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的活动方案 篇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网络教研已经成为了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交流教学经验、拓展教学思路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组织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网络教研活动方案。
一、确定活动主题
网络教研活动主题应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相关,能够激发教师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可以选择某一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作为主题,也可以选择跨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作为主题。
二、确定活动形式
网络教研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线上讨论、线上研讨会、线上分享等。线上讨论是教师们就某一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群等平台进行;线上研讨会是由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座或分享,教师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或录播观看;线上分享是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
三、确定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应根据教师们的工作安排合理确定,一般可以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活动时间的安排要充分考虑教师们的参与意愿和实际情况,尽量避免与教师们的备课、批改作业等重要工作冲突。
四、确定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教师们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实际。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座或分享,也可以组织教师们开展小组研讨,共同探讨某一教育问题。活动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五、确定活动评估方式
活动评估是对网络教研活动效果的检验和总结,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师们对网络教研活动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为今后的网络教研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以上的网络教研活动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网络教研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和交流合作,也可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网络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网络教研的活动方案 篇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已经成为了教师们进行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推进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网络教研活动方案。
一、建立网络教研平台
建立网络教研平台是网络教研活动的基础,可以通过建设学校教研网站、开通教师微信群、建立教师博客等途径进行。网络教研平台可以提供教学资源共享、线上讨论、教学案例研究等功能,方便教师们进行教学交流和教学研究。
二、组织网络教研活动
通过网络教研平台组织线上研讨会、线上分享、线上讨论等活动,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座或分享,也可以组织教师们就某一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网络教研活动可以提供教师们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开展网络教研项目
网络教研项目是网络教研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可以组织教师们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等项目,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创新。网络教研项目可以通过申报、评审等方式进行,为教师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四、建设网络教研团队
网络教研团队是网络教研活动的核心力量,可以由学校教研组或学科组组建。网络教研团队可以负责组织和推进网络教研活动,帮助教师们进行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团队成员可以包括学校教研骨干和教研专家,也可以邀请外部专家参与。
通过以上的网络教研活动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推进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和交流合作,也可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网络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网络教研的活动方案 篇三
网络教研的活动方案范文(精选6篇)
为了确保活动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网络教研活动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教研活动方案 篇1
根据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举办20xx年x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环境下的团队协作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20xx年x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学科及参赛对象
1、比赛学科:小学美术、小学品德;初中地理、初中生物。比赛用教材分别为:小学美术(苏教版)、小学品德(苏教版)、初中地理(人教版)、初中生物(苏科版)。
2、参赛对象:
各市(区)每个比赛学科推荐1个团队参赛,每个团队原则上由来自同一所学校的3名学科教师组成。市直学校每校选择一学科推荐一个团队参赛。
二、比赛内容及形式
比赛分信息化教学设计、陈述与答辩二个环节,在网络环境下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基本要求如下: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现场公布比赛课题,3小时内完成以下任务。
1、参赛团队成员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本团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课件制作。
2、完成陈述与答辩的准备。
(二)陈述与答辩
1、各参赛团队自行确定一名成员对本团队教学设计中的信息化手段应用进行分析,并简述教学过程。陈述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回答评委提出的相关问题。时间不超过5分钟。
各团队陈述与答辩顺序抽签确定。比赛赛程安排见附件1,评分标准见附件2。
三、奖项设立
本次比赛设一、二等奖,并推荐优秀团队参加省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
四、比赛时间与地点
比赛时间:20xx年7月26日;
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五、机房软件环境
比赛用机房统一安装以下系统及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XP,浏览器IE6或以上,office2000或以上,Photoshop6或以上,dream weavermX或以上,FlashmX或以上,winRAR/zIP压缩工具,QQ影音,腾讯通RTX或其它即时通讯工具。
六、比赛注意事项
1、除比赛提供的教材外,其他文字资料、电脑、软盘、优盘、移动硬盘、手机等设备不得带入赛场。
2、各市(区)电教中心派人带队参赛。
各市(区)参赛教师团队信息表(附件3)请于20xx年7月15日前发送至。
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
希各地要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作用,认真组织好本地区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网络教研活动方案 篇2
一、研究专题:
“小学语文诗歌(古体诗及现代诗)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值月学校:
各小学中高年级备课组
三、研讨内容:
诗歌(古体诗及现代诗)教学
四、研究形式:
课例研究
五、研究的平台:
