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绘本故事《艾玛与蝴蝶》教学案例【经典3篇】

时间:2011-06-09 05:48: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大班绘本故事《艾玛与蝴蝶》教学案例 篇一

引言:

《艾玛与蝴蝶》是一本适合幼儿园大班的绘本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蝴蝶的生态环境和变化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这本绘本进行教学,并结合教学案例,展示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了解蝴蝶的变化过程,引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3.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绘本《艾玛与蝴蝶》。

2.图片或实物展示蝴蝶的不同阶段。

3.幼儿园自然角的布置。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老师可以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蝴蝶的不同阶段,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然后,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观察绘本封面,引导他们猜测故事内容。

步骤二:讲故事

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艾玛与蝴蝶》的故事,让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讲故事时,可以适时停下来与孩子们互动,询问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讨论与分享

讲完故事后,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一些问题,例如:

- 艾玛是如何发现蝴蝶的蛹的?

- 蝴蝶从蛹变成成虫需要多长时间?

- 艾玛是如何保护蝴蝶的?

孩子们可以依据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回答这些问题,并分享自己对蝴蝶的观察和感受。

步骤四:创作活动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蝴蝶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进行一些创作活动。例如,可以让孩子们用纸板和颜料制作蝴蝶的翅膀,并在自然角的墙上展示他们的作品。还可以让孩子们画出蝴蝶的生活场景,或者编写自己的蝴蝶故事。

步骤五:总结与延伸

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总结学到的知识,并提醒他们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重要性。还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其他生物的变化过程,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更多好奇心。

教学案例:

在一次教学中,我用《艾玛与蝴蝶》这本绘本进行了教学。我首先展示了蝴蝶的不同阶段的图片,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在讲故事过程中,我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艾玛发现蝴蝶蛹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想象中感受到了蝴蝶的变化过程。在讨论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回答了我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对蝴蝶的观察和感受。在创作活动中,孩子们用纸板和颜料制作了自己的蝴蝶翅膀,并在自然角的墙上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最后,我总结了教学内容,并鼓励孩子们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对蝴蝶的生态环境和变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他们通过亲自参与制作和展示,增强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个教学案例证明了绘本故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故事的情节和角色,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绘本故事《艾玛与蝴蝶》教学案例 篇三

幼儿园大班绘本故事《艾玛与蝴蝶》教学案例

  活动目标:

  1、阅读故事《艾玛和蝴蝶》,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画面内容。丰富词汇:口技、报答、万丈深渊。

  2、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看弱势群体,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3、初步了解图画书的结构,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多媒体课件、背景乐《森林狂想曲》。

  2、图示:花格子大象艾玛、黑白格子大象韦伯。

  活动过程:

  一、通篇阅览,初步理解。

  (一)认识艾玛、韦伯。

  1、小朋友认识花格子大象艾玛吗?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新客人(一一出示)你们看,他是谁?哦是艾玛。艾玛长什么样?

  2、出示“韦伯”,咦,这头大象长的怎么样?(1个幼儿回答)他是谁呢?(介绍:原来他是一头黑白格子大象,他的名字叫韦伯,他是艾玛的表弟。)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艾玛的`故事,播放PPT课件。

  二、分页阅读,疑点解决

  (一)阅读理解

  1、PPT播放第一页——“艾玛与韦伯”。(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页)

  (1)这一页里面有谁?(花格子大象,它的名字叫艾玛;黑白

格子大象,它的名字叫韦伯。)它们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讲述)

  (2)你觉得什么是口技?(口技是用嘴巴模仿各种声音的一种本领)

  2、教师讲述第2页——“蝴蝶的呼救”。(接着我们来看第2页)

  (1)是谁在喊救命?是韦伯吗?(集体回答)

  (2)蝴蝶它遇到什么麻烦了?(被树干堵在洞里了)

  (3)一开始艾玛是怎么想的?(以为又是韦伯在用口技)

  (4)艾玛会就蝴蝶吗?

  3、幼儿观察第3页——“艾玛救蝴蝶”。(艾玛会用什么办法救蝴蝶?我们来看第3页。)

  (1)艾玛是怎么把蝴蝶救出来的?

  (2)艾玛救了蝴蝶以后,蝴蝶会怎么说呢?(幼儿猜测)

  (3)师:蝴蝶是怎么说的(谢谢你艾玛,也许有一天我能报答你)

  什么是报答?(2—3个)

  4、教师讲述第4页——“树林岔道”。(听了蝴蝶的话,艾玛是怎么想的,我们来看第4页。)

  (1)艾玛为什么会嘲笑蝴蝶?

  (2)艾玛想走走这条岔道玩玩,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5、教师讲述第5页——“万丈深渊”。(那我们再往下看,第5页)

  (1)艾玛走的这条岔道通到了哪里?万丈深渊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万丈深渊就是高山之间很深的山谷,一眼看不到底。就像你从高楼上往下看,你会害怕吗?艾玛也害怕极了!)

  (2)艾玛它为什么走不回来了?(岔道很窄,艾玛身体太大,不能转身)

  (3)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走到对面山洞后再转身)

  6、教师讲述第6页——“艾玛遇险”。(艾玛能不能安全地返回呢,我们一起来看第6页)

  (1)快到山洞口的时候,又有什么麻烦了?

  (2)幼儿集体讨论,教师指导。(师:那怎么办啊!小朋友快帮艾玛想想办法吧,不然它就没有救了。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3)幼儿大胆表达讨论结果。

  7、幼儿观察第7页——“蝴蝶搬救兵”。(我们来看看第7页)

  (1)艾玛向谁求救?(蝴蝶)蝴蝶救得了大象吗?

  (2)蝴蝶会想什么办法?(对了,蝴蝶去搬救兵了。)

  8、幼儿观察第8页——“同伴的无奈”(我们来看第8页)

  (1)救兵是谁呀?(艾玛的伙伴)伙伴们能把艾玛救起来吗?为什么?

  (2)谁不见了?韦伯去干什么了?(幼儿猜测)

  9、幼儿观察第9页——“韦伯的智慧”。(我们继续来看第9页。)

  (1)原来韦伯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原来韦伯找来一根又长又坚韧的藤条让艾玛捆住自己)

  (2)伙伴们是怎么把艾玛救上来的?

  10、幼儿观察第10页——“艾玛的感谢”。(伙伴们终于齐心协力地把艾玛救上来了,让我们来看看最后一页第10页。)

  提问:艾玛得救了,它会感谢谁?为什么?

  (感谢蝴蝶搬来了救兵,感谢韦伯想了一个好办法,感谢大象们一起把它拉上来。)

  (二)角色品质(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1、艾玛:善良。

  2、蝴蝶:懂得感恩、报答。

  3、韦伯:聪明机智、沉着冷静,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4、象群:齐心协力,团结互助。

  三、完整阅读,视讲结合。(完整播放一遍PPT)

  (一)师幼共读。

  (二)中心思想。

  1、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请2—3个幼儿回答)

  2、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感恩、报答。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退缩,要主动想办法解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小看别人。

  四、拓展延伸,交流表演。

  你们喜欢《艾玛和蝴蝶》的故事吗?艾玛的故事还有很多,都很好看(出示艾玛系列并介绍),下次有机会,陈老师一定再和你们一起看这些书,好吗!

幼儿园大班绘本故事《艾玛与蝴蝶》教学案例【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