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之原子的构成(最新3篇)

时间:2012-01-04 01:31: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原子的构成 篇一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的中心部分,称为原子核,而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运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则没有电荷。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非常接近,都约为1.67×10^-27千克。质子的质量稍微大一些,约为1.00727原子质量单位,中子的质量约为1.00866原子质量单位。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也就是我们学习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而中子的数量则决定了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子的电子结构。电子是带有负电荷的,质量非常轻,约为9.11×10^-31千克。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被称为能级或壳层。第一能级最靠近原子核,能容纳最多2个电子;第二能级能容纳最多8个电子;第三能级能容纳最多18个电子;第四能级能容纳最多32个电子。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能量,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光谱现象的原因。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例如,氢原子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它是电中性的。当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就会变成带电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会变成正离子,获得电子的原子会变成负离子。这种带电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化学反应的基础。

总结一下,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的能级或壳层上运动。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而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电性质。原子可以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的离子,这种带电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化学反应的基础。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原子的构成 篇二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的构成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过程非常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则没有电荷。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的中心部分,称为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非常接近,都约为1.67×10^-27千克。质子的质量稍微大一些,约为1.00727原子质量单位,中子的质量约为1.00866原子质量单位。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也就是我们学习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而中子的数量则决定了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原子的电子结构。电子是带有负电荷的,质量非常轻,约为9.11×10^-31千克。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的不同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被称为能级或壳层。第一能级最靠近原子核,能容纳最多2个电子;第二能级能容纳最多8个电子;第三能级能容纳最多18个电子;第四能级能容纳最多32个电子。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能量,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光谱现象的原因。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例如,氢原子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它是电中性的。当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就会变成带电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会变成正离子,获得电子的原子会变成负离子。这种带电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化学反应的基础。

总结一下,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的能级或壳层上运动。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而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电性质。原子可以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的离子,这种带电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化学反应的基础。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原子的构成 篇三

化学是我们常考的科目之一,化学中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之原子的构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元素结构

元素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1)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决定该元素的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3)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4)稀有(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的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条件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6)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质子数

(1)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中考必考知识点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

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原子的构成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原子的构成(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