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评价方法(推荐4篇)

时间:2019-04-07 06:18: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安全预评价方法 篇一

安全预评价是一种在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方法,旨在通过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安全预评价方法。

首先,风险评估是安全预评价的基础。风险评估是通过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暴露途径和受体进行识别和分析,来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潜在影响的过程。风险评估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风险评估主要根据专家经验和相关数据进行判断,将风险进行分级,定性描述其可能的后果和概率。定量风险评估则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得出具体的风险值,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风险的大小。

其次,安全检查是常见的安全预评价方法之一。安全检查是通过检查设备、设施和操作过程等方面的安全条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安全检查可以分为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两种形式。定期检查是按照一定的周期和内容进行的,可以发现长期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临时检查则是在特定情况下进行的,如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此外,安全评估也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安全评估是在工程项目、工艺流程或系统运行之前,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其与安全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关系,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安全评估一般包括预评价、定量评价和后评价三个阶段。预评价主要通过对工程项目、工艺流程或系统的设计和规划进行初步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风险。定量评价则是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安全问题和风险进行量化,得出具体的评价结果。后评价则是在工程项目、工艺流程或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再次评估,以验证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安全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预评价方法 篇二

安全预评价是一种在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方法,通过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

首先,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安全预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层次结构,将安全问题的不同因素进行逐级划分和评估,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层次分析法首先确定评价目标和准则,然后按照层次结构对各个因素进行权重分配,再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最终得出各个因素的权重和整体评价结果。层次分析法具有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结果准确等特点,适用于复杂的安全问题评价。

其次,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预评价方法。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逻辑关系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逐级划分和评估,建立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事件树分析法首先确定事件的起始条件和可能的发展路径,然后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计算,最终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事件树分析法具有结构清晰、计算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定量分析和评估。

最后,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安全预评价方法。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逻辑关系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逐级划分和评估,建立故障发生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出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故障树分析法首先确定故障的起始条件和可能的发展路径,然后根据各个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计算,最终得出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故障树分析法具有结构清晰、计算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定量分析和评估。

综上所述,层次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是常见的安全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预评价方法 篇三

2017-08-06 12:32:03 | #1楼回目录

安全预评价方法 篇四

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因果图分析。

能够提供危险度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风险矩阵评价法;安全度评价法;重大危险源辨识办法;安全检查表-危险指数评价-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法;统计图表分析法。

可以提供事故后果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逻辑树;概率理论分析;模糊矩阵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统计图表分析法,事故模型法。

环糊精衍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一般方法

2017-08-06 12:30:54 | #2楼回目录

环糊精衍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一般方法

环糊精衍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一般方法

撰稿:余书勤

环糊精衍生物是主要为药用而研发的辅料,按我国《药品管理法》,辅料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即除了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以外一切物料的总称,是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本文所及多数内容适合于药用辅料的安全性评价。

2005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根据《药品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结合有关规定制定了《药用辅料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在《药用辅料注册管理办法》出台之前,药用辅料注册申请人按此要求申报资料。

1.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

《药用辅料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中所示要的内容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编号16)、对拟应用药物的药效学影响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编号17)、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编号18)、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编号19)、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编号20)、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编号21)、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编号22)、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编号23)、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编号24)。另外,对于广泛吸收或可能生物转化的辅料需要提供药代动力学资料。

2.基本原则

据辅料的定义,决定其可能与众多药物组合,且由各种途经进入体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辅料的安全性评价意义更大于某一药物原料的评价。本文参考了FDA、SFDA审评中心有关资料,主要对新辅料的安全性评价进行探讨。

辅料可能是毒性物质,对药物中拟用的新辅料进行风险-效益评估,并对其建立容许性和安全性限度是十分重要的。

新辅料的应用需要安全资料的支持,可通过合理计划,以相对高效的方式评价辅料的毒理学性质。如一些辅料已有的人体资料可以替代非临床安全性资料,因此,在已有相关途径人体暴露资料时,可能不需要按以下提出的完整组合的毒理学试验进行评价。如果现有资料不能完全支持拟用状况,将需要提供附加的安全性资料。如果可行的话,也可能需要提供药物—辅料相互作用研究资料。

