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在人间记叙文 篇一:一碗面的味道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家小小的面馆,只有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简陋而朴实。然而,这里却有一碗令人难以忘怀的面,它成为了我童年时光中的至味。
那碗面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却蕴含着面馆主人的用心和智慧。首先,他将面粉和水搅拌均匀,揉成柔软的面团,然后用擀面杖将其擀成薄薄的面皮。接下来,他将面皮切成细细的面丝,放入开水中煮熟。煮好的面丝捞起后,放入碗中,再加入香喷喷的热汤,最后撒上一些葱花和香菜,一碗香气四溢的面就做好了。
每当我走进那家面馆,闻到满室的面香,我的胃就开始咕噜咕噜地叫唤起来。我坐在桌子前,迫不及待地期待着那碗面的到来。面馆主人将一碗热腾腾的面放在我面前,我急不可耐地夹起一根面丝送入嘴中。那一刻,我的味蕾仿佛被唤醒了一样,面丝滑嫩的口感和鲜美的汤汁在口腔中交融,令我陶醉其中。
每一口面都让我感受到了主人的用心。他用自己的双手亲手制作每一碗面,倾注了他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他从面粉的选择到面皮的制作,都经过了精心的考量和不断的试验。他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碗好吃的面,更是一碗能够触动人心的美味。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长大了,面馆也不再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然而,那碗面的味道却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思念家乡的味道,那碗面的味道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至味不在于奢华的食材和复杂的烹饪技巧,而在于对美食的真诚和热爱。
至味在人间记叙文 篇二:一坛老酒的故事
在我家乡的小山村里,有一家制作老酒的酒坊。每逢农历新年,酒坊都会推出一坛特别的老酒,这坛老酒经过多年的陈酿,酒香浓郁,被称为至味在人间。
为了制作这坛老酒,酒坊的酿酒师傅们需要精心挑选当地最好的糯米和泉水。他们先将糯米蒸熟,然后将熟米放入特制的陶坛中,再倒入泉水。接下来,他们将坛口封好,让糯米在坛内发酵。发酵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管理,酿酒师傅们会定期检查坛内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酒的质量。
经过多年的发酵,老酒的味道日渐浓郁。每年新年前夕,酒坊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开坛仪式。人们围着酒坛,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当酒坛被打开时,一股醇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酿酒师傅们会将老酒装入瓶中,然后分发给村里的居民。每个人都会小心翼翼地接过一瓶老酒,将它放在家中餐桌上,以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那一年,我也有幸品尝到了这坛至味在人间的老酒。我小心地打开瓶盖,酒香立刻弥漫开来。我轻轻品尝了一口,老酒的醇厚和香甜在舌尖上融化,瞬间让我陶醉其中。这不仅是一杯美酒,更是承载着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老酒的味道让我明白了,至味并不在于酒本身,而在于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每一口老酒都蕴含着酿酒师傅们对酒的热爱和用心,以及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至味在人间的感受,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次味觉的享受。
以上是两篇不同的《至味在人间记叙文》,通过一碗面和一坛老酒的故事,展现了美食和美酒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这些至味不仅滋养了人们的身体,更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无论是一碗面还是一坛酒,都能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
至味在人间记叙文 篇三
每当清明时节淅淅沥沥的雨丝飘落,记忆中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奶奶制作清明粿,那也是我最喜爱吃的美食。
奶奶做的清明粿有绿色或白色,里面的馅料也多种多样,有萝卜馅的,有笋丝肉馅的,还有红糖甜馅的,摸起来黏黏的,轻轻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做清明粿要上山采艾叶,奶奶总是提着一个篮子,到地上去摘艾叶。我也时常跟着她去,只见奶奶细心挑选一片一片地轻轻摘下,又轻轻放入篮子中,我也时常学着她的样子采艾叶,奶奶见我采艾叶的样子,总是乐呵呵的,脸上挂满慈祥的笑容。
