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教子的故事【优秀3篇】

时间:2019-02-02 08:23: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岳飞教子的故事 篇一

岳飞,南宋末年抗金名将,他的忠诚、勇敢和智慧为后世所称道。而他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岳飞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岳云、岳琳和岳珂。他精心教导他们,使他们成为了忠诚、勇敢和有责任感的人。

岳飞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品德教育。他经常告诉他们要有正义感,要有同情心,要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给孩子们讲了很多关于忠诚和正直的故事,希望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岳飞还经常带他们去军营参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军人的艰苦和战争的残酷。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明白保卫家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为国家贡献的意识。

此外,岳飞也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学业。他给孩子们亲自上课,教他们读书写字,传授他们武艺和军事知识。岳飞认为,一个人只有既有文化素养又有军事才能,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通过学习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岳飞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出征,让他们亲身参与战斗。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亲眼见识战争的残酷,激发他们为国家担当的精神。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锻炼,让孩子们学会勇敢和坚韧,培养他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品质。

岳飞的教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的三个儿子都成为了出色的将领,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以父亲的教诲为荣,继承了他的遗志,为国家奋斗到最后一刻。

岳飞教子的故事 篇二

岳飞,南宋末年的抗金名将,他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父亲。他对子女的教育不仅注重品德和学业,还非常重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岳飞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他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答案。他经常和孩子们进行讨论,开展各种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岳飞认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此外,岳飞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他鼓励孩子们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他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关于创新的故事,告诉他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取得成功。他还鼓励孩子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岳飞的教育方法使得他的孩子们都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他们在将来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不仅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还能够提出新的战术和策略。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得他们成为了出色的将领,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岳飞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要。不仅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学业,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岳飞教子的故事 篇三

岳飞教子的故事

岳飞有五子一女:儿子为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女儿为安娘。

岳飞对子女教育极为严格,首先从生活上培养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美德做起。当时,从农村到都市,酒铺林立,喝酒成风。岳飞却对儿子们规定:除了喜庆节筵外,平日里一律不准进酒。每天对子女们的功课是抓得很紧的,学业完成之后,岳飞还要他们拿着畚箕,扛着铁锹,到菜园里劳动。他对子女们常说:“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

宋朝的官员到了一定的品级,规定其子孙享有当官的权利,官品越高,可封官数目越多,这个制度叫 “任子恩例”。

岳飞之子岳云

岳飞一生只 “享受”过一次特权,他不是替儿子补官,而是让给了恩人张所的儿子张宗本,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享受这种特权,宁可让儿子们闯出一条 “自立勋劳”的道路。

身材瘦小的岳云,十二岁那年即当了一名士兵。当时,岳飞部队中都称岳云为 “羸官人”。岳云入伍后,岳飞视岳云和其他士兵一样。生活起居,训习武艺,行军作战,都不许有特殊照顾。一次,岳云身披厚重的铠甲,骑马练习下坡,因马被绊倒,岳云被摔了下来。岳飞认为这是岳云平时缺乏训练的缘故,不禁高声怒喝道: “叫你上阵驱敌也这样吗?”岳飞立即下令将岳云斩首。幸亏诸将叩头求救,才免了岳云的重罚,但还是打了这位弱官人一百军棍。

在严格的管教下,岳云的武艺提高得很快。绍兴四年(1134年)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此时岳云年方十六岁,他手持八十余斤重的一对铁锤,首先登上随州城,立下了头功。

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岳飞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金兀术把披着重铠的一万五千名 “铁浮陀”摆在正中央,“拐子马”布列两翼,妄图与岳飞决一死战。岳飞知道,金兀术是金兵中赫赫有名的勇将。他足智多谋,极为狡猾。这一仗是个大硬仗,十分危险。面对强敌,派谁去呢?他想来想去,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岳云。

岳飞觉得这个险仗应当让自己的儿子岳云去打,于是,随即命令儿子岳云率军出击。出发之前,岳飞厉声对岳云说: “你必须打胜仗回来,如你不打胜仗,我先斩你。”当时,不少人为岳云捏了一把汗,有的说: “两军决战,在对方实力雄厚的情况下,叫自己的儿子打头阵,打不胜还要杀头,这是世间少见的呀!”有几个贴心的人劝岳飞说:“这个险仗还是叫别人打吧!”岳飞不悦地说:“危险的仗能叫别人去打,为什么不能叫自己的儿子去打?难道别人的命就不值钱,自己儿子的命值钱?”他的决心毫不动摇。岳云呢,不仅满口答应,而且果真英勇杀敌,带头冲锋陷阵。他手执八十余斤重的双锤,率领兵士用大斧大刀,上砍金兵骑士,下砍马足,与金兀术的主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终于把这关键的一仗打胜了。