新辅料的安全性评价应按GLP规则进行。

就环糊精衍生物的安全性评价而而言,目前已知的安全性问题,以静脉注射羟丙基β-环糊精为例,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肾毒性和溶血性,在肾毒性方面,主要与该辅料的已知杂质β-环糊精有关,此杂质首先引起肾小管远端空泡样病变,随后在表皮细胞内出现巨大的溶酶体和明显的针状结晶体,现推测该结晶体很有可能是环糊精与胆固醇或脂蛋白的复合物。进而出现细胞器的显著性变化,诸如线粒体肿胀变形、高尔基体和滑面内质网基底部的细胞出现细胞间紧密连接不可逆的断裂,这种结果直接导致肾功能的减退甚至丧失。所以对羟丙基β-环糊精应非常严格的限定环糊精的残留量。另一个不良反应就是溶血性。试验证明在静脉注射途径下, http://baogao.oh100.com 即会出现轻微的溶血现象,在 http://baogao.oh100.com 时出现明显的溶血。

3.新药用辅料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要求

3.1.一般药理学,或安全药理学

药用辅料是不容许其本身有药理活性的,如果一个辅料具有药理学活性,可能会影响到其后续开发过程,因此在辅料的开发前期获得这些资料十分重要。

一般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精神神经、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等系统的影响,尽可能全面系统。基本要求包括受试品应提供受试药来源、配制方法、储存条件、含量。动物:应说明动物来源、种属、品系、体重、性别、数量、合格证、饲养条件。给药途经尽可能与临床途径一致,剂量设置:应设置2-3个剂量,剂量的设置应考虑新辅料在药用情况下的所用量。评价主要指标应侧重安全性方面的评价,应详细描述各种定性定量指标。

3.2.急性毒性试验

动物和给药途径选择:应提供两种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资料,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溶于水的药用辅料,啮齿类动物应提供两种给药途径的毒性试验资料,一种静脉注射途径,一种临床途径,若临床用静脉注射途径时,可只做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试验。

理论上讲,辅料是不会有毒性的,因此,常需进行的是最大耐受量试验,即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或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

(Fixed-doseprocedure),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对于非啮齿类动物可进行近似致死剂量试验。

应主要观察毒性症状的表现和提供的重要安全性参数如MTD、ALD等,包括动物毒性反应的出现时间和恢复时间、剂量-毒性反应曲线、致死剂量、可能提示的靶器官等。

3.3.长期毒性试验

实验动物应品系确立、来源清楚、年轻健康,动物数原则上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

应详细说明给药方法,受试物的稳定性及说明动物食入受试药物的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等方面的资料,以确保获得可靠的试验结果。应尽量采用临床拟用剂型(如注射液),给药途径应尽量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否则要说明理由,如临床为静脉者,因大鼠较长时间的给药困难,也可腹腔给药,但两种途径的相关性应有说明。

给药周期应根据临床疗程来定,具体要求我国已基本参照ICH达成的一致。应设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

观察指标一般包括一般生理(如行为、体重、食量等)、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肉眼及显微病理检查。实验数据、结果应经统计学处理,应认真分析结果与受试药的关系。

应评述毒性症状的表现,如动物毒性反应的出现时间和恢复时间、死亡情况、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无反应剂量和致死剂量和靶器官等。结论应能明确回答受试药长期服用时毒性反应的主要特点及安全剂量范围。

3.4.特殊毒理

特殊毒理试验即三致试验,包括致突变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及致癌性试验。其中致突变试验也称遗传毒性试验,常规进行的为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啮齿类动物微核试验等。生殖毒性试验包括一般生殖毒性试验、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及围产期毒性试验。致癌性试验包括短期致癌试验和长期致癌试验。

3.5.其它安全性评价试验

根据辅料潜在的给药途经,尚需进行:若将作为注射用的辅料,需进行静脉或肌肉注射的刺激性试验、过敏试验和溶血试验。对于溶血试验,环糊精类更应注意。此外,还有可能要进行局部给药的安全性试验(皮肤或粘膜等):皮肤过敏试验、光敏试验、刺激性(此项也可结合在长毒中评价),必要时(如对支持本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有重要意义时)应进行局部吸收试验。

3.6.药代动力学及毒代动力学试验

新辅料是否要进行药代动力学?在现《药用辅料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中无此项资料的要求。目前我国新辅料的申报需同时报一个药品的制剂,往往需进行所报药物的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而最多的是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此处所分析的是如果新辅料在机体内是可代谢的,则需参考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进行此项试验了。

