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纸的制作工艺及历史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白纸,引起学生对纸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纸的制作工艺
1. 茅草纸的制作过程
a. 介绍采集茅草的方法和步骤
b. 解释茅草纸的制作工艺:剥茅草皮、浸泡、煮沸、压榨、晾晒等
c. 使用茅草纸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蚕丝纸的制作过程
a. 介绍蚕丝的来源和饲养方法
b. 解释蚕丝纸的制作工艺:蚕丝的提取、煮沸、制浆、造纸等
c. 使用蚕丝纸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二、纸的历史
1. 古代纸的起源
a. 介绍古代纸的出现时间和地点
b. 解释古代纸的制作原料和工艺
c. 展示古代纸的使用方式和价值
2. 纸的传播与发展
a. 介绍纸的传播路径和方式: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
b. 解释纸的发展过程:纸张质量的改进、印刷技术的应用等
c. 展示纸在书写、印刷、绘画等方面的重要性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纸的制作工艺和历史,增加了对纸的认识和理解。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纸的环保与再利用
导入:通过让学生思考纸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纸问题,引起他们对纸的环保意识。
一、纸的环保问题
1. 纸的来源与消耗
a. 介绍纸的主要来源:木材、废纸等
b. 分析纸的消耗情况:纸张的需求量和浪费量
c. 引导学生思考纸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2. 纸张回收与再利用
a. 介绍纸张回收的意义和作用: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能源等
b. 解释纸张回收的流程:分类、收集、加工等
c. 展示纸张再利用的方式和效果:纸浆再造、纸板制作等
二、纸的环保意义与实践
1. 纸张环保意义的探讨
a. 引导学生思考纸的环保意义:减少森林砍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
b.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想法和行动
2. 纸张再利用实践活动
a. 组织学生进行纸张回收活动:制作回收箱、收集纸张等
b. 鼓励学生尝试纸的再利用:手工制作、艺术创作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纸的环保问题和再利用方法,培养了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纸的创造和创新的兴趣。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区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重点:
确定左右和上下结构生字的部首。
教学难点:
在字典部首目录中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课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确确定部首;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5分)
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学习单元提示(3分)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教师归纳板书: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步骤:
(1)、定:定部首
(2)数:部首笔画
(3)找:检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数再找,数除部首外笔画,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跟着试练。絮(系),且(|)。
三、练习查字典(10分)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课件:生字学习)
2、让学生确定生字的部首。绸(糹)
3、分两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组各查7个生字并写出字典页码,比一比哪组快。
4、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价(单人旁)异(已)故(父)薄(草字头)错(金子旁)问(门)
5、教师小结:确定字的部首,独体字一般查起笔,合体字一般查偏旁。
6、(看课件)指名读生字,齐读词语。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为()。
3、给课后习题1的四幅图排顺序,并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五、学习课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5)
3、轻声读一读这几节,思考课后第四题中的(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丝绸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5自然段。
7、师生对读1—5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2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业:(1分)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3、完成作业本2、3题。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4、围绕“纸”的话题,结合所学的所感的,尝试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第1—5自然段。(10分)
1、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
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定向(1分)
所以,人们就想要找到一种材料用来做书,那就是纸。可纸又是怎么发明的呢?你觉得这节课我们该学点什么?
三、学习第6自然段。(10分)
1、你们想了解的正是课文中我与玲玲想问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异”,说说字意,理解词义。
(2)设景说话,加深词义理解;什么情况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过些什么?
(3)读好问句。
五、学习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2)(课件练习3)。把下面相关的内容填入方框里。
世界上最早的纸 东汉时代的纸 棉絮和麻做成的
蔡伦蔡侯纸 无法考证 具体的 人树皮和破布为原料 西汉时代的纸轻薄便宜 比较粗厚 价钱有点贵 两千多年前
(3)重点理解: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
点击课件(蔡侯纸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它以树批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理解“又轻又薄”。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小组讨论:听了妈妈的介绍,又经过你自己的学习,你想说写什么?
(4)课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吗?
六、学习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读。
2、理解“不禁”,想想:为什么是“不禁齐声赞叹”?
3、比较句子。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比外国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纸,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5、板书:边板书边理解“轻薄”
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粗厚) (轻薄便宜)
七、拓展说话(4分)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
“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2、看看现在的纸,理解纸在现代社会中的不断进步。《你知道下面纸的新鲜事吗?》《生活中处处有纸,你相信吗?》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八、作业:(1分)
1、完成作业本上剩余部分。
2、把纸的发明过程回家说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
1、纸的故事
纸的发明过程:
竹片做成—丝绸当纸—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重) (贵) (粗厚) (轻薄便宜)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却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弄清纸发明的过程,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教学难点:了解纸发明以前的书,说说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6个新词,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学习1-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引入。
出示课本,问:这是什么做的?拿出“报纸”、“作业本”、“课外书”问。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纸”,小朋友们,有什么奇怪的问题从你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了呢?(生自由提问,教师理出有用的问题。)
这一张张白花花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同学们都非常奇怪,只要今天我们学了《纸的故事》这篇课文之后,那么一切问号就会消失了。(出示课题,请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以下自学要求: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住字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2)认真阅读“单元学习提示”,明确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
(3)尝试运用部首查字法做课后作业第2题。
2、检查指导。
(1)浏览课后生字,学生提出确定部首有困难的字,教师指导解决。
(2)以“带”字为例,请同学介绍查字典的过程。
3、再读课文。
(1)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3)说说课文围绕“纸”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完成课后练习3。
三、学习课文1-5段。
1、让学生充分自由读后完成填空练习。
纸发明以前,书是用()做的,它太()了。后来,人们为了(),就用()做书,可是太()了。劳动人民()。
2、检查讨论,得出板书:
(材料)(特点)
竹片笨重
丝绸 价钱贵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1-5段。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题。
2、抄写生字各3遍。
3、比一比,组词。
图()异()州()检()
圆()导()洲()验()
紧()絮()豪()毫()
《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公报》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对文学、真理等不懈追求的精神。
2、学习心理描写,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画出优美词句。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学无术
不屑一顾
异想天开
责难之词
无微不至
3、再读课文,写出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4、画找出文中几处心理描写的地方,读一读,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感悟心理描写的作用。
(例:最后一段,作者用一种愉悦的心情写出了自己的闲适与满足,实际上是作者苦中求乐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嘲。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悲哀。)
5、细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并简要回答:
(1)我为什么一定要订阅《大公报》?
(2)我怎样裱糊房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用心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6、质疑问难,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