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论文 篇一
标题: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市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和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发现,民办中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工作倦怠和低成就感。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包括工作压力、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社会支持等。
关键词: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影响因素
1. 引言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对工作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态度,从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状态。教师作为一种高度情绪劳动的职业,常常面临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薪酬待遇低等问题,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然而,目前对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2. 方法
本研究选取某市6所民办中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倦怠水平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问卷367份,回收率为91.8%。此外,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以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
3. 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整体较高,情感耗竭、工作倦怠和低成就感是最主要的表现。具体而言,有58.4%的教师情感耗竭程度较高,59.2%的教师感到工作倦怠,52.9%的教师存在低成就感。此外,通过对自变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工作压力、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影响。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情感耗竭、工作倦怠和低成就感是主要表现。其中,工作压力、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学校和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改善工作环境和加强社会支持。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某市民办中学教师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民办中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工作倦怠和低成就感。工作压力、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论文 篇二
标题: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市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发现,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压力、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社会支持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改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和加强社会支持。
关键词: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对策探讨
1. 引言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对工作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态度,从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状态。教师作为一种高度情绪劳动的职业,常常面临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薪酬待遇低等问题,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本研究通过对某市民办中学教师的调查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2. 方法
本研究选取某市6所民办中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倦怠水平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问卷367份,回收率为91.8%。此外,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以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
3. 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压力、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社会支持等。教师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不佳,社会支持不足。这些原因导致教师情感耗竭、工作倦怠和低成就感等职业倦怠表现。
4. 对策探讨
为了解决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 改善薪酬待遇,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增加教师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 改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 加强社会支持,建立健全的教师关怀体系,提供教师心理健康支持和帮助。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某市民办中学教师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工作压力、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改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和加强社会支持。
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论文 篇三
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论文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消除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建议,达到预防和降低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分层随机抽样,对笔者工作所在的一所民办中学的11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民办中学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具体来看,情绪衰竭处于中等水平,玩世不恭(去个性化)程度较低,而自我效能感较高。结论:当前民办中学教师的确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总体状况并不严重,但和同类公办中学教师相比,民办中学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其职业倦怠表现有所不同,有较高比例的教师正经历着不同程度和层次的职业倦怠。
〔论文关键词〕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job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随着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开始流行起来。众多研究表明,教师是助人行业中这一职业疾病的高发人群的典型。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已而为之时,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就会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为了全面了解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笔者对自己工作所在的一所民办中学的11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对该人群职业倦怠情况进行了解,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消除民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这对预防和降低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笔者工作所在的一所民办中学教师中随机抽取115名教师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112份,其中
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为95.7%。问卷分类。职称:初级28人(25.5%),中级57人(51.8%),高级23人(20.9%),特级2人(1.8%);年龄:30岁以下35人(31.8%),3l~39岁49人(44.5%),40~49岁23人(20.9%),50岁以上3人(2.7%)。性别:男性50人(45.5%),女性60人(54.5%)。
2.方法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李超平博士等修订的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burnoutinventory-generalsurvey,mbi)施测。2002年,李超平博士获得该问卷开发者michaelleiter教授的`授权,在国内修订mbi-gs。相关研究已经证实:该量表在国内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括三部分: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玩世不恭(去个性化)(cynicism)和成就感低落(reducedpersonalaccomplishment)。整个问卷共15道题。情绪衰竭分量表包括5道题,主要评定工作压力过大引起的情绪反应;玩世不恭(去个性化)分量表包括4道题,主要测量对学生的态度及评估;成就感低落分量表包括6道题,主要测量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0.83及0.82。量表采用7点likert记分,要求被试按出现每种症状的频次进行评定,从0到6表示出现症状的频次依次增加;得分高表示偏向于该维度所描述的特征,0代表“从不”,6代表“每天”。三个维度的得分相互独立,不能相加,各维度得分为本维度所有项目的平均分。情绪衰竭维度和玩世不恭(去个性化)维度的得分越高,同时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得分越低,则说明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
