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短篇爱国人物故事(优选3篇)

时间:2012-07-04 09:23: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近代中国短篇爱国人物故事 篇一:杨显惠的抗日壮举

杨显惠,字天爱,江苏省南京市人,生于1922年。杨显惠自幼聪明伶俐,对国家大事有着浓厚的兴趣。1937年,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杨显惠的家乡南京成为了日军的占领地。面对残酷的战争,中国人民需要更多的爱国志士来投身抗日救亡事业。

杨显惠日夕思忖着如何为祖国做出贡献。他决心加入中国抗日志愿军,为自己的国家奋斗到底。然而,年幼的杨显惠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他们认为他太年轻,应该继续读书,为将来做好准备。尽管面临家庭的反对,杨显惠仍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1940年,18岁的杨显惠正式加入了中国抗日志愿军。他在军队中表现出色,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杨显惠在战斗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多次立下战功,受到了上级的表彰。然而,杨显惠并不满足于个人的成就,他更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1942年,杨显惠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炸毁日军的重要据点。这个任务非常危险,需要壮烈牺牲的决心。杨显惠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去执行这个任务。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准备,杨显惠带领着几名战友成功渗透到敌军的内部,成功炸毁了据点。然而,杨显惠也因此壮烈牺牲。

杨显惠的英勇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的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代中国短篇爱国人物故事 篇二:刘胡兰的革命精神

刘胡兰,河南省信阳市人,1924年出生。她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疼爱有加。自幼聪明机智的刘胡兰对国家的命运和民生问题有着强烈的关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

1938年,日本侵略者肆意烧杀掳掠,中国人民遭受着巨大的苦难。刘胡兰决定投身抗日救亡事业,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面临家庭的阻拦,刘胡兰决心坚定,毅然离家投奔抗日根据地。

在抗日根据地,刘胡兰积极参加农村的革命活动,宣传抗日思想,组织农民起义。她不怕困难和危险,毅然决定投身到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刘胡兰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1947年,刘胡兰所在的部队遭到了日军的围攻。面对敌人的进攻,刘胡兰毫不退缩,带领着战友们浴血奋战。然而,刘胡兰在战斗中被敌人击中,壮烈牺牲。

刘胡兰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她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革命烈士。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精神,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这两个故事都是近代中国爱国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牺牲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近代中国短篇爱国人物故事 篇三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华丽的语言上,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和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在近代的中国,出现了许多英勇的爱国人物。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爱国人物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近代爱国故事: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近代爱国故事:邓世昌殉国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

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这年9月的一天,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不幸,致远号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献出了生命。


近代爱国故事:酆云鹤——技术是中国的

酆云鹤是我国著名的苎麻纤维专家。她本是山东利津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后来家乡遭水灾,一家人流落到济南。她去给人家当佣人,每天扫地、做饭。在旧中国,主人家一般瞧不起佣人。酆云鹤想认字,请求那家小姐每天教自己认一个字,竟被那小姐斥骂了一顿。她生气极了,辞了工,发誓要上学读书,后来进了一所免费的学校。谁也没想到,这位贫农出身的女孩子学习那么好,不但上了中学、大学,还取得了留学美国的资格,成了博士。

酆云鹤回国后,立志要在麻纺织业上做出成绩,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她努力钻研,在世界上第一个从草类纤维上抽出了人造丝。日本人听说后,要用高价买她的专利。她痛恨日本侵略中国,就说:“我不卖,我要把这项技术留给我的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酆云鹤成了苎麻纤维的大专家。为了解决麻纤维不容易合成和染色的难题,她反复试验,终于完成了苎麻纤维的化学变性。我们现在经常穿的麻织品又结实了美观,我国的麻纺工业也十分发达,这和酆云鹤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她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也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志愿。


近代爱国故事:赵一曼被捕牺牲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

儿子!”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近代爱国故事: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dang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近代中国短篇爱国人物故事

近代中国短篇爱国人物故事(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