)体温与时间(2):

2.(1) , (2)作图略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18.4反比例函数(二)

一、选择题. 1.D 2.D

二、填空题. 1. 第一、三;减小 2. 二,第四 3. 2

三、解答题.1. (1)-2 (2) 2. (1) , §18.5实践与探索(一)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2. (1,-1) 3. (4,3)

三、解答题. 1. 2.(1)①.甲,甲,2 ②.3小时和5.5小时

(2)甲在4到7小时内,10 个

§18.5实践与探索(二)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 2. 3. 三、解答题. 1.(1) (2) (作图略)2. (1)1000

(2) (3)40

§18.5实践与探索(三)

一、选择题. 1.B 2.C

二、填空题. 1. 7 , 2. 3. 三、解答题. 1. (1) (2) 27cm

第19章 全等三角形

§19.1命题与定理(一)

一、选择题. 1.C 2.A

二、填空题. 1.题设,结论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真 3. 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三、解答题. 1.(1)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相等 (2)如果一条中线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那么它等于斜边的一半; 2.(1)真命题;(2)假命题,如: ,但 ; 3.正确,已知: ,求证:b∥c ,证明(略)

§19.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

一、选择题. 1. A 2.A

二、填空题. 1.(1)AB和DE;AC和DC;BC和EC (2)∠A和∠D;∠B和∠E;∠ACB和∠DCE; 2.2 3. 三、解答题. 1. (1)△ABP≌△ACQ, AP和AQ, AB和AC, BP和QC,∠ABP和∠ACQ, ∠BAP和∠CAQ,∠APB和∠AQC, (2)90°

人教版初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答案

1.答案:B

2.解析:∠α=30°+45°=75°.

答案:D

3.解析:延长线段CD到M,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CDF=∠EDM.又因为AB∥CD,所以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知∠EDM=∠EAB=45°,所以∠CDF=45°.

答案:B

4. 解析:∵CD∥AB,∴∠EAB=∠2=80°.

∵∠ 1=∠E+∠EAB=120°,

∴∠E=40°,故选A.

答案:A

5.答案:B

6.答案:D

7. 答案:D

8. 答案:D

9.解析:根据四个选项的描述,画图如下,从而直接由图确定答案.

答案:①②④

10.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或相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1.答案:40°

12.答案:112.5°

13.解:(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是真命题;

(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是真命题;

(3)如果两条直线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假命题,如图中长方体的棱a,b所在的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14. 解:平行.理由如下:∵∠ABC=∠ACB,

BD平分∠ABC,CE平分∠ACB,

∴∠DBC=∠ECB.∵∠DBF=∠F,

∴∠ECB=∠F.∴EC与DF平行.

15.证明:∵CE平分∠ACD(已知),

∴∠1=∠2(角平分线的定义).

∵∠BAC>∠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BAC >∠2(等量代换).∵∠2>∠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BAC>∠B(不等式的性质).

16.证明:如 图④,设AD与BE交于O点,CE与AD交于P点,则有∠EOP=∠B+∠D,∠OPE=∠A+∠C(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EOP+∠OPE+∠E=180°(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A+∠B+∠C+∠D+∠E=180°.

如果点B移动到AC上(如图⑤)或AC的另一侧(如图⑥)时,∠EOP,∠OPE仍然分别是△BOD,△APC的外角,所以可与图④类似地证明,结论仍然成立.

17.解:(1)∠3=∠1+∠2;

证明 :证法一:过点P作CP∥l1(点C在点P的左边),如图①,则有∠1=∠MPC .

图①

∵CP∥l1,l1∥l2,∴CP∥l2,

∴∠2=∠NPC.

∴∠3=∠MPC+∠NPC=∠1+∠2,即∠3=∠1+∠2.

证法二:延长NP交l1于点D,如图②.

图②

∵l1∥l2,

∴∠2=∠MDP.

又∵∠3=∠1+∠MDP,

∴∠3=∠1+∠2.

(2)当点P在直线l1上方时, 有∠3=∠2-∠1;当点P在直线l2下方时,有∠3=∠1-∠2.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答案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八年级上册答案【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