一大筐叶子采摘后,下一步还要精挑细选,只见奶奶熟练地把老叶除去,只留下嫩嫩的芯。挑选完成的艾叶放到沸水里煮出汁水,放到一旁等待使用。
下一步就是揉粉,奶奶将糯米粉放进了一个盆中,倒入温温的艾液汁,艾叶汁可不能一次加到位,需要不停地搅拌不停地揉搓,只见奶奶的手中米粉像一个听话的孩子,在她手中不停地翻滚着跟头,不多一会儿就变成一个大粉团,和面的工作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炒料,奶奶准备了肉,笋,豆腐干还有咸菜。她把肥瘦相间的肉放入大锅中翻炒,再把笋、豆腐干、咸菜一股脑儿倒进了大锅中,加入各种作料和调料,顿时一股浓浓的香气从厨房飘了出来,顿时喷香四溢,令人垂涎。过不多久,馅料炒好了。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包清明粿了。包的时候,只见奶奶取一小团米粉团,用专用的压模工具压成扁扁的一片,里边放上馅料,把面片对折后压实边缘再像包饺子一样折出很多很多道褶子,一个清明粿就这样完成了。看她一压一捏,动作是那样熟练,一个个清明粿就像一个个艺术品,在她的手中渐渐诞生了,真是太厉害了,看得我连连为她点赞。因为我不能吃辣,她将清明粿做成两种颜色和口味,又怕我分不清哪种是不辣的,哪种是不辣的,特意将粿做成两种颜色,以便区分。
一个个清明粿做好了,整整齐齐放在粽叶上,最后一步就是上锅蒸了。又见奶奶在灶头的铁锅里,放入半锅左右的水,锅上放上竹蒸架,她把清明粿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放到蒸架上,排列均匀,盖上锅盖。随着灶膛的柴火“噼噼啪啪”的响声,锅子上就升腾起了一股股热气,似乎还能闻到里面的香味。过不多久,清明粿蒸好了,掀开锅盖一看,一个个清明粿墨绿墨绿的,白的也格外鲜亮,实在忍不住想马上咬上一口。馋嘴的我总是等不急清明粿凉下来再吃,奶奶也总是在一旁笑呵呵地说:“慢点吃,不要烫着……”我也吃完一个,还冲着她傻笑着:“真好吃,我想再吃一个。”听完,她又笑了。
小小的清明粿,藏的不仅仅是好吃的馅料,更藏着奶奶对我的无限的宠爱。
至味在人间记叙文 篇四
我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小馋猫,总是缠着大人买这买那的,棒棒糖、炸薯条、冰激凌……一听到吃,我的.口水禁不住会流出来,但令我最喜爱的还是那外婆亲手做的龙须糖。
听外婆说龙须糖的名字的由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传说正德皇帝到民间去游玩,发现民间竟有此糖,当时民间命名它为“银丝糖",正德皇帝对此物正有好感,于是把这糖带回皇宫,命名为“龙须糖”及后再传入民间,亦叫“龙须糖”。
听着故事,我对着龙须糖也充满了兴趣,于是忍不住一口尝下去,“哇——”那入口口感的细腻,越嚼越有
劲道,甜甜的味道,流入你的胃里,仿佛流入了身体的每个角落,顿时心情也变得美美哒。
龙须糖也承载了外婆对我满满的爱。记得那是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我的嘴巴又馋了,于是就嘟嘟囔囔地对外婆说:“外婆,你给我做龙须糖好不好?你做的龙须糖最好吃了。”外婆眯缝着双眼,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好好好,外婆这就给你做。”说完,她就去忙活了。
这龙须糖当然是得要麦芽了,她就去田里采了一大把的麦芽,绿绿的,甚是好看。我跟在她身后,想看看麦芽糖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之后我看到外婆又拿来了米饭,做龙须糖还要米饭?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特别好奇。之后的做法更令我目瞪口呆:她把麦芽切碎和剩饭搅在一起,用漏斗把麦芽和剩饭过滤出来。只留下那灰灰的水。我歪着脑袋,忍不住问她:“我们不是要做麦芽糖吗?但是怎么做成一锅水啊?”外婆又笑了,冲着我一脸神秘:“你待会就知道了。”
只见她拿上来了一口锅,我心想:难道这要把这个水给煮了?那不就煮干了?但接下去的一幕可让我真长了见识,只见那锅灰水随着高温的变化,变得越来越浓稠,像什么呢?可不就是麦芽糖啊,真是太神奇了!
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外婆就打开了她祖传的黄豆粉,让麦芽糖充分沾上黄豆粉。可你想想看,刚出锅的麦芽糖有多么烫,她要用手去抓,见状我着急地说:“外婆还是带双手套吧!”但她不以为然,又笑了:“带了手套就没那个味儿了,做不好龙须糖。”看着外婆被烫红的手,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可外婆却满脸笑容,好像一点事都没有。
看着麦芽糖,一点一点地做好,就知道麦芽糖该变成龙须糖了,这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龙须糖标准是必须要拉到跟人头发丝一样的细。外婆从下午三点拉到了下午四点,就这样重复着左边一下,右边一下,我在旁边看着都不耐烦了。当时想到外婆拉了这么久,手该有多酸啊。我想帮忙,可她却不让:“你小孩子家不要捣乱,等下有的吃就好了。”说完,她又陷入了忙碌中。终于,龙须糖变得超级细,就像人的头发丝一样细,甚至比人的头发丝更细。一口下去超好吃,那味道真是回味无穷。
现在,外婆年岁已高,不能做龙须糖了,但她还是托人送我吃,她逢人就说:“我们菲菲最喜欢吃龙须糖了。”每次收到龙须糖,我也像小时候馋嘴的样子,迫不及待一口咬下去,甜甜的味道,一直萦绕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