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一
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初中数学中也是必学的内容之一。掌握函数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初中函数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函数的定义:
函数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简单来说,函数就是一个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2. 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函数中的输入变量,常用字母表示为x;因变量是函数中的输出变量,常用字母表示为y。
3. 函数的表示方法:
函数可以用函数表达式、图像、数据表等多种方式表示。其中,函数表达式是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常用的函数表示形式有解析式、关系式和图表式。
4. 函数的性质:
函数有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其中,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单调性指函数的增减趋势;奇偶性指函数的对称性。
5. 函数图像的特征:
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来确定。常见的函数图像有直线图像、抛物线图像、正弦函数图像等。通过观察函数图像,可以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征。
6. 函数的运算:
函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常见的函数运算有函数的加法、函数的乘法、函数的复合等。函数的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求解复杂的函数问题。
7. 函数的应用: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函数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温度的变化规律等。函数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二
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数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石。本文将对初中函数的进阶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函数的复合:
函数的复合是指将一个函数的结果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自变量进行运算。函数的复合可以通过符号表示,也可以通过函数图像表示。函数的复合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更复杂的函数问题。
2. 反函数:
反函数是指函数的逆运算。如果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对调,得到的新函数称为原函数的反函数。反函数可以通过符号表示,也可以通过函数图像表示。反函数对于解决函数的逆问题非常重要。
3. 幂函数:
幂函数是以自变量为底数、以常数为指数的函数。幂函数的特点是变化趋势与指数的正负有关。常见的幂函数有正幂函数和负幂函数。幂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来确定。
4.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是指函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函数。一次函数的特点是变化趋势为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来确定,其中斜率决定了直线的斜率,截距决定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
5.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是指函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函数。二次函数的特点是变化趋势为一条抛物线。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来确定,其中开口方向和抛物线的顶点位置由二次项的系数决定。
6.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最常见的周期函数。正弦函数的图像呈现波浪形态,而余弦函数的图像呈现山峰形态。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来确定,其中振幅、周期和初相位决定了图像的形态。
通过对初中函数的基本知识点和进阶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三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x-x)[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0)和B(x,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2)/4a x,x=(-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b/2a,(4ac-b^2)/4a)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b±√b^2-4ac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V.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们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如下表: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
7、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四
诱导公式的本质
所谓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就是将角n(/2)的三角函数转化为角的三角函数。
常用的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sin kz
cos(2k)=cos kz
tan(2k)=tan kz
cot(2k)=cot kz
公式二: 设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公式三: 任意角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五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角度a 0 30 45 60 90 120 180
1.sina 0 1/2 2/2 3/2 1 3/2 0
2.cosa 1 3/2 2/2 1/2 0 -1/2 -1
3.tana 0 3/3 1 3 无限大 -3 0
4.cota / 3 1 3/3 0 -3/3 /
函数名 正弦 余弦 正切 余切 正割 余割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从点O引出一条射线OP,设旋转角为,设OP=r,P点的坐标为(x,y)有
正弦函数 sin=y/r
余弦函数 cos=x/r
正切函数 tan=y/x
余切函数 cot=x/y
正割函数 sec=r/x
余割函数 csc=r/y
正弦(sin):角的对边比上斜边
余弦(cos):角的邻边比上斜边
正切(tan):角的对边比上邻边
余切(cot):角的邻边比上对边
正割(sec):角的斜边比上邻边
余割(csc):角的斜边比上对边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函数的定义
函数是高考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函数需要首先掌握函数的各个知识点,然后运用函数的各种性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2.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定义域分为自然定义域和实际定义域两种,如果给定的函数的解析式(不注明定义域),其定义域应指的是使该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称为自然定义域),如果函数是有实际问题确定的,这时应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来确定,函数的值域是由全体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3.求解析式
求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有三种种情况:
(1)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关系式,这种情况需引入合适的变量,根据数学的有关知识找出函数关系式。
(2)有时体中给出函数特征,求函数的解析式,可用待定系数法。
(3)换元法求解析式,f[h(x)]=g(x)求f(x)的问题,往往可设h(x)=t,从中解出x,代入g(x)进行换元来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前提是,需要对各种函数的性质了解且熟悉。
目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常数函数、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以及由以上几种函数加减乘除,或者复合的一些相对较复杂的函数,但是这种函数也是初等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