小学教学设计网“专题教研”平台和各校教研组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
六、研究程序
第一周各校教研组上传确定的课题、备课组成员、主备人;各校上传“教学设计方案”;各校教师对“教学设计方案”整体或某一个环节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或设想。
第二周各校备课组以教研组活动的形式进行集体备课,针对教师提出的有价值设想进行再设计。
第三周各校备课组主备人上研讨课并上传课堂教学实录或视频课例,各校教师对第二次教学设计及研究的专题进行再度点评和提出新的建议。
第四周值月学校上传活动总结;主备人提交教学反思。
请各校教导处在国庆节后组织好本学期的第一次网络教研活动。
网络教研活动方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网络教研”的会议精神,积极动员和组织全校教师投入网络教研试点工作,旨在提高我校教研信息化水平,探索数字化教研新路,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我校将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利用校本研究网,建立开放、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参与教研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做出更大贡献。
二、实施步骤:
网络教研是一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校本教研模式,是学校常规教研的一种有效载体,能促进教研跨时空交流和资源共建共享,放大教研功能。为促使网络教研工作在我校顺利开展和深入进行,学校将分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成立组织机构。
(一)宣传学习。
通过教工大会、教研组活动向全校教师积极宣传网络教研会议精神。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多地要利用和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各项工作手段的网络化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区域,教研工作的网络化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和宣传,要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网络教研的现实意义和运用前景,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将常规教研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谁能够在这方面先走一步,谁就会占先机,先得益。
(二)成立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2、中心教研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3、网络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4、领导小组职责:
①制定《实验一小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②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和业务进修。
③制定学校网络教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④出台相关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定期评比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
⑤总结学校网络教研阶段性成果和经验。
⑥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教育技术投入和硬件建设。
⑦根据老师上传资源的数量和有效回帖数量进行量化考核并计入绩效工资考核当中。
5、中心教研小组职责:
①组内成员应积极参加学科在线研讨活动。结合主题活动,发表相关评论。
②每一学期每人必须上传5件以上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育叙事、优质课例等,每月至少一篇。
③组内成员负责上传教师资源的分工如下:
6、网络技术指导小组职责:
①根据学校网络教研计划和制度,制定网络技术指导小组职责。
②完善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网络教研硬件环境。
③负责网络教研技术培训和各学科教研组长的技术指导。
④创建网络教研平台,提供教育技术支持。
第二阶段:培训学习、落实课题任务。
所谓网络教研,通俗地讲,就是教研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搞教研。网络是教研的工具和手段,如何利用网络搞教研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方法问题和技术问题,为此,学校网络教研技术指导组将组织相关培训和技术指导。
1、对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分批进行校本教研网平台运用、后台管理和资源建设等技术培训。指导教师在网络中实名注册和在线交流。
2、对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实用项目培训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技术层面。这些实用技术有:多媒体操作平台的使用、简单的视音频处理和图片处理、扫描仪和打印机的使用等。
3、落实湖北省《校本研究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申请的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整合研究》,积极上传各种资源。
第三阶段:推动常规教研网络化。
网络教研不是区别于常规教研的一种新型方式,而是常规教研的有益补充,它不能完全替代常规教研的传统性和多样性。开展网络教研需要技术装备和教育技术能力的支撑。基于我校良好的技术环境和教师计算机中、高级水平,推动网络教研是可行的。在本阶段,将以各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任务驱动。
网络教研活动方案 篇四
为推动我校网络教研工作,根据《三亚市教育局关于评选全市中小学网络教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我校将开展网络教研工作情况以及网络教研先进个人的数据进行统计,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网络教研个人考核
(一)考核对象
xxx小学所有教师。
(二)考核条件
1、在省、市、学校组织的在线网络研讨中起带头作用(在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市教研室、学校和个人网页上有所反映);
2、基于hersp平台的个人博客的发表原创文章数不少于当月发表文章总数的30%、评论数不少于20条;
3、网站基本印象好(在原创文章及品质、页面设计及栏目分类合理性等方面有所反映);
4、积极参与本校教研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指导本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考核办法
网页资源建设:以每月考核教师个人hersp平台的相关数据(发表文章数和评论数)。
(四)奖励
1、将以上积分总和进行全校排名,每学期奖励积分靠前的3名教师。
2、当月考核达标的老师加10分。
3、学校应将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评优、评先、以及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的机制。
二、有关要求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网络教研工作的有关要求及hersp平台的功能特点,结合我校开展网络教研工作的要求,各位老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本学校网页资源的建设。学校网页既是网络教研的主阵地,也是宣传自己学校,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平台。博客管理员要及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概况在网页上进行展示;同时,要加强子栏目的建设,不断丰富和及时更新网络教研资源。通过设置各个子栏目,要求教师通过hersp平台的“验证码”功能将个人发表的文章发送到该各个相应栏目上,并登录学校网页积极发表评论,参与学校组织的在线研讨活动,每月对各教师参加网络教研工作的情况进行统计公布,使学校网络教研工作形成常态化,同时学校网页各项数据也得到提升。
2、继续落实学校关于网络教研工作的有关要求。各教师要实名登录学校网页,积极发表文章及评论,共同推进学校网络教研工作的发展。同时提倡有价值、有反思的原创文章及真实评论。
3、结合本校与各科组的实际,各科组要每个学期组织校本在线研讨活动不少于2次,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的网络教研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教研工作氛围。
此考核方案从20xx年11月1日起实施。
网络教研活动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结合起来,以网络为平台,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网络管理制度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网络教研领导机构
1、网络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赵xx