内容包括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全身分布状况、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排泄的途径、速率和排泄量;阐明药物代谢转化途径及结构,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药代动力学参数。

动物,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兔,豚鼠、狗或猴。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试验。口服给药不宜用兔等食草类动物)。分析方法(灵敏度、专一性、精密度、回收率、标准曲线)。药物标记的情况和稳定性(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在用前应进行纯度检查,非定位标记的药物浓度测定前应进行适当的分离处理,以保证检测浓度的可靠性)。给药途径和方法、剂量和周期等(给药途径与临床用药途径一致,应设置三个剂量,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药效剂量或临床有效剂量,高剂量应接近MTD)。

提供以下试验结果:药时曲线和药代参数:根据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通过数学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静脉注射给药:至少应提供t1/2,Vd,AUC;血管外给药:至少应提供Cmax,Tmax,t1/2,Vd,AUC。吸收:吸收的特点。分布:组织分布的情况,尤其注意靶器官的分布。代谢: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与药效或毒性的关系;排泄:尿、粪及胆汁中的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率。

毒代动力学评价可在长期毒性试验中进行。

4.FDA对新型药用辅料的要求

本节内容可参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FDA新药用辅料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

首先要考虑的是最大临床使用周期,其不同使用周期,其安全性评价的试验组合会有差别。对任何新辅料而言,均需进行一般药理研究。

对于最大临床使用周期为连续用药不超过14天的辅料,建议所进行的试验应至少包括:应在一种啮齿类动物和一种非啮齿类哺乳动物中按临床拟用途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按临床相关途径给药,进行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研究。该项资料可通过单独的研究获得,也从作为与毒理学研究相关的毒代分析中获得。按临床拟用途径,在一种啮齿类动物和一种非啮齿类哺乳动物中进行周期为1个月的重复给药的毒性研究。该研究应根据当前最新的技术水平设计,应包括完整的临床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学和毒代动力学分析。

评价辅料的生殖毒性

对于最大临床使用周期为连续用药多于14天并少于或等于90天的辅料,建议除进行1个月的毒性研究外的所有研究,按临床拟用途径,在一种啮齿类动物和一种非啮齿类哺乳动物中进行周期为3个月的重复给药的毒性研究,该研究应根据当前最新的技术水平设计,应包括完整的临床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和毒代动力学分析。

对于最大临床使用周期大于90天的辅料,建议除进行1个月及3个月的毒性研究外的所有研究。并采用一种啮齿类动物和合理的途径进行周期为6个月的重复给药毒性研究。该研究应根据当前最新的技术水平设计,应包括完整的临床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和毒代动力学分析。通常,在毒性较低的辅料的研究中,试验以MFD作为剂量上限。必要时可能需提供9个月或1年期的长期毒性试验。可能需提供致癌性试验。

对于用于局部用制剂的辅料,如皮肤用药、鼻内用药、口内用药、眼科用药、直肠以及阴道用药或肺部用药中的辅料,除进行一些上述安全性研究外,尚要进行局部安全性评价。

5.日本对新型药用辅料的要求

日本药局方(日本药典)制剂总则的制剂通则(3)项中有如下规定:制剂时除特别规定的物质外,为确保制剂保存过程中的性状、品质及提高制剂使用的顺应性,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赋形剂、稳定剂、防腐剂、缓冲剂、矫味剂、助悬剂、乳化剂、芳香剂、助溶剂、着色剂、粘稠剂等辅料。但这些辅料不得影响制剂的剂量,或影响制剂的疗效及检验。此规定就是要求添加辅料制得的制剂即使稳定性和溶解性良好,但若有导致药效不能充分发挥、或影响其安全性,以及影响药品的质量判断时,仍不得使用。所以,对药用辅料的评价,除辅料自身的特性外,还应当结合对添加了该辅料制剂的整体评价。

对于新型药用辅料申报,关于安全性研究资料,原则上要求提供单次给药的毒性资料、重复给药的毒性资料、生殖毒性资料和遗传毒性资料,但如果有正当的理由,部分毒性资料可以省略。安全性研究资料可以是实验资料,也可以使用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根据申报辅料的特性,提供相应的安全性研究资料。例如,外用新辅料,除上述安全性研究资料外,还需提供局部刺激性研究资料等。安全性试验应符合GLP要求。

