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旦节由来的历史故事(推荐3篇)

时间:2015-07-05 03:47: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元旦节由来的历史故事 篇一

元旦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元旦节的历史故事吧。

在古代中国,元旦节被称为元日,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相传,在上古时代,人们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每年农历的正月,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人们会在这一天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元旦节的庆祝活动,主要包括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保佑、祈福等。这些活动旨在让人们迎接新的一年,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过上吉祥平安的生活。

古代中国的元旦节庆祝活动非常丰富多样。在北方地区,人们会在家门口点燃一束竹子,象征新年的到来。同时,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共同享用年夜饭,以表达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而在南方地区,人们则会放烟花爆竹,舞龙舞狮,以此驱逐年的鬼怪,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元旦节的历史故事之一,就是《山海经》中的“年”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农村,有一只凶猛的怪兽,它的名字叫做“年”。这只怪兽常常在农村作恶,吃掉农民的庄稼和家畜。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村民们决定联合起来,想尽办法抵御这只可怕的怪兽。

有一天,村里的一位老人告诉村民们,怪兽“年”最怕红色和火光,因此,他建议村民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挂红灯笼,放鞭炮,以此来驱赶怪兽。村民们听从了老人的建议,果然,当他们挂上红灯笼,放起鞭炮,怪兽“年”就不再来伤害他们了。从此以后,村民们每逢农历正月初一,都要挂红灯笼,放鞭炮,以此来庆祝胜利,并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元旦节的由来之一,人们通过庆祝元旦节,期望能够驱赶霉运,迎来新的一年的好运和幸福。

元旦节的历史故事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比如,在西方国家,元旦节也被称为新年,据说,元旦节的由来与古罗马的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古罗马国王尼努斯在元旦这一天登基,于是人们将元旦定为新年的开始,以纪念这位国王。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元旦节也被看作是冬至的结束,春天的开始。

总之,无论是中国的元旦节还是其他国家的新年,它们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通过庆祝元旦节,人们希望能够迎接新的一年,开启新的篇章,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关于元旦节由来的历史故事 篇二

元旦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元旦节的历史故事吧。

在古代中国,元旦节被称为元日,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据史书记载,元旦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将正月初一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当时的庆祝方式主要是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平安。元旦节的庆祝活动,一直延续到汉代,而在唐代时,元旦节的庆祝活动更加盛大。

据史书记载,唐代的元旦节庆祝活动非常热闹。当时的皇帝会亲自主持元旦庆典,官员们会聚集在皇宫内,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同时,皇帝还会发放赏赐,表彰有功的臣子。此外,元旦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如歌舞表演、放鞭炮等,以此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元旦节的历史故事之一,是关于唐代的一位宫廷画家的故事。相传,在唐代时,有一位宫廷画家非常有才华,他的画技非常高超,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有一年的元旦节,皇帝决定给这位画家一个特殊的礼物,以表彰他的才华和贡献。

于是,皇帝命令这位画家画一幅画,内容是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画家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画一幅美丽的春景画。他用鲜艳的颜色描绘了开满鲜花的花园,阳光明媚,鸟儿欢快地飞舞着。整幅画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的气息。

当这幅画呈给皇帝时,皇帝非常喜欢,他说这幅画不仅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还展现了画家的才华和创造力。于是,皇帝将这幅画挂在宫殿的大厅里,供大家欣赏。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元旦节的由来之一。人们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以此来庆祝新年的到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元旦节的历史故事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比如,在西方国家,元旦节也被称为新年,据说,元旦节的由来与古罗马的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古罗马国王尼努斯在元旦这一天登基,于是人们将元旦定为新年的开始,以纪念这位国王。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元旦节也被看作是冬至的结束,春天的开始。

总之,无论是中国的元旦节还是其他国家的新年,它们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通过庆祝元旦节,人们希望能够迎接新的一年,开启新的篇章,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关于元旦节由来的历史故事 篇三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接下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下关于节日由来的历史故事吧。

  元旦的日期是怎么确立的?

  【元旦的日期是怎么确立的?】众多周知,我国现在通行的历法,是公历。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之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确定使用公元纪年法为我国的正式历法,1月1日为元旦,同时把农历1月初一定位“春节”。共产党建国以后,基本沿用了——正式统计日里采用公历,节日采用农历——这套双重历法的体制。

  元旦怎么确立

  世界上所有的历法,基本分成两个体系——阳历和阴历。

  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体系,我们应该先弄清楚几个概念:

  回归年——从地球上看,太阳从春分点重现回到春分点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朔望月——从地球上看,月球从一次朔月到另一次朔月的时间,为29天12小时44分2.8秒。

  月球公转周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圈的准确时间,为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

  在地球静止的情况下,月球的公转周期是27天多一点,但由于地球本身也围绕着太阳公转,所以月球每一轮盈缺,要加上地球公转的补偿时间,这个就是一个朔望月的周期。

  一个朔望月的周期,主要由朔月、望月和晦月组成,当月相重新回到朔月的时候,就是一个新的月份的开始,中国农历成为“初一”。

  以这种月相变化的规律每演化12次,就是这类历法一年的时间,我们把这类,根据月球运行来记录时间变化的历法,称为阴历。

  但这种历法有一种致命的缺陷,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天左右,比起一个回归年,短了大约11天,为了弥补这11天的差距,多数阴历都会用每隔数年设置一个闰月这种方法来解决。

  但可见,月球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在时间上,数学上并不对称。

  而阳历则是以地球的

公转周期演化的历法,完全无视月相盈缺的变化。从地球上观察,以太阳每一次重新出现在春分点为一个回归年。

  今天通用于世界的”西历“,属于阳历;而中国农历,则属于阴历。

  虽然今天的公历也是将一年分成12个月,但由于朔望体系在阳历里不起作用,因此并非所有这种体系的历法都是将一年分成12个月的。如同属太阳历的彝族历就将一年分成10个月;玛雅历将一年分成18个月;伊斯兰的巴哈伊历法将一年分成19个月。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在阴历系统里面,决定哪天是第一天,貌似很容易——只要观察月相的朔望就可以了。但问题是,月相盈缺无法准确表示出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地球之所以有四季,是因为地球自转轨道与公转轨道并非水平线般的和谐关系,而是有一个23°26′的夹角,所以当地球处于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每一个地点与太阳的距离都不一样,季节因此而形成。然而也可以看出,季节的成因完全没有月球的事,所以阴历无法清楚表达出气候的更替。

  中国的农历一直以来都有这个问题,而对于农业文明,气候更替恰恰又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又设置了二十四节气。即使在农历作为法定历法的朝代里,二十四节气也没有固定的日期,每年由中央指派的官员,用测量日晷的方法,确定该年每一个节气的日子——这是一种阳历的理论,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历相结合。

  而对于阳历而言,决定新年的第一天,最准确的日子应该是春分日——太阳重新从春分点升起的日子。比如英格兰,在1752年之前的元旦,就定在3月25日这个接近春分日的时间。

  而今天的西历,叫格里历。格里历的体系,主要来源于古罗马沿用了一千多年的儒略历,而儒略历主要又来源于古埃及的历法。

关于元旦节由来的历史故事(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