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优质3篇)

时间:2019-08-08 05:19: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历史知识点 篇一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源于周代的封建制度,后来在秦汉时期达到了顶峰,直到清朝被废除。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

封建等级制度是指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制度。在古代中国,社会分为王、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每个等级下面还有不同的爵位。这些爵位是由君主赐予的,是一种荣誉和特权的象征。等级制度不仅影响人们的社会地位,还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封建土地制度是指君主将土地赐予贵族和官员作为封地的制度。贵族和官员作为封地的拥有者,可以收取农民的租税,并享有土地的收益。这种制度使得土地成为了贵族和官员的私产,而农民则成为了土地的佃户,必须向土地的拥有者缴纳租税和劳动。

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保护了贵族和官员的特权和权力。同时,封建制度也限制了人们的个人自由和社会流动性,加深了社会的阶级和贫富差距。

封建制度的瓦解始于近代中国的改革和革命运动。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和民主观念的兴起,人们开始对封建制度的不公和不合理性产生怀疑。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封建制度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政治制度。

虽然封建制度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仍然深远。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和权力结构,以及封建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和限制。同时,我们也可以反思封建制度的弊端,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启示。

初中历史知识点 篇二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通道。它起源于汉代,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和扩展,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商路。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流向西方,而西方的黄金、马匹、玛瑙等商品则流向中国。这种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传播,希腊、罗马、波斯等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丝绸之路的贸易和交流。

其次,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西方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和外交关系,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以及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成就,使得中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交往的重要桥梁,对中国的周边外交和地区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丝绸之路带来了科技和知识的传播。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的科技和知识也随之传播到了西方国家。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中国的发明和创造,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西方,对西方的科技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西方的数学、医学、天文学等知识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推动了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在于它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贸易通道和文明交流的桥梁,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互联互通的象征。我们应该珍视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并在当今时代推动更加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

初中历史知识点 篇三

初中历史知识点

  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留学生。后期:又提出“求富”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6)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的内容: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前后104天,因此叫“百日维新”。1819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三册P71表)

  (4)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

  (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a、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b、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b、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

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目的:反对尊孔复古。

  (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6)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

  (7)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8)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孔子说的,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文化上的贡献: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初中历史知识点(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