随后,岳飞又在三败金兀术的下一仗中,命令岳云上阵。岳云面对十多万大军,毫无惧色,率领八百勇士,冲入敌阵,杀死了金兀术的女婿夏金吾。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岳云受伤达百余处,盔甲被鲜血染红了,战果辉煌,消灭金兵主力五千多。从此,金兵再也不敢与岳家军交战,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岳云十二岁从军,十六岁那年跟随父亲征战。他手舞八十余斤重的两柄铁锤,一上一下,似舞梨花,每次攻城首先登城,曾连续攻下几个大州,立下首功。因此,小小年纪便获得了 “赢官人”(即常胜将军)的称号。

岳云屡建奇功,岳飞怕他因功产生骄气,便经常把岳云的功劳隐而不报。

岳飞对部队将士的战功 “丝毫必录”。可是对岳云所立的大功,却 “隐匿”不报,事过一年,朝廷负责考核、选拔官吏的部门知道了此事,才按常例提升岳云为武翼郎。岳飞这样做,连张俊也不满,他说: “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矣,然未得为公也!”

岳飞听了说: “群之驭臣,固不吝于厚赏;父之教子,岂可现以近功?”严于教子,在岳飞心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自己身为统帅,不仅在冲锋陷阵上要身先士卒,即使在论功行赏上也要表现出谦让精神,以便和衷共济。他曾以说过:“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为此,他对自己亲属的论功行赏,虽无另文规定,但要求比他人还严。有一次战斗结束,上报战功,张俊向朝廷推荐了岳云所立的 “奇功”,朝廷下 “特旨”,将岳云连升三级,授予武略大夫的'官阶。对这样特殊的恩赐,岳飞竟连续上了两道奉章恳辞,他说:前次战斗,士卒冒着炮石箭雨,有的大将破阵立了奇功,我上报其事迹后才蒙升擢一级的恩赐。而我的儿子云,从何讲起,敢蒙跃进三级的奖擢?又说: “此次恩数,似出于无名。不是示将士大以至正之道。……望收回成命。”在一而再地恳请之下,宋高宗同意了岳飞的请求。

在岳飞的从严教育下,岳云逐渐成长起来。在二十二岁那年,岳云就能挑起统率一军的重担。颍昌大战中他亲率背嵬军投入血战。在王贵一度怯战、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岳云沉着地指挥整个战场的战斗,稳定了战局,最后取得了大捷。这表明岳云无论在军事指挥艺术、作战勇敢和建树战功方面,都无愧为岳家军中卓有声望的一位将领了。

岳飞看书中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家里人也如

此要求。他一回家,脱下官服,就穿上布衣,因此家里人平时都穿布衣。有一次,他偶尔见妻子穿了绸衣,岳飞就对她说: “我听说皇后娘娘、王妃、贵嫔 (指被金人掳去的帝室)在北方过着艰苦穷困的生活,你既跟我同忧乐、共甘苦,那就不适宜穿这么好的衣服了。”李氏夫人听了连忙换穿布衣。

岳飞是孝子,对老母亲侍奉唯恐不周。不出军时,虽戎务缠身,每天傍晚必抽空去母亲房内探望。母亲卧病以后,他亲自熬汤药,跪送病榻,经常关照家人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寒暖和衣被的替换。在母亲寝室,话不多说一句,走路避免出声,唯恐影响母亲的休息。一旦出师,又谆谆嘱咐家人,务必好好服侍卧病在床的老人。

岳飞妻子李氏夫人,在岳飞、岳云遇害后,便和儿子岳雷等被流放到岭南。家道骤然从高门显贵的地位跌入连平民百姓还不如的罪徒逆境,但她坚贞不屈,继承夫志,在流离颠沛的困苦生活中,每天仍然督促儿孙们完成当天的学业,从不稍懈。


岳飞教子的故事【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