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数学家的小故事 篇一
古代数学家的小故事
在古代,数学被认为是一门神秘而充满智慧的学科。数学家们通过观察自然界和抽象思考,渐渐发现了许多数学规律和定理。他们的贡献不仅影响了古代,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开始于一个小村庄,住着一位名叫刘安的年轻数学家。刘安对数学充满了兴趣,他常常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释它们。他发现了天空中星星的排列规律,也研究了水流的轨迹。他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不断地探索数学的奥秘。
有一天,刘安听说了一个传说,说是有一座山上有一只神奇的乌龟,它能回答任何关于数学的问题。刘安对此深感兴趣,决定去寻找这只乌龟。
他来到山上,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乌龟。他激动地向乌龟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宇宙中有无限个数字,但我们人类却只能用有限的数字来表示它们。那么,数学是否能够完全地描述宇宙的本质呢?”
乌龟缓缓地抬起头,回答道:“年轻人,数学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能够完全描述宇宙的工具。宇宙是无限而复杂的,数学只是我们用来逼近它的一种语言。”
刘安听后茅塞顿开,他意识到数学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它也有其局限性。他决定回去,将乌龟的话深深地铭记在心。
回到村庄,刘安不断地研究数学,他用数学的方法解释了很多自然现象,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他的贡献不仅在当时得到了认可,也在后世被广泛传颂。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们对数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他们不断地寻找规律和定理,用数学的语言解释世界的奥秘。尽管数学有其局限性,但它依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
古代数学家的小故事 篇二
古代数学家的小故事
在古代,数学是一门崇高而神秘的学科。古代数学家们通过观察自然界和抽象思考,发现了许多数学规律和定理。他们的贡献不仅对古代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个小村庄,住着一位名叫张衡的数学家。他对数学充满了热爱,常常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试图用数学的方法解释它们。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如花朵的对称性和蜂巢的结构。他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不断地探索数学的奥秘。
有一天,张衡听说了一个传闻,说是有一座山上有一只神奇的乌龟,它能回答任何关于数学的问题。张衡对此深感兴趣,决定去寻找这只乌龟。
他来到山上,终于找到了乌龟。他激动地向乌龟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数学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宇宙的奥秘?”
乌龟瞥了一眼张衡,缓缓地回答道:“年轻人,数学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一部分,但它并非解释宇宙的唯一工具。宇宙是无穷而复杂的,我们需要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逼近它。”
张衡听后茅塞顿开,他意识到数学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它也有其局限性。他决定回去,将乌龟的话深深地铭记在心。
回到村庄,张衡不断地研究数学,他用数学的方法解释了很多自然现象,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他的贡献不仅在当时得到了认可,也在后世被广泛传颂。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们对数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他们通过观察自然和抽象思考,发现了许多数学规律和定理。尽管数学有其局限性,但它依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解释宇宙的重要工具之一。
古代数学家的小故事 篇三
古代数学家的小故事
数学家传记是数学历史发展的载体,数学家成长经历是数学家传记的重要的一部分。数学家的小故事你了解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家的小故事篇1:陈景润攻克歌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
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数学家的小故事篇2:8岁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有一天高斯的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对同学们说:“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数学家的小故事篇3:小欧拉机智改羊圈
小欧拉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