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温度复习知识点归纳【通用6篇】

时间:2019-04-08 04:50: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八年级物理温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一

在八年级物理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热运动程度的度量。下面我们将对八年级物理中与温度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温度的度量单位:温度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摄氏度是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固定点的温标。在摄氏温标中,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

2. 温度的转换:在物理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不同温标之间的转换。常用的温标有摄氏度(℃)、华氏度(℉)和开氏度(K)。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 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公式:℉ = (℃ × 9/5) + 32,℃ = (℉ - 32) × 5/9。

- 摄氏度和开氏度的转换公式:K = ℃ + 273.15,℃ = K - 273.15。

3. 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温度计进行。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水银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和收缩来测量温度。电子温度计则利用了电子元件的电性质与温度的关系来测量温度。

4. 温度的传导:温度可以通过物质的传导来传递。物质的传导主要分为导热传导、导电传导和对流传导。导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能量传递;导电传导是指金属中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引起的能量传递;对流传导是指流体中的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运动来传递。

5. 温度与热量:温度和热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热运动程度的度量,而热量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总热运动能量的度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6. 温度与状态变化:物体的状态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当物体升温时,其分子、原子的热运动增强,物体的温度上升;而当物体降温时,其分子、原子的热运动减弱,物体的温度下降。当物体的温度达到相应的临界温度时,物体可能会发生状态变化,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沸腾成气体等。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中与温度相关的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温度的概念,进行温度的转换和测量,并且理解温度与热量、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些知识对我们深入学习物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物理温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二

温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八年级物理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温度相关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温度的定义与度量单位: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热运动程度的度量。温度的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摄氏度是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固定点的温标。在摄氏温标中,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

2. 温度的转换:在物理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不同温标之间的转换。常用的温标有摄氏度(℃)、华氏度(℉)和开氏度(K)。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 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公式:℉ = (℃ × 9/5) + 32,℃ = (℉ - 32) × 5/9。

- 摄氏度和开氏度的转换公式:K = ℃ + 273.15,℃ = K - 273.15。

3. 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温度计进行。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水银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和收缩来测量温度。电子温度计则利用了电子元件的电性质与温度的关系来测量温度。

4. 温度与热量:温度和热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热运动程度的度量,而热量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总热运动能量的度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5. 温度与状态变化:物体的状态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当物体升温时,其分子、原子的热运动增强,物体的温度上升;而当物体降温时,其分子、原子的热运动减弱,物体的温度下降。当物体的温度达到相应的临界温度时,物体可能会发生状态变化,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沸腾成气体等。

通过对八年级物理中与温度相关的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温度的概念,进行温度的转换和测量,并且理解温度与热量、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些知识对我们深入学习物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物理温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三

  温度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273K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

  ⑴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

  ⑴液体的温度;

  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点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

  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③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

  ⑴降低温度;

  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

  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

  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八年级物理温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四

  温度

  1. 摄氏温度(℃):

  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2.常见的温度计有

  (1)实验室用温度计;

  (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3. 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知识拓展: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八年级物理温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五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

  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

  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达到熔点温度

  ②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

  ①达到凝固点温度

  ②继续向外界放热「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记忆法」

  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度变化影响因素相同点

八年级物理温度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六

  一、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因此可以说,温度的高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分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势能。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其单位是“焦耳”。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水通常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固态物质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液体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由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分子在排列组合方式上不同,导致分子间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也不一样。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热量定义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二、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

  (一)温度与内能

  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

越多。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唯一标志。“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但要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小。因此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

  (二)温度与热量

  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热传递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虽然物体都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更谈不上“热量”。

  (三)热量与内能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小多少;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要注意:内能增减并不只与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关,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多少;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对外做功多少,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多少。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解析:物体吸收热量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可以是分子动能增加,也可以是分子势能增加。在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物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但物体的温度不变,这时物体内能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内部分子势能的增加。所以A不正确。

  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有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再没有明确说明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内能的情况下,不能不假思索的做出判断。所以B不正确。

  物体的温度不变,只能说明物体内部分子的分子动能没有发生变化,并不能意味着物体内部的分子势能没有发生变化,也就不能说明物体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如在晶体的熔化和液体沸腾中,物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中,物体要不断地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C也不正确。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剧烈,分子动能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分子势能也会增大,故内能增加。即D正确。

  总之,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极易造成错误:如把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说成是温度,或说某一状态具有热量。生活用语中“热”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分辨不清楚。只有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的物理意义,认清它们之间区别和联系,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才能全面把握这几个重要概念。

八年级物理温度复习知识点归纳【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