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著名历史故事五则(优秀3篇)

时间:2015-04-09 08:39: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孔子的著名历史故事五则 篇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流传至今,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胆识,更传达了他对于人性、礼仪、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关于孔子的五个著名历史故事。

第一则故事是《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故事。相传,孔子曾经与两个学生一起走在路上,他们看到一只鸟飞过,孔子指着鸟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耻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的老师,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我们保持谦虚的心态,虚心向他人学习,就能够不断进步。

第二则故事是《论语》中的“子路问君子”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路问他:“君子何为而可谓之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君子不是一个可以用器物来定义的概念,而是与品德和修养相关的。一个人只有在道德和修养上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被称为君子。

第三则故事是《论语》中的“泰伯问政”故事。相传,孔子曾经与齐国大夫泰伯讨论政治问题。泰伯问孔子:“有众而无政,如何?”孔子回答说:“不能如愿,焉得无政?”,并进一步解释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建立在道德和公正的基础上,只有君子才能够真正理解和践行这种道德。

第四则故事是《论语》中的“宰予智”故事。孔子的学生宰予问他:“人而不仁,如何?”孔子回答说:“可以使之道也。不思量,何以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一个仁人,只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德行,就能够实现自己的道德境界。

第五则故事是《孟子》中的“三年不言”故事。相传,孔子的学生子贡在一次行程中,与孔子相随三年没有说话。最后,孔子对子贡说:“原来你已经懂得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沉默和静心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方式,只有在沉默中反思和思考,才能够真正领悟到深层次的道理。

孔子的这五个著名历史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胆识,更传达了他对于人性、礼仪、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这些故事至今流传,并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于孔子的著名历史故事五则 篇二

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流传至今,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胆识,更传达了他对于人性、礼仪、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关于孔子的五个著名历史故事。

第一则故事是《论语》中的“为政以德”故事。相传,孔子曾经与他的学生子路讨论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子路问孔子:“如何才能够为政?”孔子回答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应该以德为基础,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够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二则故事是《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故事。相传,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向别人学习,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提高。

第三则故事是《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吗?”孔子回答说:“恭而无礼,是以不远人。君子笃于亲,小人笃于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尊重他人,不论对方的社会地位或者财富,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人和睦相处。

第四则故事是《论语》中的“知者不惑”故事。相传,孔子的学生子路问他:“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不辱。”孔子回答说:“子这样说是对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或者困难所迷惑,他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第五则故事是《论语》中的“言必行”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听您讲话?”孔子回答说:“言必行,行必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孔子的这五个著名历史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胆识,更传达了他对于人性、礼仪、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这些故事至今流传,并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于孔子的著名历史故事五则 篇三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先祖为宋国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孔子的著名历史故事五则,欢迎大家阅读!

  故事一: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启示】

  常言道:眼见为凭,但眼睛所见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们可能经常以自己所见而下了判断,判断的根据可能依就以往的经验,而经验的形成却是依每个人不同的背景与各种因素而累积的,或多或少夹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经验、眼见往往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

  故事二: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故事三:树德与树怨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卫国从政期间,曾经对一个人用个砍断脚的刖(yue)刑。

  卫国君臣发生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守门的人就是那个曾经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

  那人说:“在那边城墙上有个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从缺口过去。”

  那人说:“另外那一边有个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钻洞逃走。”

  那人说:“这里有一间房子可以躲避。”

  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离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断了您的脚。我现在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助我逃避灾难呢?”

  那人说:“砍断我的脚,本来就是因为我犯了罪,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当初您审判臣的时候,一开始先根据法律寻找减轻臣刑罚的方法,是想要让臣免于法律的惩罚,这是臣很明白的;在审判完了定罪的时候,要确定刑罚了,您很庄重伤感,都可以从表情上显现出来,这个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为私情而要对臣徇私舞弊,只是因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这是臣要使您逃避灾难的原因。”

  孔子听说之后说:“善于做官吏的人,尽力树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总是会多构成怨敌。用公正之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说子羔做到了。”

  故事四:有法律却用不到才好

  鲁国有父子两人打官司,季康子说:“杀掉他们。”

  孔子说:“不可杀。民众不知道儿子状告父亲不是好事,已经很久很久了,这是上级官员的过错啊。如果上级官员有道义,那么这样的人也就不会有了。”

  季康子说:“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本,现在杀掉一人而惩治不孝之徒,不是也可以吗?”

  孔子说:“不先用孝道来教化就采用杀戮的方式,这是暴虐地杀害无辜。三军打了败仗,不可因此而杀掉军兵;诉讼之事处理得不正,不可因此而用刑罚进行惩罚。上级官员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从善政,那么,百姓就会顺风而从。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顺从善道,然后再设置刑罚来加以惩治,那么,百姓就能知罪了。几尺高的墙,百姓不能越过;几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儿童也可以一步步地登上山顶。这是因为循序渐进。如今的情况是,仁义已经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会不违背仁义呢?《诗经》中说:‘使民不会迷心性。’当初,君子引导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因此可以不用威严暴戾之法,设置了刑罚却可以不使用。”

  于是,状告父亲的儿子听说了此话之后,就请求放弃状告了。

  故事五:虚心接受别人批评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

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说明孔子是个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人。

关于孔子的著名历史故事五则(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