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秋风》原文及鉴赏(经典3篇)

时间:2017-02-01 06:39: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始闻秋风》原文及鉴赏 篇一

《始闻秋风》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原文解读和鉴赏。

原文如下:

始闻秋风语,未觉树林寒。

已觉山川异,更深月色残。

白露卧庭霜,清霜下庭花。

花落鸟空飞,鸟飞花空下。

愿为双飞翼,宛在云中霞。

高卧问青天,侧身认白霞。

白霞与朝日,彩云同晚霞。

晚霞与秋月,共照夜江斜。

首先,诗的开头“始闻秋风语,未觉树林寒。”揭示了秋风的到来,但诗人还未感受到树林的寒冷。这种描写方式给读者一种虚幻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而祥和的秋日。接着,“已觉山川异,更深月色残。”通过“山川异”和“月色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变化和深沉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中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白露卧庭霜,清霜下庭花。花落鸟空飞,鸟飞花空下。”这些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传递了岁月流转的感慨。“愿为双飞翼,宛在云中霞。高卧问青天,侧身认白霞。”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他希望自己能够翱翔于云霞之间,与天地相通。

最后几句“白霞与朝日,彩云同晚霞。晚霞与秋月,共照夜江斜。”则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理解。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也给了诗人以启示,使他更加珍惜时间和生活。

总之,《始闻秋风》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中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始闻秋风》原文及鉴赏 篇二

《始闻秋风》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景色和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求。本文将从诗的意境、修辞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感悟三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首先,诗的意境构建得非常精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变化和深沉的世界。秋风、树林、山川、月色、白露、霜花、落花、飞鸟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诗人通过这些景象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时光的流转,唤起了读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惜。

其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达力。比如,“白露卧庭霜,清霜下庭花。花落鸟空飞,鸟飞花空下。”通过这几句叠词叠句的修辞手法,诗人将白露、庭霜、庭花、花落、鸟飞等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诗的意境更加丰满饱满。此外,诗中还有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愿为双飞翼,宛在云中霞。”用双飞翼象征自由,并通过与云中霞的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人的思想感悟也是这首诗的重要内容。诗中的自然景色和物象,成为诗人思考人生和时光流转的媒介。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自由的向往,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他追求美好时光,珍惜时间和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给了他以启示,使他更加珍惜时间和生活。

总之,《始闻秋风》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中独特的意境、巧妙的修辞手法和深刻的思想感悟,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优秀的杰作,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始闻秋风》原文及鉴赏 篇三

《始闻秋风》原文及鉴赏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

  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

  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

  刘禹锡诗鉴赏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激昂慷慨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塑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笔,营造了一个奇妙无比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落笔。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容颜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闲话别情的对白。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陡然一转,精神顿作。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伟岸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出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场;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时节,安能激壮心”,正是秋风使它们心动、神惊,是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秋是美妙的,秋是神奇的,它赋予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所以五六两句并没有离题,而正是透过这两个形象,有力地从侧面渲染了秋风秋色的魅力。同时,也是为下文造势。“草树含远思,襟怀有余情”(刘禹锡《秋江早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二首》),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马思边草”、“雕眄青云”的形象,也同样唤起了诗人的豪情。所以下两句便直抒胸臆: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啊!寥廓江天,山明水净,真是“秋容一洗,不受凡尘涴。许大乾坤这回大”(陈亮《洞仙歌》)。我就是抱着这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你”——胜过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由于上联有“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此处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不言自明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容颜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顽强不息的意志。

  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磐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

  “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作为中唐时期政治革新派的一员,作为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家,性格是比较爽朗和倔强的。他并不因失败和不幸而消沉颓唐,相反他却以为这倒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中得到教益。

  这就是他所说的:“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学阮公体三首》)。所以他在遭贬之后,仍然能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至老不衰。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追求,正是其人品与精神的形象体现。

《始闻秋风》原文及鉴赏(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