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在太行抗日的传奇故事【精彩3篇】

时间:2012-08-01 08:16: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陈赓在太行抗日的传奇故事 篇一

陈赓,山西人,生于1907年,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者和军事家。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率领山西抗日游击队在太行山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坚定的意志和智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赓年轻时就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在1926年参加了北伐战争,并随着红军南下,积极参与了土地革命。在这个过程中,陈赓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和领导能力,也对共产主义理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陈赓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山西,决定组织抗日武装,与日寇进行顽强的抗争。他深知太行山区地势险要,是抗击日军的理想据点。于是,他率领一支小部队进入太行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陈赓在太行山区进行游击战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他的部队人数不足,装备简陋,补给困难,而日军则拥有强大的武器和装备优势。然而,陈赓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击垮,他以极大的毅力和智慧,不断寻找战斗的机会,给日军以重创。

陈赓善于运用地形进行游击战,他利用太行山区复杂的地形,采取袭击、伏击等战术,不断消耗和削弱日军的实力。他还注重与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当地民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陈赓的领导和游击战术,使得日军在太行山区频频失败,无法根除抗日力量。

陈赓的抗日斗争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斗争,他还积极组织和发展地方抗日武装,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提高了人民的抗战意识和斗志。他深知只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陈赓在太行抗日的传奇故事,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部重要史实。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鼓舞了无数的抗日英雄和志士,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光辉一页。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陈赓在太行抗日的传奇故事 篇二

陈赓,山西人,生于1907年,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者和军事家。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率领山西抗日游击队在太行山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坚定的意志和智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赓的抗日斗争是在太行山区进行的,这个地方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对于抗击日军具有独特的优势。陈赓充分利用太行山区的地形特点,采取游击战术,不断给日军制造麻烦。他善于利用地道和山洞等隐蔽的地方,进行伏击和袭击,给日军以重创。太行山区的复杂地形,成为陈赓抗击日军的最好底气。

陈赓在太行抗日的斗争中,还十分注重与群众的联系。他深入了解当地民情,与群众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他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提高生活水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陈赓将抗日斗争与群众工作相结合,使得抗日力量得到了有效的扩大和巩固。

陈赓在太行抗日斗争中,还注重组织和发展地方抗日武装。他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提高抗日斗争的力量。他还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提高了人民的抗战意识和斗志。陈赓的领导和组织工作,使得太行山区的抗日力量日益壮大,日军无法根除。

陈赓的抗日斗争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斗争,更是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斗争。他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动,鼓舞了无数的抗日英雄和志士,激发了人民的抗战热情。他的事迹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光辉一页,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陈赓在太行抗日的传奇故事,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光荣。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陈赓在太行抗日的传奇故事 篇三

  日军在资料里承认,这次战斗是“典型的

伏击战”。这个战斗就是太行抗日的战斗。其中陈赓是经典的一个人。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陈赓在太行抗日的传奇故事吧!

  陈赓在太行抗日的故事

  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在陕西省富平县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陈赓任旅长,全旅约5700人。9月30日,三八六旅在师的编成内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18日挺进到山西打击西进的日军,先后取得长生口、七亘村、黄崖底等战斗的胜利。接着,派出小分队和工作组深入太行山区的广大地区,创建根据地。

  1938年3月5日,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亲自来到三八六旅,与陈赓商议,准备在邯(郸)长(治)公路的黎城、东阳关、涉县之间寻找敌人的弱点,伺机予以伏击。

  陈赓与刘邓首长商议后,制定了袭击黎城,吸引潞城的敌人来援,在潞河村地区埋伏歼灭援敌的作战方案。作战方案确定后,全旅就开始投入紧张的战备工作。刘邓首长走后,整整一天陈赓都在思考着,注视着地图,心里反复斟酌,究竟把伏击战场设在哪里比较有利。

  第二天上午,陈赓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战前准备会。陈赓传达了师首长批准的作战方案,又介绍了战场的形势和敌我双方的情况,最后他说:“现在的中心问题是要选择一个最佳的伏击场地。”

  大家听后都很兴奋,不约而同地围到地图前,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最后,目光都集中到了神头岭。从地图上看,神头岭确实是一个设伏的好地方。地图标示出那里有一条深沟,公路从沟底通过,公路两旁山势陡险,既便于隐蔽,也便于出击。整个邯长线上,这里是理想的设伏地。大家都同意把伏击地点设在神头岭,然后目光都集中在陈赓身上,等待他决定。

  不料,陈赓并没有说出大家期待的话,却反问道:“神头岭的地形谁实地看过?”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说不出一句话,因为谁也没有顾得上去看。陈赓笑了。他说:“我们这不是纸上谈兵吗?刘师长(刘伯承)常讲:‘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靠国民党的老地图吃饭,要饿肚子啊!我看,会暂时开到这里,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随后,他宣布散会,带着十几个旅、团干部骑着马驰向神头岭。

  经过实地考察后,陈赓决定:伏击战就在神头岭打。一个团在左,一个团在右,埋伏在公路北边的国民党废旧工事里。补充团则埋伏在对面的方向。同时抽一小支部队向潞河村方向游击警戒,伺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另派一个营在潞城方向警戒,切断敌人的退路。

  一切部署完毕后,陈赓又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说:“潞城有3000多敌人,我们的兵力是有点不足,再抽一个连出来,绕到潞城背后打游击去,吸引敌人。”

  3月15日傍晚,部队出发了。第二天凌晨4点半,部队进入埋伏地点。国民党军的旧工事都被利用起来,不多时,对黎城的佯攻也打响了。9点左右,侦查员报告1500多敌人出了潞城前来支援黎城,已经到了微子镇。

  敌人很快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地,步兵、骑兵、大车队都过来了,后卫连也紧随着走进了伏击圈。顿时,陈赓命令发出攻击信号。瞬间,平静的山梁变成了一座火山,伏击部队一起开火。

  战斗正紧张,陈赓亲自拄着拐杖率领支援部队来到村中,他挥着手杖高喊:“快上,把敌人赶到山梁上去!”

  陈赓大无畏精神感染了全体指战员,大家不顾一切地扑向敌人。残敌很快被消灭。这场战斗持续了2个小时,共毙伤俘敌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余支、子弹万余发。潞城和黎城的援敌由于陈赓布置的伏兵阻击,无法前来支援。这次闪电式的围歼战,打得敌人失魂落魄。

  人物简介

  陈赓(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陈庶康,出生于湖南湘乡,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2年,筹建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为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

陈赓在太行抗日的传奇故事【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