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一
第一篇内容:运动的描述
一、物体的运动
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可以根据运动的轨迹进行分类。
二、参照系和坐标轴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需要建立参照系和坐标轴。参照系是一个用来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系统,常用的参照系有惯性参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坐标轴是参照系中的一条直线,通过坐标轴可以确定物体在空间位置的变化。
三、位移和位移矢量
位移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从起始位置到达终止位置的位置变化。位移可以用位移矢量表示,位移矢量的大小等于位移的长度,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
四、速度和速度矢量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速度矢量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大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致。
五、加速度和加速度矢量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可以用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来描述。平均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瞬时加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加速度矢量的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一致。
六、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的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矢量始终保持一定的大小和方向,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矢量大小和方向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七、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初速度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都可以看作是变速直线运动,但是它们的加速度方向和大小不同。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二
第二篇内容:牛顿定律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它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具体表达式为F=ma,其中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三、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在另一个物体上的力,都会得到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意味着力是一对力,总是成对存在的。
四、力的分类
力可以根据其性质和作用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等。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弹力是物体在受到弹性变形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摩擦力是物体在接触面上相互摩擦时产生的力,拉力是物体被拉伸或拉动时产生的力。
五、合力和分力
合力是指多个力的合成,具有合力的物体会产生相应的加速度。分力是指合力在不同方向上的分解,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分力之间相互独立。
六、摩擦力和滑动摩擦系数
摩擦力是物体在接触面上相互摩擦时产生的力,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滑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滑动摩擦系数有关,滑动摩擦系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七、弹力和胡克定律
弹力是物体在受到弹性变形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它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变形量有关。胡克定律描述了弹性力与物体变形量的关系,具体表达式为F=kx,其中F为弹力,k为弹簧常数,x为物体的变形量。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三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四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②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x1∶x2∶x3∶……∶xn=1∶3∶5∶……∶(2n-1)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xⅠ∶xⅡ∶xⅢ∶……∶xN=1∶4∶9∶……∶n2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易错现象:
1、在一系列的公式中,不注意的v、a正、负。
2、纸带的处理,是这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易错问题。
3、滥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五
1、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弹力:
(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
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
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4、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小:
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fm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
(4)注意事项: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易错现象:
1.不会确定系统的重心位置
2.没有掌握弹力、摩擦力有无的判定方法
3.静摩擦力方向的确定错误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六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1)L、Vc一定时,t随sinθ增大而减小;当θ=900时,sinθ=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
,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θ─Vs=0.
所以θ=arccosVs/Vc,因为0≤cosθ≤1,所以只有在Vc>Vs时,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岸横渡。
(3)如果水流速度大于船上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则不论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设船头Vc与河岸成θ角,合速度V与河岸成α角。可以看出:α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越短,那么,在什么条件下α角呢?以Vs的矢尖为圆心,以Vc为半径画圆,当V与圆相切时,α角,根据cosθ=Vc/Vs,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应为:θ=arccosVc/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