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的名人故事 篇一
在人们心中,一诺千金是一种承诺的力量,是一种对信任和责任的坚守。这个词汇在名人故事中尤为突出,许多名人通过一次次的承诺和信守,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事业。以下是一个关于一诺千金的名人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孟子,一个著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孟子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他相信只有通过互相尊重和信任,人们才能够和谐共处。
有一天,孟子的一个朋友向他借了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这把宝剑是孟子的珍贵之物,他非常看重它。但是,这个朋友却长时间没有归还宝剑,也没有任何解释。
孟子决定亲自去找这个朋友,询问他为什么一直没有归还宝剑。当他找到这个朋友时,他发现他的朋友已经变得非常贫穷,无法还给孟子这把宝剑。孟子看着这个朋友的困境,知道他需要帮助。
于是,孟子对这个朋友说:“我借给你这把宝剑是希望你能够珍惜它,并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它。现在我看到你的困境,我决定把这把宝剑送给你,希望它能给你带来好运。”
这个朋友非常感激孟子的慷慨,他发誓将来一定会还给孟子一把更好的宝剑。孟子微笑着说:“你不需要还给我宝剑,因为我相信你会用你的行动来回报我的信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诺千金不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感。孟子通过放弃自己的宝剑,传递了一种无私和宽容的精神。他相信这个朋友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信任。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孟子的伟大,也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像孟子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别人对我们的信任。
一诺千金的名人故事 篇二
在名人故事中,一诺千金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代表着一个人的信用和诚信。以下是一个关于一诺千金的名人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二战时期,爱因斯坦受到了纳粹德国的威胁。他决定逃离德国,寻求安全的庇护。于是,他来到了美国,并在普林斯顿大学开始了新的科研工作。
然而,爱因斯坦意识到他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知道德国的科学家们需要他的帮助,他们也面临着纳粹政权的迫害。于是,爱因斯坦决定回到德国,帮助那些受到压迫的科学家。
尽管爱因斯坦知道这样做可能会使他的生命受到威胁,但他还是决定冒险。他坚信,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有责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爱因斯坦在德国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了许多科学家,让他们逃离了纳粹政权的迫害。他不仅提供了财务上的帮助,还通过他在国际上的声望为这些科学家争取了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诺千金不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感。爱因斯坦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对科学和人道主义事业的承诺。他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那些受到压迫的科学家,为他们创造了新的机会。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也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像他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别人对我们的信任,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一诺千金的名人故事 篇三
一诺千金的名人故事
一诺千金意思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下面是有关名人一诺千金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一、韩信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二、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三、诚信的故事五则
1.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的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5.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