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名家散文赏析 篇一
散文是一种自由而灵活的文体,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在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美的名家散文,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和思考。以下将对两篇不同的名家散文进行赏析。
第一篇散文是鲁迅的《狂人日记》。这篇散文以狂人的视角展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通过对狂人的疯狂言行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无力感。散文中的语言简练而有力,充满了强烈的反讽和讽刺意味。例如,“我原以为人人都会拿起刀来,你们看,没有一个人拿起刀来。我原以为人人都会放声大哭,你们看,没有一个人放声大哭。”通过这些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人性的失望和对社会的愤怒。整篇散文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叙事,使读者更容易代入狂人的角色,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痛苦和无奈。
第二篇散文是鲁迅的《阿Q正传》。这篇散文通过对阿Q这一具体人物的描写,展示了封建社会中普通人的软弱和无奈。散文以幽默的笔调讲述了阿Q一次次失败而又自欺欺人的故事。通过对阿Q内心的描写,作者深入分析了阿Q的性格和人生观,并通过阿Q的悲剧命运,暗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困境。散文中的语言流畅而生动,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犀利观察和深刻洞察。例如,“‘我要杀了他们!’阿Q自言自语道。他想起了其他的办法。可是这不是办法,他没有办法。”这段描写既展示了阿Q的愤怒和无力感,也反映出了他的软弱和无能。
这两篇散文都是鲁迅的代表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展示了对社会的关怀和呼唤。鲁迅的散文语言简练而有力,充满了讽刺和悲怆的情感。读者在阅读这些散文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也能够在对比中思考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进步。这些散文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思考和行动。
优美名家散文赏析 篇二
第一篇散文是鲁迅的《药》。这篇散文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对“药”这个主题的探讨,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疑问。散文以“药”为线索,描述了一个关于吃药的故事,并通过对药的意义和作用的探讨,引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散文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药”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性的迷茫。例如,“我常常想,我这样的人,我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应该吃药呢?我想,不吃药,也未必不可以。”这段描写既反映了作者对药的功效的怀疑,也暗示了对生活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怀疑。
第二篇散文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篇散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对文化的追求和苦旅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散文以文化为线索,描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文化的思考,并通过对文化的追求和苦旅的描写,反映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融合。散文中的语言优美而凝练,通过对文化的讨论和揭示,传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当代社会的担忧。例如,“我们的文化,是不是要扫地一空,以备新文化的建设呢?我想,不必。我们可以不狂妄,不愚昧,不自以为是。”这段描写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呼吁对新文化的审慎和思考。
这两篇散文都是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探讨,通过对药和文化这两个主题的揭示,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社会的关切和思考。这些散文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痛苦和对人性的迷茫,也能够在思考中寻找到自己的答案。这些散文给人以启示,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内心和外部的社会环境,并积极思考和行动。
优美名家散文赏析 篇三
优美名家散文赏析
篇一:冬天
作者
: 朱自清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篇二:扬州的夏日
作者: 朱自清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你说他想什么?女人;不错,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现在的女人吧?——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虽然与女人仍然不无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