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故事(优质3篇)

时间:2017-01-08 06:10: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故事 篇一

任常伦,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却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他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英雄。

年幼的任常伦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家境贫寒。然而,他不甘平凡的心态却让他与众不同。自小任常伦就对军人的生活充满向往,他常常与家人打听军队的事情,希望将来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终于有一天,任常伦如愿以偿,顺利考入了一所军事学院。他在学院里努力学习,虚心向老师请教,迅速成为了同学们的楷模。他不仅在学习上有所建树,还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训练,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

毕业后,任常伦被分配到了一支特种部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他在训练中总是全力以赴,从不懈怠。他的勇敢和顽强的毅力让他在训练中脱颖而出,很快晋升为班长。

一次,部队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需要在丛林中执行侦察任务。任务的危险性极高,许多战士都表示不愿参加。然而,任常伦却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担任这个任务的先锋。他的勇气和无畏精神感染了其他战士,大家纷纷表示要和他一起前往。

在丛林中,任常伦和战友们遭遇了一系列困难和危险。然而,他们顽强地战斗着,互相鼓励和支持。任常伦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取得了重要的情报。

这次任务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任常伦对自己和战友的信任和坚持的结果。他以身作则,成为了一名战斗英雄,也赢得了战友们和上级的赞赏。

任常伦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气和坚韧是成功的关键。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这个普通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我们敢于追求、努力奋斗。

关于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故事 篇二

任常伦,一位战斗英雄,他的故事令人敬佩。他的坚韧毅力和无畏精神不仅影响了身边的人,也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

任常伦从小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家境贫寒。尽管面临着各种困难,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他在学习上勤奋刻苦,不断超越自己。他的努力为他赢得了军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军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任常伦在军事学院里一直保持着优秀的成绩和积极的态度。他虚心向老师请教,勤奋学习,很快就成为了同学们的楷模。他不仅在学习上有所建树,还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训练,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

毕业后,任常伦被分配到了一支特种部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他在部队中以其敬业精神和勇敢无畏的战斗风格获得了上级的赞赏。他的勇气和毅力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展现出来,激励着战友们前进。

有一次,部队接到了一项危险的任务,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执行。许多战士都表示不愿参加,但任常伦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表示愿意担任先锋。他的勇气和决心感染了其他战士,大家齐心协力,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任常伦的故事充满了勇气和坚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敢于追求,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往直前。

任常伦的故事是一部激励人心的英雄传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在生活的战场上取得胜利。让我们向任常伦学习,勇敢面对困难,成为自己生活的英雄。

关于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故事 篇三

  “战斗英雄任常伦……打仗赛猛虎冲锋在前头……”70年前,这是一首在胶东地区妇孺皆知的抗日名曲,歌曲的名字叫做《战斗英雄任常伦》,即使肩膀嵌弹片仍刺死5名日军牺牲的英雄任常伦。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故事吧!

  战斗英雄任常伦

  赵登禹自幼因家中贫寒,只读过两年私塾,就拜师习武刻苦练功,武艺超群。1914年,年仅16岁的他投身冯玉祥部。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落入日寇魔掌。国家灾难、民族耻辱,震撼着广大爱国官兵。当时,国民革命军第29军的武器装备非常简陋,枪械严重不足,于是他们自制了一批大刀发给战士们。时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的赵登禹还身先士卒给大家做示范,演练大刀劈杀要领。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3月初,日军铃木师团抵达喜峰口。喜峰口是长城防线上一个重要关口,对确保平津、华北的安全至关重要。经第29军军部研究决定,任命赵登禹为喜峰口前敌总指挥。

  喜峰口易守难攻、险要天成。赵登禹率部与铃木师团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喜峰口几度易手。为了削弱日军的武器优势,3月11日晚,腿伤未愈的赵登禹组织三个团的敢死队分路夜袭喜峰口日军营地,临出发前他的一番战前动员慷慨激昂:“抗日救国,是我军人天职。只有英勇杀敌、不怕牺牲,才能挽救祖国危亡……”

  此次夜袭砍杀日军千余人,炸毁大炮18门,中国军队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日本鬼子夜半身首异处,孰能不胆破?“之后俘虏日本兵时,总会发现脖子上多了一层铁围脖,据说是用来防备第29军将士的大刀片,那大刀砍下去时直冒火星子。”赵登禹将军的女儿赵学芬回忆,这场大捷让父亲率领的大刀队一战成名,后来作曲家麦新创作了《大刀进行曲》。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了全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加速向华北派兵。7月27日夜,日军从北平、天津等地向第29军阵地发起全线进攻。第29军各部队顽强抵抗,战争大规模升级。7月28日上午,军长宋哲元任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为南苑地区部队总指挥,赵登禹召集在南苑的各部官长开会,鼓励大家说:“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

  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第29军将士伤亡较大,日军从东、西两侧攻入南苑,双方陷入肉搏战。赵登禹临危不惧,指挥第29军卫队旅和军训团学生队,与日军展开激烈厮杀。

  不久,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赵登禹指挥部队后撤到大红门一带。凶残狡诈的日军窥出了他们的意图,抢先在南苑到大红门的公路两侧架起机枪封锁道路。

  赵登禹乘坐的车子行到大红门附近时被炸毁,他身受重伤,警卫劝其撤退到安全地方,但他坚决不肯,继续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

  突然,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了他的双腿。赵登禹醒来后含泪对传令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北平城中还有我的老母,你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儿子为国而死,也算对得起祖宗了。”赵登禹说罢壮烈殉国,终年39岁。 任常伦1938年就加入了胶东抗日自卫团,参军后,他先后参加过120多次与日伪的大小战斗,9次负伤。每次战斗,他都是冲锋在前,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痛,一直坚持战斗到底。因战功卓着,1944年8月,任常伦被胶东军区授予“一等战斗英雄”称号。

  1944年11月17日,在山东海阳长沙堡,5连的前身——胶东军区主力第14团5连随团参加了对日伪的伏击战。

  这时的任常伦刚刚参加完山东军区英模大会,当时还没有给部队作传达报告,再加之他身上的伤口没有完全愈合,肩膀里还嵌着弹片,部队领导不想让他去一线,但任常伦坚决要求参战。

  战斗中,大股的日军向14团指挥所附近的5连阵地扑过来,5连迅速截住敌人,与日军展开激战。团指挥所设在5连左后方,由于通信员来回奔跑,指挥所位置暴露,敌人组织起两个小分队,向团指挥所袭来。5连3排立即组织反击,激战中排长负伤,情况十分紧急。这时,任常伦站了出来,他把第九班编成两个组,向日军两翼迂回发起攻击,在连续打退日军4次冲击后,全排弹药用尽,望着蜂拥而来的日军,任常伦端起刺刀带头冲向日军,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在连续刺杀5名日军后,他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任常伦的牺牲激起了战友们满腔怒火,在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后,官兵们发起反攻,从不同方向夹击日伪军,敌人最终仓皇逃窜。这次战斗,共击毙日伪军258

人,俘虏12人,缴获武器、物资一大批。这是日军侵占胶东以来遭遇的最惨重的一次损失。

  人物简介

  任常伦(1921-1944),男,汉族,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中共党员。 在战斗频繁、激烈的胶东抗日战场,他表现得十分突出,政治上积极进步,作战中勇猛顽强,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英勇善战,不怕牺牲。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关于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故事(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