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最新3篇)

时间:2015-08-04 06:22: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篇一

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打下了数学学习的基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首先,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在整数的加法中,我们需要掌握正数加正数、负数加负数和正数加负数的规则。而在整数的减法中,我们需要掌握正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和正数减负数的规则。掌握了这些规则之后,我们就能够熟练地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其次,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在分数的加法中,我们需要先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再将和的分子和公共分母组成新的分数。在分数的减法中,我们需要先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减,再将差的分子和公共分母组成新的分数。通过练习,我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在计算矩形的面积时,我们需要将矩形的长和宽相乘。而在计算矩形的周长时,我们需要将矩形的长和宽相加,再将和乘以2。在计算三角形和圆的面积和周长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公式进行计算。通过练习,我们能够熟练地计算各种形状的面积和周长。

最后,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和对称。在图形的旋转中,我们需要掌握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规则,以及旋转的中心和旋转的角度。而在图形的对称中,我们需要找到图形的对称轴,并将图形折叠到对称轴上,使得两边完全重合。通过练习,我们能够灵活地进行图形的旋转和对称操作。

通过对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知识点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相互之间起到了衔接的作用。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并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篇二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继续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首先,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在小数的加法中,我们需要对齐小数点,然后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相加。在小数的减法中,我们也需要对齐小数点,然后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相减。通过练习,我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其次,我们学习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断。在学习三角形的性质时,我们需要掌握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在学习四边形的性质时,我们需要掌握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几何图形的性质。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除法。在分数的乘法中,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再将分母相乘。在分数的除法中,我们需要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除,再将分母相除。通过练习,我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最后,我们学习了一些应用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然后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计算。通过练习,我们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我们能够发现这些知识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不仅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还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篇三

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1、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出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7、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2、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1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3、应用比例尺画图

  (1)写出图的名称、

  (2)确定比例尺;

  (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

  (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

  (6)标出比例尺

  14、图形的放大与

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相似图形)

  15、用比例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小学数学六年级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