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最新3篇】

时间:2018-09-02 02:24: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篇一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故事背景和寓意。下面我要讲述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故事——《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个叫做谢安的官员,他非常聪明能干,深受皇帝的赏识。然而,谢安的母亲却在他年幼时去世了。谢安非常思念母亲,每年清明节他都会亲自前往坟墓祭拜。

有一年清明节,谢安正要去祭拜母亲,却发现坟墓被人破坏了,甚至还有人在坟前放火烧纸。谢安非常愤怒,他立即前往皇帝那里报告了这一情况。皇帝听后非常生气,下令捉拿肇事者,严惩不贷。

然而,谢安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只是惩罚肇事者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种破坏行为还会再次发生。于是,他向皇帝建议在每年的清明节设立一个特定的时间,供人们祭拜祖先,扫墓祭奠,以此来缓解人们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皇帝听了谢安的建议,觉得非常好,于是下令全国范围内都要在每年的清明节举行祭祖扫墓的活动,并且要求人们尊重祖先,珍惜亲人。

从此以后,清明节成为了中国人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整理墓地,献上鲜花、食物和纸钱,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意。而且,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还会踏青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亲人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清明节不仅是祭祖的日子,更是人们缅怀逝去亲人的时刻。这个传统的节日不仅传承了中国人的孝道和家族观念,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亲人和生活。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篇二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意义。下面我要讲述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另一个故事——《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它源于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屈原是楚国的一位大臣,他为了救楚国于危难之中,竭尽心力,但最终却遭到了诬陷。因为屈原的忠诚和高尚品质,他的仇敌们诋毁他,使他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屈原对于楚国的败落非常伤心和失望,他感到自己无法再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于是决定投江自尽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思念。

当屈原的朋友们得知他要投江自尽时,非常担心他的安危。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希望能够救回屈原。他们在屈原要投江的那天,划着小船,载着糯米饭、鸽子和酒,来到江边,希望能够吸引江中的鱼龙虾蟹吃饭,从而救回屈原。

然而,令他们感到惊奇的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吸引到江中的鱼龙虾蟹,反而吸引了一群凶猛的鲨鱼。屈原的朋友们非常着急,他们不知所措,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屈原投江而亡。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会划龙舟比赛,吃粽子和饺子,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思念和纪念。而且,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挂艾草和菖蒲,以驱邪避疫,保佑自己平安健康。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更是人们庆祝丰收、祈福平安的时刻。这个传统的节日不仅传承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也让人们更加热爱祖国和珍惜和平。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篇三

  中国传统节日从远古走来,积淀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奇妙的风俗、美丽的传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春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身子庞大,头上长着像牛角一般的触角;眼睛圆滚滚的。活似两盏灯笼。一张血盆大嘴、一口可以吞食一个人。这种怪兽的名字叫做“年”。

  年住在山洞里,它是山中霸王。老虎、狮子、黑熊一看到它,便吓得逃命;山羊、猴子、野兔听到它的吼叫,便瘫倒在地。年在山上捕食动物,吃饱便呼噜噜地躺在洞里睡大觉。每当严寒将尽、新春快来的时候,年便跑下山来,进村吃人。因此,人类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子哭了,只要妈妈说一声“年来了”,孩子就吓得不敢哭出声了。

  却说那时候,有两个放牛的孩子,一个叫阿山,个叫阿水,他俩是好伙伴,胆子都很大,常常赶着牛群上山吃草。家里的人对他俩说:“孩子,山上有年,去不得呀!”

  “不怕!”阿山和阿水有心计,说:“我们背上弓和箭,年要是来了,就爬到树上射死它!”

  话虽这么说,他俩上山几次,幸喜都没有碰到年。转眼到了腊月三十日,天色黄昏。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回家。真怪,牛儿惊慌得哞哞叫,挤成一团。这是咋回事呢?

  “呔,快走!”阿山和阿水挥起牛鞭,啪啪地抽打了几下。忽然听到“嘎哇”地一声怪叫,一只怪物吓得朝村前路上跑去。

  阿山道:“阿水,你

看,是一只年跑了!”

  “真怪,年是凶兽,怎么看到我们反而害怕得逃走了。”阿水觉得挺奇怪。

  “嗯,”阿山果断地说,“我们追过去看看。”

  两个小牧童真够大胆,他俩不断地挥动牛鞭催牛快走。牛鞭声劈哩啪啦地响,年逃窜得更快了。“哦,是哩!”阿山猛悟过来,“原来年害怕牛鞭声!”

  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进村,远远看到年窜到吴公公家门。吴公公家门前晒了一件大红衣裳,年吓得扭转头,朝村后头跑去。

  那边也有一个村子。此时,夜幕降临了,年一见家家户户的窗口明亮亮地闪着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又扭转头跑了。这时,阿山和阿水已经把牛群赶进棚里,又追过去。他俩故意把鞭子甩得啪啪响,年惊恐地怪叫着,跑上山了。

  阿山和阿水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回到村里,他们对乡亲们说;“原来年怕响、怕红、怕火。咱们知道它的弱点,往后可以抵御它了。”

  乡亲们听了,很快就想出一个好办法。大家在村前燃起篝火,阿山和阿水投入一根根竹子,火堆里发出“劈劈啪啪”的爆裂声。几只年跑下山。看到篝火,听到响声,果然又往回跑了。就这样,一夜过去了,乡亲们平安无事。第二天正月初一,乡亲们拿出红柑、花生米等好吃的东西一道吃,互相祝贺:“恭喜!”

  从此,人们便把正月初一叫做“过年”。每当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鞭炮,点红蜡烛,穿红衣服,以“红”为吉利的象征。据说这些风俗都是当年抵御“年”的办法逐渐演化过来的。

  七夕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清明节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