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的故事合集【经典3篇】

时间:2011-05-04 06:46: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对联的故事合集 篇一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含义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下面,我们将带您领略几个关于对联的故事,感受它的魅力。

故事一:醉翁亭记

话说南宋时期,苏轼在游览醉翁亭时,忽然看到一个人站在亭子前写对联。苏轼上前一看,对联写得非常出色,顿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询问这个人是否是专门为醉翁亭写对联的,那人回答说:“不是。”苏轼不禁好奇地问:“那你为什么要写对联呢?”那人笑着说:“我是个穷人,没有什么名气,但是我喜欢对联。每天我都会找一些有趣的句子来组成对联,然后贴在公共场所,希望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苏轼听后叹为观止,他欣赏这种无私的创作精神,并邀请这个人一起去醉翁亭的茶楼品茗。从此以后,苏轼和这个人成了好朋友,并互相切磋文学艺术。

故事二:文房四宝

古代文人雅士常常会在自己的书房里摆放一些用品,这就是所谓的“文房四宝”。其中,对联作为文房装饰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有着特殊的意义。相传,明代文人杨慎与友人约定,每年春节互赠一副对联。杨慎每年都会费尽心思,创作出一副深入人心的对联送给友人。然而,友人却总是以一副平淡的对联回赠。杨慎感到很失望,但他从不放弃,仍然每年坚持写一副精美的对联送给友人。直到某年春节,友人终于在回赠的对联里写下了一句“壮志凌云”。杨慎看到这句话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终于明白,友人并不是不懂得创作对联,而是一直在等待那个最好的时机,将最美的情感表达出来。从此以后,杨慎和他的友人的友谊更加深厚,他们一起创作的对联也成为了文坛上的佳话。

对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启发。希望今天的人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对联的传统,用笔墨和智慧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丽和温暖。

关于对联的故事合集 篇二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下面,我们将带您领略几个与对联相关的故事,一起感受对联的魅力。

故事一:寿联的传承

相传,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张世儒的老人,他家世代流传着一副寿联,上面写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副寿联是张世儒的祖先为他家族祈福所创作的。张世儒非常看重这副寿联,他将其视为家族的宝贝,并且每年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在家中贴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寿联逐渐磨损,字迹也模糊不清。张世儒非常焦急,他深知这副寿联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找一位能够修复的专家。经过多方打听,他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对联修复师。修复师仔细地观察了寿联,并开始进行修复工作。经过几天的辛勤努力,寿联终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张世儒非常感激对联修复师的帮助,并亲自贴上了修复后的寿联。从此以后,这副寿联又开始在他家族中传承下去。

故事二:对联的友谊

古时有两位好友,一位擅长写诗,一位擅长写对联。他们常常一起切磋文学艺术。有一天,他们决定互相比赛,看谁写的对联更出色。于是,他们分别写下了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副对联,然后交换给对方评判。结果,两位朋友都觉得对方写的对联比自己更好。他们感到非常惊讶,于是决定一起创作一副对联。他们每人写一句,然后交换过来,再由对方继续写下去。经过多次交换和创作,他们终于写出了一副非常出色的对联。从此以后,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他们也成为了文坛上的佳话。

对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友谊的象征。它通过对字句的精选和组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我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对联的传统,用笔墨和智慧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丽和温暖。

关于对联的故事合集 篇三

  中国的对联不但是充满韵律的文学形式,而且还充满了趣味。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对联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鹦鹉能言难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皆不能答,太守把这句话写屏风上,王禹偁在下面写上:蜘蛛虽巧不如蚕。太守感叹道:真是满腹经纶呀!于是,太守与王禹偁结为好友。

  二、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两人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

  武后一见她们,十分喜欢,当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

  三、切瓜分客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三跳,跳下地;

  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一飞,飞上天。

  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联对,忽然乌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大雨,雨点“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四、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此刻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说罢,便念出了上联: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五、妙计讨鱼吃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荤。一天,他炖了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帘进门一看,佛印吃着米饭,桌上只有一碟咸菜。佛印也很大方:“学士驾到,与贫僧一起吃粗饭吧!”

  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白饭。他边吃边琢磨,这鱼放在什么地方呢?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倒放的磬,心里明白了,可怎么把磬里的鱼拿出来吃呢?忽然心生一计。苏东坡说:“前几天,你让我给一位善人写对子,我一直没写出来。后来想,索性用一副现成的对联算了。”

  佛印问:“哪一副?”苏东坡告诉他,

就是常见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

  说到这儿,苏东坡装作忘记的样子:“下边是什么来着?”佛印说:“庆有余。”

  苏东坡赶忙接过话岔儿:“什么?'磬有鱼’,那为什么不拿出来吃呀?”说完,一欠身,把不远处的磬翻了过来,“果然有鱼,吃呀,吃呀,不要粗茶淡饭了。”佛印也笑了:“这个学士,真够机灵的。”


关于对联的故事合集【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