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李白的经典故事 篇一:李白与酒仙
李白是中国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流传至今,被誉为“诗仙”。除了他的诗歌才华外,李白也以酒量大而闻名。有一则关于李白与酒仙的经典故事,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
相传在李白年轻的时候,他曾经遇到了一位自称为“酒仙”的神秘人物。这位酒仙形貌奇特,脸色红润,酒气十足,举止间透露出一种超凡的气息。他对李白说:“你有一颗与众不同的心,我愿意传授给你一种独特的酿酒方法,让你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酒仙。”
李白非常兴奋,他立刻跟随酒仙来到一座山洞。酒仙告诉他:“这里埋藏着一棵千年老葡萄树,它的果实是制作美酒的绝佳材料。”酒仙教导李白如何挑选最好的葡萄,如何处理葡萄,如何酿制出上好的美酒。李白听得津津有味,对酒的热情更加燃烧。
经过数年的努力,李白终于酿出了一种独特的美酒。他将这种酒送给了酒仙,酒仙尝了一口,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告诉李白:“你已经掌握了酒仙的真正本领,你可以为世人带来无尽的快乐。”
李白从此成为了一个传奇的酒仙,他的美酒被人们赞誉为天下第一。他以酒会友,以诗酒浇愁,留下了许多关于酒的经典诗句。他的酒仙身份也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李白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酒的人。他通过与酒仙的相遇,不仅学会了制作美酒的技巧,更是领悟到了酒的文化和人生的真谛。他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将酒和诗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永恒的艺术作品。
有关李白的经典故事 篇二:李白与月亮
李白是中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流传至今,被誉为“诗仙”。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而与月亮有关的诗更是其中的经典之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李白与月亮的故事。
据传,李白小时候就对月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夜晚的月光洒满大地时,他总是停下手中的事情,仰望着天空中那明亮的圆盘,陶醉在它的美丽之中。他觉得月亮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物,是诗歌的灵感来源。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白对月亮的热情也愈发浓烈。他开始写诗表达对月亮的赞美和敬仰。他的诗作中,经常用到月亮的象征意义,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皎皎白日月,闲云半遮门”等等。他的诗歌深情而充满了诗意,让人们感受到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据说有一次,李白在夜晚独自走在山间小径上,忽然看到了一轮明亮的月亮。他情不自禁地开始吟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仿佛与月亮在对话。
就在这时,一道光芒从月亮上射下来,将李白照亮。李白感到一阵温暖和力量,他知道这是月亮的祝福。自此以后,李白更加热爱月亮,他的诗作中对月亮的描写也更加深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李白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诗歌的人。他对月亮的痴迷和赞美,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更是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他的诗歌作品中,月亮成为了他的灵感之源,也成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象征之一。
有关李白的经典故事 篇三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迈不拘一格,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李白的故事,欢迎阅读!
1、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2、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
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
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4、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
?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端。
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