道路安全评价方法.kdh

2017-08-06 12:30:55 | #3楼回目录

2016年第3期商品储运与养护

安全管理与技术

第29卷总第159期STORACETRANSPORTATION&PRESERVATIONOFCOMMODITIES

道路安全评价方法

□吴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205)

【摘要】为了准确地进行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在分析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的评价研究在欧美一些国家已开展多年,其研究成果为欧美发达国家各国政府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政策,指导道路交通实际安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文中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措施评价概念的阐述,介绍了国外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并对我国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安全措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U29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538(2016)03-0124-02

Roadsafetyassessmentmethod

□WuHao(ChineseGeologyUniversityWuhan430205)

【Abstract】Onroadtrafficsafetyaccrutlyisevaluated.Analysesitsinfluencefactorsonthebasisofanalyzingthepresentconditionofroadtrafficsafetyathomeandabroad.TheevaluationofroadtrafficsafetymeasureshavebeendevelopedformanyyearsinAmericaandthememberstatesofEU.Accordingtoresultsofthesearchmethods,governmentshaveestablishedthenationaltrafficsafetypolicy.Thispaperdescribedtheconceptoftheevaluationoftrafficsafetymeasuresandintroducedsomemethodswhichareoftenused.Finally,somesuggestionsaboutdevelopingtheevaluationresearchinourcountryareproposed.

【Keywords】Road;Trafficsafety;Evaluationoftrafficsafetymeasures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在各种综合运输方式中已占了主导地位,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然而路网的建设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环境和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国各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异常严重。我国已经开始对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进行系统研究,对某些高速公路项目也实施了初步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事实证明,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的评价研究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研究方法。1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汽车已成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人类在享受汽车带来的舒适、便捷等优越性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上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70多万人,伤残2000~2500万人。20世纪,世界上已有3300多万人在车轮下丧生,交通事故已成为一嘲无休止的战争”。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就显得更为严重。我国的交通事故基本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上升的。20世纪50、60年代每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为几百到几千人,70年代发展为每年1~2万人。1984年后,事故死亡人数急剧上升,1988~1990年期间稍有回落。1991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强。汽车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汽车等机动车拥有量急剧上升。至2001年,全国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达300人。2001年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例75.5万起,事故共造成10.6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位,超过印度、美国、俄罗斯。2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和环境等诸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稳定都可能导致种种的冲突与矛盾,从而引发交通事故。2.1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人作为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主体,起主导控制作用。通常认为,交通事故的直接原

因主要是驾驶人员的观察、判断、操作等方面所发生的错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麻痹大意,车速过快,车与车之间没有保持安全距离等,二是驾驶人员的身体、生理、精神和情绪等状态以及年龄、经验等内在原因,比如抽烟、喝酒、疲劳、药物作用等都会导致驾驶员工作能力的下降。另外,从需求的角度讲,人们总是希望尽可能的节省体力、时间和油耗。出于这个动机,所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行人不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而翻越交通护栏;遇到排队或阻车时,驾驶员常驶入非机动车道;在瓶颈路段,驾驶员争道行驶,互不相让等等,这些违章现象常常造成人为地诱发交通事故。2.2车辆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车辆是工具,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交通安全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在事故统计中,因为车辆而直接导致的事故比例并不大,但如果能进一步改善车辆的结构和性能,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从某种角度讲是可以防止驾驶员失误的,至少也可能减轻事故的损失。为了安全快速行驶,汽车配备有前照灯、制动灯、挡风玻璃,安全带及后视镜等。如果某一设施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汽车的使用性能相对于交通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动力性越好,制动性越可靠,同时拥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发生事

