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钱学森的传奇故事 篇一
钱学森,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传奇故事令人惊叹。他不仅在航空航天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还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介绍钱学森的生平和他在航空领域的突出成就。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在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富裕家庭。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对飞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读了很多关于航空的书籍,并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飞上天空。为了追逐他的梦想,他决定去美国留学。
在美国,钱学森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航天工程。他在学业上表现出色,很快就受到了教授们的赏识。他在毕业后留在了麻省理工学院,成为了一名教授。在那里,他继续深入研究航空航天领域,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钱学森最大的成就之一是他对喷气发动机的改进。他发现了一种新的推进系统,使喷气发动机更加高效和可靠。这项发现对于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研究成果对于飞机的速度和飞行高度都有了显著提升,使得长距离飞行成为可能。
除了喷气发动机的改进,钱学森还推动了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在20世纪50年代初,他回到中国,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任航空部部长。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航空工业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喷气式战斗机,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钱学森的贡献不仅限于航空航天领域,他还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为培养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平台。他还积极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致力于提高中国人民的科学素养。
钱学森的传奇故事是一个关于追求梦想和不懈努力的故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世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有关钱学森的传奇故事 篇二
钱学森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传奇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除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突出成就,他还在其他领域有着令人瞩目的贡献。本文将介绍钱学森的生平和他在教育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成就。
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突出成就被广为人知,但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同样令人敬佩。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科学教育,并为培养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为年轻的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平台和资源支持。他还积极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为提高中国人民的科学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在教育方面的贡献,钱学森还关注社会事业,特别是环境保护。他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危害,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技术。他在中国推动了环境保护的发展,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钱学森的传奇故事鼓舞着无数人,他的努力和奉献精神令人钦佩。他不仅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还为中国的教育和社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追求梦想,并为之奋斗,就能够取得成功。钱学森的传奇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关钱学森的传奇故事 篇三
钱学森是我国能够如此发展功不可没的一位人物,如果不是他回国协助研发原子弹,恐怕我国发展还需延缓很多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他的故事,希望大家细细品读!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
,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1995年,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父子之争岳父解围
上海交大毕业后,钱学森考上了清华大学公费留美资格,于1935年赴美国留学。第二年,军事教育家蒋百里奉派出访欧美各国考察军事,顺路看望女婿钱学森。
钱学森刚刚拿到美国的硕士学位,对岳父说出了与父亲的争论:他打算下一步攻读航天理论,其父回信说中国航天工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还是研究飞机制造技术为好。钱学森认为西方国家航空工业非常发达,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飞机制造很难超过西方。航天则能跨越式发展,有超越西方的可能。
蒋百里回国后即去杭州拜望钱均甫,他说:“学森的想法是对的,你应该改变陈旧的观念,支持他研究航天理论,回国后发展航天事业。”钱均甫尊重老友的意见,致函儿子,表示理解他的想法。
一个人相当五个师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钱学森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
新中国成立了,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歇斯底里的狂热运动,钱学森被怀疑为共产党人,美国军事部门吊销了他参加机密工作的证书。
钱学森提出回国申请。美国海军部一个次长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回红色中国去!”
美国政府对钱学森夫妇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钱学森的家,还把他本人关在特米那岛14天,直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1.5万美元保释金后人才被释放回来。妻子蒋英把他接回家,体重减了15公斤,问他话,他只能摇头点头,已经不能说话了。从那之后,钱学森每个月必须到移民局去登记,行动也受到多方面限制。
海关方面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阻挠钱学森回国。他们没收了钱学森夫妇的行李,其中包括钱学森多年积累下来的800公斤书籍以及记录珍贵资料的笔记本。
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用15个美国飞行员交换
钱学森在香烟盒上写了一封求救信,夹在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辗转传到周恩来总理手里。周恩来下令释放俘获的15名美国飞行员,于1955年8月换回了钱学森,此时钱学森已在美国被整整软禁了5年。
由于钱学森等一批优秀科学家回国效力,中国的导弹、原子弹发射时间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周恩来说:换回钱学森是值得的。
五十多年来,美国方面有过很多次的邀请,但钱学森再也没有踏上美国国土。钱学森认为,美国政府当年不公正地对待他,如果不公开道歉,即使是给他再高的荣誉,他也不能接受。
妻子到中南海寻夫
钱学森回国后一头扎在了大西北,一干就是几个月,没有书信回家。有时,他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来,妻子蒋英问他去哪儿了,他只是淡淡一笑,就算支应过去。
有一回,钱学森又“出差”,一去又是几个月,杳无音信。急得坐立不安、寝食不宁的蒋英,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亲人死活不明的痛苦折磨,急冲冲地跑到中南海,问国家领导人:“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他还要不要这个家?”
不久,新华社发了一条电讯通稿:我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导弹在我国西北地区发射成功。
此后,钱学森又有多次“失踪”,每次“失踪”总是给祖国人民带来惊喜。
一生激动过三次
钱学森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一生激动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1955年,我被允许可以回国了。我拿着一本我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他翻了翻感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我钱学森在学术上超过了这么一位世界闻名的大权威,为中国人争了气,我激动极了。
“第二次是建国10周年时,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激动得睡不好觉。
“第三次心情激动,中央组织部决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解放5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能跟他们并列,心情怎不激动。”
2009年10月的最后一天,这位伟大的世纪老人、科学巨匠,终于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他用毕生的心血和满腔的赤诚,为中国、为世界铸就了不计其数的科学丰碑,创造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