副组长:韩xx、
成员:张xx
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2、网络教研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司xx
成员:柯xx
三、目标任务
1、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网络教研活动,为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搭建互动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通过安排网络学习任务,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区域交流共享,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促进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通过网络研讨与交流活动,促进我校教师养成乐于研究,认真钻研业务的优良素质。
4、通过网络教研,提升我校教师的写作水平,鼓励教师多出优秀教育教学作品。
5、通过网络及时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困难或困惑,提高教研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6、通过形式丰富的网络教研活动,加强各学科建设,积极发现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引领示范,带动其他教师快速成长。
7、通过网络教研,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打造垦区特色品牌学校。
四、具体工作安排
1、继续完善八五八子弟校“三网”(指校园网、初中写字教育网、幼教中心网)“五专栏”(“xx教育论坛”上的语文数学艺体英语计算机五个专栏),力争使“三网”“五专栏”成为我校内部管理的平台,对外宣传的窗口,心灵沟通的桥梁,样本教研的园地,立足教师,服务教师,指导教学。
2、网络教研技术指导小组必须对我校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基本知识、电脑处理文字、学会在网上收集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以及应用电子邮箱传递邮件等),提高我校教师的网络教研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3、为保证网络教研活动不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任务,各网络教研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教研计划,组织教师网上集体备课,网上专题讨论、网上评课,网上开展课例研究、课堂评价等活动。
4、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要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指导和帮助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5、鼓励教师勤于动笔,可以把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故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等发布在个人博客和各网站、各组专栏上,大家互相点击评论,共同提高教学专业素养。
6、开展网络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每个月底各教研组检查活动开展情况,认真作好统计工作,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向学校教务处反馈。
7、建立网络教研考核激励机制。为了充分地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建立相关考核激励机制,把网络教研参与能力作为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期末学校教务处将评选网络教研先进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网络教研活动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xx县网络教研评价方案(试行)》为指导,扎实推进“现代教育资源管理应用年”活动深入开展,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结合起来,以网络为平台,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网络管理制度化,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促进共同发展;
2、通过网络教研,促进教师学科研究意识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
3、通过网络教研,加强各学科建设,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主要措施
1、组织建设
成立专门的网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责任到人。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网络教研实施方案,有健全的信息发布和审核等平台管理制度,建立鼓励广大教师参与网络系统教研的激励机制。
2、硬件建设与管理
办好栏目,构建平台
现在开通的教研平台有:临沭县曹庄镇小学宽正教研平台、临沭县曹庄镇教育信息网、网易教师博客圈、各学科qq群。教研室及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探索网络教研的新途径,使这些平台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舞台。
3、强化网络技术学习与培训
(1)加强学习,转变教研观念
教干、教师加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树立新的资源观、教研观和共建合作观,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做到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能在网上收集、整合、发布各种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能力和实效。
(2)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网络知识、电脑处理文字、学会在网上收集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
4、开展互动式网络教研
(1)开展联动式网络教研
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定期总结其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充实“经验交流”栏目;定期发布讨论的专题,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论坛”。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网上总结教学经验和参与“教学论坛”每期不得少于2次,其参与面要达到100%。各学校要积极引导本校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经验交流”和“教学论坛”的活动,力争有精品作品在网上发布,逐步形成教师与专家在网上对话的教研方式。
(2)开展网上论文评选活动
每年举行一次优秀教育教学论文网上评选活动。参加论文评选的教师,除交纸质文稿以外,还必须将论文的电子文稿在
网上“教学论坛”栏目发贴,评选时按论文的点击率占20%,评审专家意见占80%评出等次,未在网上上传的论文不予参评。四、实施步骤
1、初始启动阶段
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网络教研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网络教研的内容、方法、任务和目标。配备网络教研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科学设置相关栏目,搭建网络教研服务平台。定期开展网络教研骨干培训,逐步掌握网络教研的技术要求。初步做好各栏目教育教学资源的收集、筛癣优化、分类、发布与共享工作。
2、积累经验阶段
加强专业引领和督查评估,逐步形成以点带面、辐射提升的网络教研工作格局。教研室要抓好网络教研先进学科和先进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网络教研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专业引领团队的先导作用,及时在网上点评教师文章,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主持专题研讨。
3、全面推进阶段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极地参与,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对网络教研的认识和理解,从一个学习者变为参与者,逐步做好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普及工作。建立丰富多彩、富有价值、定时更新的教学教研资源库,广泛开展互动式网络教研,积极组织教师在线交流,形成网络教研特色,推进各学校常规教研网络化。不断提炼网络教研经验,加强对网络教研的管理与考核,营造教师自觉参与网络教研的氛围,促进网络教研常规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