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固态地壳、可塑性的上地幔、流动性的下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的四季变化。
3. 地理坐标与经纬度:地理坐标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经纬度是地理坐标的一种表示方法,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4. 地图的类型与制图方法:地图可以分为物质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形图等类型,制图方法包括等经纬度网格和等距离网格等。
二、地理信息技术
1.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系统,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2.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地理坐标。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利用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可以用来监测自然资源、环境变化等。
4. 地理信息网络(GIN):GIN是将地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一种应用模式,可以实现地理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三、自然地理环境
1. 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圈是包围地球的气体层,由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等组成。
2.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气象是研究气候和天气的科学。
3.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4.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资源,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四、人文地理环境
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总数,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指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社会功能多元化的地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3. 农业与农业区划:农业是指人类通过种植、饲养等方式获得食物和其他农产品,农业区划是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将农业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4. 工业与工业区划:工业是指利用机器和设备进行生产的经济活动,工业区划是根据工业发展的特点将工业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固态地壳、可塑性的上地幔、流动性的下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的四季变化。
3. 地理坐标与经纬度:地理坐标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经纬度是地理坐标的一种表示方法,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4. 地图的类型与制图方法:地图可以分为物质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形图等类型,制图方法包括等经纬度网格和等距离网格等。
二、地球的水资源
1.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缺水,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人们通过水的调配和节约利用来满足需求。
2. 水循环与水文地理: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和蓄水等。水文地理研究水的分布、运动和利用等问题。
3. 河流与湖泊:河流是地表径流的主要形式,湖泊是由河流水域蓄水形成的淡水水体。
4.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利用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保护水资源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地球的气候与天气
1.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气象是研究气候和天气的科学。
2. 气候区划与气候变化:气候区划是根据气候特征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域,气候变化是指气候长期变化的现象。
3. 天气要素与天气图:天气要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天气图是用来表示天气要素分布情况的图表。
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对气候变化有一定影响,如工业排放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以上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和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三
位置:
一、东亚:
80汉E-140汉E,20汉N-50汉N;
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
二、东南亚:
23汉26’N-10汉S,90汉E-150汉E;
地处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中央经线为100篍),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夹在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的11个国家: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
三、南亚:
10汉N-30汉N,中央经线80汉E;
地处亚洲南部,范围包括北部三个内陆国(尼泊尔、不丹、锡金),中部三个临海国(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南部两个岛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四、中亚:
40汉N-50汉N,50汉E-80汉E;
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部位,世界岛,范围包括五大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基尔斯坦),古代是丝绸之路,现代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战略地位重要;
五、西亚和北非:
20汉N-40汉N,20汉E-65汉W;
地处“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是海陆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埃及,土耳其海峡——土耳其),北回归线横穿南部;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30汉N-30篠,20汉W-60汉E,中央经线:20汉W;
地处印度洋,大西洋之间的低纬地区,南回归线,赤道横穿,范围包括49个国家;
七、西欧:
40汉N-70汉N,10汉W-20汉E;
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靠地中海;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东欧西起波罗的海东海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它的面积占欧洲的一半,7个国家;
2、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它从乌拉尔山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海,北邻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面积在亚洲地区的1/4;
九、北美:
30汉N-50汉N,中央经线100汉W;
地处西半球北部,北美洲的中部和北部;
十、拉丁美洲:
30汉N-50汉S;
地处西半球,地跨赤道,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南邻德雷克海峡;范围包括北部西印度群岛,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南部南美大陆,巴拿马运河;
十一、大洋洲:
20汉N-40汉S,100汉E-140汉W;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范围包括“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四个岛屿(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岛)、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十二、南极:
地处世界最南端,纬度,跨经度最广;范围几乎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十三、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范围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和北美的陆地和岛屿;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四
1.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
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篇五
(一)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五)、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