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俗语故事5篇 篇一
《井底之蛙》
从前有一只蛙,它生活在一个深井里。这只蛙一直以为井底就是整个世界,因为它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蛙天天在井底里自得其乐,以为自己非常了不起。有一天,一只海鸥飞过井口,看到了蛙。蛙向海鸥炫耀说:“你看,我在这个井底已经生活了很多年了,我很了不起吧!”海鸥听了非常惊讶,它告诉蛙:“你知道吗,这个井底只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整个大海才是真正的世界。”蛙听了大吃一惊,它开始怀疑自己的见识和知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只生活在狭小的环境中,就会产生狭隘的眼界和思维。只有通过广阔的视野和知识,才能真正了解世界,扩展自己的能力和见识。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才能不断进步。
经典俗语故事5篇 篇二
《守株待兔》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种了一片高粱地。一天,他在田地里工作时,看到一只兔子撞到了一棵株上,当场死了。农夫觉得非常幸运,他想着如果兔子能够继续撞到株上,那他就能够天天捉到兔子了。于是,他决定守在那棵株旁边,等待下一只兔子的出现。然而,过了很长时间,农夫也没有等到下一只兔子的出现。他失望地意识到,这只兔子的撞株只是偶然事件,他不可能再靠守株待兔来捕捉兔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守株待兔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不能指望运气总是好,依靠偶然事件来取得成功。只有通过辛勤努力和积极行动,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所以,我们要勇敢面对挑战,不断努力,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就。
经典俗语故事5篇 篇三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跟着小编来学习其谚语的故事,更好运用谚语其使用方法。
照葫芦画瓢
北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叫陶榖(gǔ)。他原是前朝的文官,但因为他的文笔很不错,宋太祖便把他留在翰林院,专门起草各种文告。不少人都很佩服他的才华,他也很自鸣得意。有一次,有人向赵匡胤推荐陶榖做大官。不料,赵匡胤对他却不太欣赏,只是淡然一笑说:“我听说那些翰林学士们起草文告,都是翻检出前人所写的旧文本照抄一遍,改换了其中的某些词语。这就是俗称的依样画葫芦!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话传到了陶榖耳朵里,他好比当头挨了一棒,抑制不住满腹怨恨,拿起笔在厅堂的墙上写了一首自嘲诗: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这首充满牢骚和怨恨的诗很快传到宋太祖的耳中,他从此不再重用陶榖。“依样画葫芦”到了老百姓口中便变成了“照葫芦画瓢”,人们常常用它来比喻干事只会模仿而没有创见。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
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
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积攒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他总是怕别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别人到这儿来挖,于是就想了一个"巧妙"的半法,在纸张上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字,贴在墙角边,这才放心地走了。
谁知道他的举动,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两银子全偷走了。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他在一张纸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66303762”贴在墙上。张三第二天早上起来,到屋后去看银子,银子不见了,一见纸条,才恍然大悟。
有眼不识泰山
“有眼不识泰山”作为一个成语,常常用来表示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但是这个泰山可不是指的五岳泰山,它其实指的是一个叫泰山的人,关于这句俗语的来源,倒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话说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手艺巧夺天工,非常高明。传说他曾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可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鲁班招了很多徒弟,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定期会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们欢迎。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无商不奸
“无商不奸”是后人杜撰的,原意为“无商不尖”。“无商不尖”,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说。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量好米再加点添点,已成习俗,即凡是做生意,总给客人一点添头。这是老派生意人一种生意噱头,这一小撮“添头”,很让客人接受,故有“无商不尖”之说。“无商不尖”还体现在去布庄扯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拷油拷酒都有点添头。
客观来讲,商业是一种交易行为,商人的精明往往给消费者一种“奸诈”的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尤其是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低下、诚信缺失、唯利是图,造成扰乱市场的行为频频发生,因此更加印证了“无商不奸”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