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要点【优质6篇】

时间:2012-03-04 02:31: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要点 篇一

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地理必修三是地理学习的重要部分,下面将介绍必修三的知识要点。

第一,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它使得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它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第二,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组成。地核由内核和外核组成,内核是固态的,外核是液态的。地幔是地球最厚的部分,由固态的岩石组成。地壳是地球最薄的部分,它由岩石和土壤构成。

第三,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多个板块,它们以不断移动的方式构成了地球的板块构造。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和地壳变动等地质现象的发生。

第四,气候与水文。气候是指某地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受到地理位置、海洋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水文是指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气候和水文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数量。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繁荣的地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必修三的知识要点包括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地球的板块构造、气候与水文,以及人口与城市等方面。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要点 篇三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

  1、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3、环保功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4、森林急剧减少的危害: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

  (1)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大陆向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

  (2)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3)最大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1)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繁衍物种最多,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1、优越性: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脆弱性:

  (1)易破坏——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这部分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2)难恢复——仪琳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1)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2)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亚马孙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雨林的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加强雨林管理和宝华,建立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4)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5)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6)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要点 篇四

  1.地缘冲突较激烈的地区(热点地区)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资源丰富 ③人文地理条件(民族、宗教矛盾) ④外来势力干涉

  2.阿以冲突的影响因素

  ①巴勒斯坦问题 ②耶路撒冷问题 ③被占领土问题 ④水资源问题⑤维护自身利益,插手中东事务

  3.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①科技进步 ②跨国公司

  65.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占优势的影响因素

  ①制造业、金融业发达 ②科技基础雄厚 ③基础设施完善 ④法律制度健全

  ⑤低价进口原燃料,高价出口制成品,高科技产品,输出资本与技术

  4.国家综合国力影响因素

  ①基本实体(生存空间大小,位置优势,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

  ②经济力量(工农业生产能力,交通和通信能力,国际竞争力)

  ③军事力量 ④内政和外交 ⑤科学和技术

  5.经济特点概括

  ①经济发达与否,发展程度高低 ②经济类型 ③工业布局

  ④工业结构(工业部门是否齐全) ⑤农业(地位,主要部门)

  6.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气候及自然资源 ②地形地势 ③地理位置

  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基础、开发历史 ②民族心理与思维观念 ③产业结构 ④城镇化水平 ⑤生产力水平 ⑥政策影响 ⑦国际化和利用外资的程度 ⑧科技实力

  7.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思路:地形界线、气候(气温、降水、风)界线、植被界线、农业界线)

  ⑴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 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⑵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⑦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要点 篇五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

  太阳风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要点 篇六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

  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

  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

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要点【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