第3期吴浩:道路安全评价方法125故的可能性就越小;随着汽车使用时间的延长,各部件磨损程度加大,导致使用性能下降,技术状况变坏,如果不及时检查和调整,很容易出现制动跑偏、轮胎爆裂、喇叭不响、汽车摆头等异常现象,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2.3道路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作为道路交通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对交通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虽然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统计结果表明事故的责任主要在于人与车,但事实上驾驶员的粗心和失误大部分是由于困难的道路条件引起的,而道路条件与道路设计、施工、养护是分不开的。具有足够强度的路面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下,不产生过多的磨损、压碎及变形,同时还要保证一定限度内的抗滑能力和平整性,这样才能为安全行车创造有利条件;在道路线形设计时,应该合理安排曲线的半径和转角,通过弯道超高、弯道加宽的办法防止出现横向翻车或滑移的现象,同时有足够的视距能够在发现障碍物时及时地采取措施;因为汇集在交叉路口的机动车、行人以及自行车行驶方向各不相同,所以交叉口处存在着大量干扰与冲突,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四路以上的交叉路口,同时采用交通信号控制交叉交通流的相对速度,采用分离车道和隔离式道路为左右转弯车辆的运行提供方便,减少车辆在交叉路口区域的冲突。2.4环境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交通环境涉及的内容很多,比如气候条件(雨、雾、能见度),沿路植被、建筑、城镇,人的交通意识,社会的经济状况,交通立法,医疗条件等。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举典型的交叉路的环境为例。在交叉口处的四周建筑物密集,商店林立,摊点凌乱;各种霓虹灯、广告牌、门面装饰五颜六色,使驾驶员目不暇接;为了招揽顾客,音乐声、叫卖声,使人心烦意乱,这样的环境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影响正确判断。此外,某些刺激会使驾驶员看不清周围的各种现象,这也是十分危险的。3.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的评价3.1道路交通安全措施评价的意义

道路交通安全措施评价是指对道路交通管理中所采用安全措施效果的检查。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

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措施来说,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安全措施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及在这些事故中的人员受伤程度;不同的安全措施可以影响什么样的事故及受伤的类型;这些措施对环境的影响怎样;这些安全措施的成本是多少;对这些措施作成本效益分析的可能性;在与成本相关的安全措施中那些安全措施有最大的效益等等。对这些问题要给出一个简洁、明确的答案是不容易的。因为在不同的地点或相似地点采用相同的安全措施效果很可能不一样,这取决于安全措施的设计,采用安全措施地点的交通事故发生数,以及该地点已采取的其它安全措施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只有通过对安全措施的评价才能清楚的了解。3.2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的评价方法

国外在道路交通安全措施评价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成本

效果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3.2.1成本效果分析法(cost-effectiveneanalysis)

它是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一安全目标,对具有相同安全功能的各种备选的安全措施的成本从小到大进行排列,以成本最低的安全措施为选择标准的一种技术。它只考虑确定或达到安全目标,所采用安全措施应付出的代价,而不考虑这些安全措施的经济效益。其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给定的有限的社会资源情况下(或决策者所涉及的管辖范围内),希望得到最大的安全效益目标;或是在确定的安全目标下,达到该目标所花费的代价最校

3.2.2成本效益分析法(cost-benefitanalysis)

它是指在安全措施的寿命期内,将所有安全措施的成本和效益按照一定的贴现率折算为成本现值和效益现值,然后计算所有的效益现值与成本现值之比,即效益成本率。如果该比率大于1,则该安全措施有采用的价值。比值越高,说明效益与成本相比回报率越高。它是一种在一定时间内,用于比较评定某项安全措施成本和效益的技术,它直接验证安全措施的成本与效益是否相称,侧重于从定量方面对安全措施进行评价。这项技术源自于对公共基础设施工程如大坝、公路等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

3.2.3比较分析法(comparativeanalysis)

它是指把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安全措施加以对比,说明它们在某些安全性能方面的相似、差异及原因。比较研究可以对安全措施从时间、空间、进程、内容、形式、内部结构、外部联系等不同角度进行。例如它可以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同安全措施加以对比分析,也可把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所采用的不同的安全措施加以对比。通过对相关安全措施的比较分析,有助于人们认识各种安全措施之间的联系、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效果。4结论与展望

文中所述评价方法各有利弊,每种方法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因此在选择时要注意它的实际应用性。同时,应该从事故多发点、不同路线、不同区域三个层次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评价,最终形成道路安全性能的综合评价系统。当然也清楚地看到,采用事故统计方法来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存在着“小样本、大周期、大区域、低信度”的缺陷,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应用事故统计为基础的评价方法的同时,以其他的间接评价方法(比如交通冲突技术)作为补充是十分必要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值得探讨的永恒课题,通过评价可以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通安全、快捷和畅通。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2017-04-16

【作者简介】吴浩,(1980~),男,湖北天门人,中国地

质大学(武汉)工作,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汽车服务工程。

安全预评价方法(推荐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