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精彩6篇)

时间:2011-03-06 09:50: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是学生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本文将就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

1. 元素和化合物:学生们需要了解元素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元素和化合物。

2. 原子结构:学生们需要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他们需要了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云则包围着原子核。

3. 元素周期表:学生们需要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他们需要了解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和族的分布规律,以及如何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来确定元素的性质。

4. 化学反应:学生们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以及如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和物质的守恒定律来计算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

5. 酸碱中和反应:学生们需要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量,以及如何根据酸碱溶液的浓度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6. 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们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来确定氧化态和还原态,以及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来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状态。

7. 金属和非金属:学生们需要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来判断它们的化合价和离子价。

8. 碳和碳化合物:学生们需要了解碳的基本性质和碳化合物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根据碳的化合价来确定碳化合物的化学式。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的一些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将能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篇二: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是学生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本文将就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

1. 物质的分类:学生们需要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包括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类。他们需要了解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以及如何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分离方法来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2. 物质的性质:学生们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其分子或离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他们需要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如何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判断其用途和特点。

3. 空气和氧气:学生们需要学习空气的组成和氧气的性质。他们需要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氧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氧气的性质来进行实验和应用。

4. 溶液和溶解度:学生们需要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根据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来判断溶液的饱和度,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溶解度。

5. 燃烧和火焰:学生们需要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火焰的特点。他们需要学习燃烧的条件和燃烧产物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燃烧反应的特点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6. 电解和电解质:学生们需要了解电解的基本概念和电解质的性质。他们需要学习电解质的分类和电解反应的规律,以及如何根据电解质的性质来进行实验和应用。

7. 有机物和无机物:学生们需要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基本特点和区别。他们需要学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如何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来进行实验和应用。

8. 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学生们需要了解化学能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化学能的变化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来解释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过程。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的一些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将能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三

  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蒸发

  注意点:

  (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四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 实验 现象 表达式 电解水验 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 2H2O=2H2↑+O2↑

  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四、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五、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物质的分类:单质、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

  六、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具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状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色素而使液体变无色,也可以除臭味。

  3.硬水和软水

  (1)区别: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

  (2)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或蒸馏。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五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除硝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条件:

  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硝酸和金属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生成物也不是氢气。

  3.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CuO + H2SO4 ==== CuSO4 + H

2O

  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

  4.酸 + 碱 → 盐 + 水

  HCl + NaOH ==== NaCl +H2O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离子结合生成水

  5.酸 + 某些盐 → 新酸 + 新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HCl + AgNO3 === AgCl↓ + HNO3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阳根离子的化合物。

  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可溶性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3. 碱 + 酸 → 盐 + 水

  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HNO3+ NaOH ==== NaNO3 +H2O

  4.可溶性碱 + 可溶性盐 → 新盐 + 新碱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

  说明: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各异,而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古代字画 三能长久保存的原因)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 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冶金工业上冶炼金属 2Fe2O3+3C高温4Fe+3CO2↑

  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而溶液是混合物,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所以应求出参加反应的溶质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或求出生成物溶质质量进行计算。

  命题主旨往往以混合物(杂质不参加反应,可能作为生成物列入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某溶液反应,根据产生的气体(有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或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来确定混合物中该物质的含量,并计算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在化学反应中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所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反应后逸出的气体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数学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ω)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⑤当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不止一种时,其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是这种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六

  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学习元素概念请注意如下几点: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一种元素区别于另一种元素的关键在于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中考,或者说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而中子数和电子数可能不同;

  (3)原子和元素的比较

  原子

  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特征: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既有微观和数量含义,也有宏观含义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观含义

  元素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特征: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观含义。

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