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朽优美散文(优选3篇)

时间:2012-08-01 03:20: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不朽优美散文 篇一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人们常常追求一些瞬间的快乐,却很少关注那些永恒的美好。然而,在文学的世界里,有一些作品,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三不朽优美散文。它们是《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它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人性描写,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封建社会的缩影。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形象的塑造,小说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同时,小说中也蕴含着大量的哲理和智慧,使人们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思考。

《西游记》是另一部不朽的优美散文。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小说以孙悟空为主角,讲述了他和师徒四人一路奋斗、降妖除魔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幽默和机智的对话,充满了浩瀚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无论是孙悟空的智勇和机智,还是唐僧的慈悲和坚持,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游记》不仅是一部冒险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命运的探索。

《水浒传》是一部以英雄豪杰为主题的优美散文。小说通过描写宋江等108位好汉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和正义的精神。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悲剧的色彩,但又透露出一种坚持和勇气。小说中的英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了不朽的文学形象。

这三部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它们以其不朽的优美散文,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感动。它们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的领域,更在于对人类精神追求的启示。无论是《红楼梦》的人性探索,还是《西游记》的人生哲学,又或是《水浒传》的英雄精神,都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美好。

三不朽优美散文 篇二

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作品能够超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被誉为三不朽优美散文。它们是《离骚》、《史记》和《论语》。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这篇散文由屈原创作,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思想,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离骚》以屈原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感悟的抒发,屈原展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离骚》的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使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史记》是另一部不朽的优美散文。它是司马迁的巨著,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里程碑。《史记》以其严谨的史实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典范。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史记》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变迁,更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和人性的不变本质。

《论语》是一部以言行录为主的优美散文。它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集结,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论语》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和智慧。孔子在《论语》中对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展示了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智慧之书。

这三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不朽的经典。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了文学、历史和哲学的深度和广度,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感动。它们的存在不仅是文化的财富,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离骚》的诗意抒情,还是《史记》的历史记录,又或是《论语》的智慧思考,都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美好。

三不朽优美散文 篇三

三不朽优美散文

  自古以来,古人都在追求超世的价值,即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所提到的“三不朽”:“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这应该算是中国人追求的人生价值,其中体现了儒家的修身治国思想。

  首先说一下三者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讲,很多人是如此理解的:最好是立德,不行就立功,再做不到就著书立说,献身于学术。字面上很有道理,但过于狭隘与消极,而且其中还有问题:立德与立功哪个更重要?因此,我认为,这三者应该是先后顺序问题:先立德,做到之后,便立功;功业建成,便退休,著书立说。这个顺序听起来更符合像曾国藩、明等古贤人的人生轨迹。

  下面我想具体说下“三不朽”到底是什么

  太上立德。《大学》里提到:诚意、正心、修身,一般归结为“内圣”。就是说人如果想有一番成绩,想要青史留名,必须修养德行,即自己要行。判断他行不行,是否有别于一般人,就看他的德。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为何要禅让,这是为了让有德者居之。在挑选首领时,要进行长时间的考察,希望所选之人是德行最高的。

  当然,为什么人们对此看得如此之重呢,因为这是一个保障,保证统治者不犯大错,其实,“三不朽”原来都是针对统治阶层而言的。统治阶层有德,就不会偏听偏信,不会鱼肉百姓,到了后来,人们又把它归为普通人的修养标准。

  其次立功。立功就是建立功业,也是立德的目的,《大学》里说要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要是平天下,一般叫其是“外王”。我认为,这是三者之中最重要、最有效的。立有大功的人,才会真正不朽。因此,我们崇拜英雄,而且,古代的思想,大都是经世之学,目的是为了向现实服务,立德是让自己强大,因为德中包含了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后才能立德,古人有济世情怀与担当意识,想要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或者说其他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都希望谋得现实的功业,立功或许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立功也收效最快。立言、立德大都是他们死后才能立得起来,而立功在生前就可以给人回报,收效最大。

  再者立言,著书立说可能是相对最不重要的。在先秦,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受教育的机会。以著书立说来影响世人,造福百姓,非常困难,一般只能在上流社会才能有大的影响。就算在今天,一本好书要想广泛流传,也是比较困难,而且影响的群体很有限,比不上前两者对当世的影响那么广泛。但事实上,只有立言才能让人真不朽了。古代很多人的德行、功绩亦不得而知,唯有他们的作品遗留了下来。这像是一个讽刺,也暗示了立言的一个很大功能—教育,再具体些就是培养精英人才,帮助人们更好地立德与立功。这算是通向立德的一个途径,乃为了“先觉觉后觉”,不过,这只是辅助。

  我认为,“三不朽”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立功。立德乃是做好自己,使自己有能力来立功。而立言可以算是一种闲情,若是有立功的机会,几乎很少有时间著书立说的。立功才是为现世服务的。当然,这不是功利主义,而是儒家的社会担当精神。

  如今,中国人很多都道德沦丧,不信儒家,也不信宗教。我们倡导学习西方的文化,但是他们的基督教,却很少有人信。西方的公共道德我们学的很差劲;我们自己的儒家德行被当做“封建糟粕”给扬弃了,结果,我们什么信仰也没留下,真是有点邯郸学步般的讽刺。真如钱宾四先生所说:“如果我们连中国人都做不好的话,又有什么自信做好一个外国人呢?”学外国,我们是永远学不到家的,因为我们的历史传统相差太大。既然,我们当不了西方的文明人,那我们就要当一名东方的

“士人”,要有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承担。

三不朽优美散文(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