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传说(通用3篇)

时间:2013-07-05 08:18: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传说篇一

文天祥,字仲宣,号铁冠道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以忠诚、正直和坚定的爱国情怀而被后世称为民族英雄。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在抗击元军入侵时的壮举。

在南宋末年,元军铁蹄踏入中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当时的文天祥担任睢州知州,深知国家危难的紧迫性。他立即调集民众抵抗元军,组织起一支抗击元军的义军。尽管力量悬殊,但文天祥并未被打败的勇气和决心所动摇。他鼓舞士气,激励民众,号召大家以身殉国,誓死抵抗。在他的带领下,义军奋勇杀敌,展现出了无畏的英勇精神。

元军攻入睢州城下,文天祥带领着仅剩的百余人奋力抵抗。他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每一个士兵,他亲自冲锋陷阵,与元军展开激烈的搏斗。面对强敌,他不惧怕死亡,坚守阵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然而,最终文天祥和他的义军并没有取得胜利。在战斗中,文天祥被俘,被元军带到元大都(今北京)。在囚禁期间,文天祥坚决拒绝投降,宁死不屈。元军对他的坚持与忠诚感到非常惊讶,他们试图用各种手段改变他的立场,但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最终,元军将他处死,他的身体被分尸示众。然而,即使在死亡面前,文天祥也没有屈服,他用自己的血肉诠释了一个民族英雄的坚定和不屈。

文天祥的故事传说至今流传广泛,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后人。他的忠诚与不屈精神成为了后世追忆的对象。他的诗作《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成为了鼓舞人心的名句。文天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象征。

(字数:625)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传说篇二

文天祥,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他的故事传说至今流传广泛,他的忠诚与不屈精神令人敬仰。除了他在抗击元军入侵时的壮举外,他的一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文天祥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聪明好学。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志向的官员,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文天祥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在文学和政治方面。他的才华早在年轻时就展露无遗,被誉为当时江南一代才子。

然而,文天祥并不满足于仅仅追求个人的成就。他对国家的兴衰忧心忡忡,他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因此,他放弃了仕途的机会,选择了投身政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带来变革。

文天祥在政治上表现出色,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对抗贪官污吏,为百姓争取利益。他主张反腐败,倡导廉洁政治,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发表了许多有关政治和社会道德的著作,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文天祥的政治理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抗击元军的斗争中。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定的意志。

文天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他的忠诚与不屈精神令人敬佩,他的诗作激励着后人。他的故事传说至今,他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激励着我们追求真理、奋发向前。

(字数:622)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传说 篇三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传说

公元1278年10月,右丞相文天祥率领一支抗元队伍,丛南岭经惠州、海丰进入潮阳县境。当队伍来到离县城几里远的地方,白马突然一声嘶叫,停步不前了。看来,战马不能再支持了,文天祥不禁热泪盈眶,向养马屯长唤了一声:“把马抬进潮阳城!”

文天祥把队伍带到城郊的东山安营扎寨,他带着仰慕崇敬的心情,走进了建在东山麓的纪念唐代张巡、许远的“双忠庙”,拜谒了这两位爱国将军的忠魂。回想这几年的征战历程,禁不住情怀激荡,拔出宝剑,用剑锋划石壁题了一首《沁园春》词:“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嗟哉人生翕叹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遗容俨雅,枯木寒寒鸦几夕阳?邮停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他赋完词章,如举杯向双忠公祷告:“二公忠义炯炯,我与二公同心。如许我忠义,请饮此杯,并愿献乘马。”话未落,文天祥杯中的酒竟分左右自倾其半,那匹白马也在此时停止了呼吸,倒毙在庙门外。文天祥怀着悲壮的心情,把白马葬于山坡的一棵青松树下,至今,东山坡还留有“文马碣”遗迹。

文天祥在东山匆匆一宿,便又拔营启程来到距潮阳县城二十里的海口(即今海门)村外的海边,在那山河破碎,元兵

穷追的艰难日子,文天祥从江西转战进入广东,而陆秀夫却携小朝廷从福州由海路南下。文天祥来到海口,就是要追寻朝廷帝舟帆影。他在将士的簇拥下,登上了屹立海边的巨石,向着大海眺望,可是沧海茫茫,哪有帝舟影子?不禁顿足长叹。他脚下那块巍峨巨石,霎时被踏裂,成为象—朵多瓣莲花。这就是人们所叫的'莲花峰。

文天祥望不见帝舟,心中郁郁,拔剑在路旁的一块石头上,刻下“终南”两字,而且有意把“南”字中间的“半”刻成“午”,以寄中午望帝之意。

当时,降元的叛将陈懿、刘兴,勾结汉奸张弘范,气势汹汹,追赶文天祥部队。文天祥从海门西征路上,经过蚝坪时,与叛军展开一场激战,并获大胜,刘兴被擒,当场被处活斩,使军心大振,群情欢跃。

战地之夜辗转不眠。凌晨,他在朦胧之际,忽听帐外人声喧哗。文天祥披衣出帐,一打听,原来是他的爱女监娘昨夜在野间遗失一把御赐玉扇,乡亲们郑重地把它送回来。文天祥此时心情十分激动,他有感蚝坪民心的纯朴,地气的和平,便挥笔疾书“和平里”三个大字,赠给蚝坪人民。此后,蚝坪人民便把蚝坪改为“和平”,文天祥书写的“和平里”三个大字,被刻在大石上,保存至今。

文天祥于十二月退出潮阳,转到海丰北五坡岭,准备进山固守,不幸被元兵追上。文天祥措手不及被俘。 1279年(祥兴二年)正月二日,文天祥被囚禁在船舱里,准备西渡,因海上起风而拖迟四天,才于六日从潮阳启航。囚船停泊潮阳之时,田心人陈梦龙曾组织义军劫救不遂。

文天祥在潮阳活动前后只有三个月左右,然而他那撼天动地的故事,七百年来,至今依然在人民中到处传颂。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传说(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