施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由本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个别施测。测验没有时间限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真实作答即可。
统计处理: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使用平均数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
二、结果
1.民办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情况
该民办中学教师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为:情绪衰竭2.65±1.24分,去人性化1.88±1.38分,成就感降低4.16±0.89分。由于国内目前尚无教师职业倦怠的统一判断标准和常模,因此本研究借鉴赵玉芳等人的做法,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在各维度的平均分与项目记分的中位数作比较,来衡量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水平。本量表采用7点计分法(3为中数)。结果表明,该民办中学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不高,但接近中值;玩世不恭(去个性化)程度较低;成就感降低得分较高。结果表明:该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在整体上并不严重。
2.不同工作年限教师职业倦怠评分比较
该民办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年龄有一定相关性。民办学校教师工作20年以上者较工作年限少于20年者情绪衰竭程度显著下降,去个性化也相应降低。自我效能感最高的是工作年限5年以内的教师。工作6年至10年的教师情绪衰竭程度最高,从工作年限划分上看,该段教师属于该校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工作16年至20年的教师玩世不恭(去个性化)得分最高,成就感降低得分最低。说明他们的个体自我评价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对工作对象的消极、冷漠行为增加;从工作年限划分上看,该段教师最容易对工作失去兴趣和热情,属于该校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
3.不同一般状况教师职业倦怠评分比较
在性别方面,该民办中学男、女教师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去个性化)方面有显著差异,说明在参与调查的中学民办教师中,男性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较女性小,男性教师在个性发展中感受到的压力比女性教师小,而有效利用的资源比女教师多。表明在该民办中学中,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在婚否、学科及职称三方面无显著差别。教辅人员在情绪衰竭方面同教师群体有显著性差异(教辅人员明显低于教师)。
三、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民办中学教师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但其表现有所不同,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正在经历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职业倦怠。对照国内同类相关研究发现:
民办中学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高于普通公办中学教师,去个性化程度无明显区别,自我效能感高于普通公办中学教师。以上比较说明:民办中学的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的压力感较公办中学教师大,引起的情绪反应也较公办中学教师强烈;民办中学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及评估上与公办学校教师相比无明显差别;民办中学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更为积极,更容易获得成就感。这也说明了高压力环境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办中学教师对工作的更高期待,而高期待一方面有利于高成就的取得;另一方面,一旦期待不能实现,落差心理引发的挫败感也容易导致更强的情绪衰竭。因此,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民办中学教师和同类公办中学教师相比,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的情况;民办中学教师群体之间,其职业倦怠会因性别、婚否、年级、学科、职称等因素的不同产生差异,具体分析讨论如下。
1.工作年限
为了比较的方便,本次调查将样本的工作年限分为0~5年、6~10年、11~20年和21~30年四个阶段。通过数据比较,我们发现,在21~30年这个阶段,教师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去个性化)方面的得分最低;而在成就感降低方面略低于0~5年这个阶段和教师。成就感降低方面得分最高的是0~5年这一阶段的教师,其次是21~30年这个阶段的教师。
工作21~30年的教师由于工作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沉稳,情绪最为稳定,责任感更强烈,所以自我效能感也较强。这个教师群体相对最不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现象。工作6年至10年间的教师情绪衰竭程度最高,工作16年至20年间的教师玩世不恭(去个性化)得分最高,成就感降低得分最低。这两个群体都属于该校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鉴于此,我们应该以年龄段为界限,划分教师心理发展与危机干预的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检测和辅导。
2.性别差异
在情绪衰竭感方面,男性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明显要低于女性教师。说明民办学校男教师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女教师强。当面临压力情境时,男教师表现出比女教师更强的承受力,因而工作与生活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要比女教师高。在玩世不恭(去个性化)方面,男性教师的去个性化特征明显比女性教师弱,说明男教师对工作的兴趣要高于女性教师。而在成就感降低方面,男教师的得分要高于女教师,说明男教师从工作中体验到的成就感要高于女教师。
综上所述,该民办中学的女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要高于男教师。这是否与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男性的差异有关?是否与大多数中国女性身兼工作和家庭两方面,承受的压力过大有关?以上只是笔者推测,还需进一步讨论。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学校对于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更加关注。
3.婚姻状况
已婚教师的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去个性化)程度高于未婚教师。在成就感降低方面,未婚教师要高于已婚教师。可见,该民办中学已婚教师在职业倦怠水平上要略高于未婚教师,已婚教师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兼顾家庭,更容易出现疲惫状态。这提示我们,对于已婚教师,要更加关注其心理健康,引导其合理调整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对于家庭负担重或是家庭发生变故的已婚教师,心理辅导人员应该尤为关注。
4.年级差异
初中教师的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去个性化)程度高于高中教师;成就感降低方面,高中教师要高于初中教师。这提示,该校初中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这可能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初中生与高中生相比,叛逆性强,问题行为较多,这些无疑加重了初中教师工作的压力感,自我价值实现感自然也低于高中教师。因此,在民办学校,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5.学科
小学科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低于大学科教师(大学科指语文、数学、英语,小学科指其他科目)。而在玩世不恭(去个性化)方面,大学科教师也比小学科教师明显。说明大学科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承受的压力比小学科教师重。在成就感降低方面,小学科教师得分高于大学科教师。小学科教师比大学科教师体验到较高的成就感。综上所述,民办中学大学科教师比小学科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6.职称
低职称教师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去个性化)方面得分均高于高职称教师。在成就感降低方面,高职称教师得分高于低职称教师。综上所述,在该民办中学中,低职称教师比高职称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低职称教师为了晋升高一级的职称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已经取得高职称的教师,事业稳步发展,学校为其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他们也更加容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体验到自我价值。相比较高职称教师,低职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引起关注。
此外,教辅人员在情绪衰竭方面同教师群体有显著性差异(教辅人员明显低于教师),表明民办中学教辅人员因工作压力引起情绪问题的概率要明显低于教师群体。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群体和教辅人员比较,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更大,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职业倦怠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笔者意图通过此项调查,使民办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引起更多人士的重视,改善民办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让更多的教师从自身职业中汲取不竭的新活能量,体验到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