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的诗词典故(精简3篇)

时间:2018-03-02 08:29: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方寸的诗词典故 篇一

方寸的诗词典故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典故,其中就有一些与“方寸”相关的故事。

方寸,是指人的心灵世界,也可以理解为心灵的角落。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方寸常常被用来形容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抒发。

在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他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远在外地的弟弟的思念之情。他用“方寸”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

另外一个著名的诗词典故是宋代文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静谧和凉爽。陆游用“方寸”来形容夜空的美丽,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还有一首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不同凡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温暖和轻盈。杜牧用“方寸”来形容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些诗词典故中的“方寸”,不仅仅是一个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更是古人对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感表达能力,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这些诗词典故也给了我们启示,让我们懂得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方寸的诗词典故 篇二

方寸的诗词典故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以其美妙的音韵和深刻的意境吸引着人们,更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与“方寸”相关的诗词典故,这些典故揭示了诗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古人常常用“方寸”来形容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抒发。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追求的向往。他用“方寸”来形容内心的渴望和追求,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逐和对人生的思考。

另一个著名的诗词典故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凉爽的秋夜。杜牧用“方寸”来形容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还有一首宋代文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不同凡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轻盈的秋夜。陆游用“方寸”来形容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些诗词典故中的“方寸”,不仅仅是一个修辞手法,更是诗人们对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它们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人的内心世界,也给了我们启示,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方寸的诗词典故,让我们在浩瀚的诗海中感受到了古人内心的独白。

方寸的诗词典故 篇三

方寸的诗词典故

  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是心的别名,由“方寸之地”节略而来。古人以“方寸之地”指心,始于《列子·仲尼》

:“吾见子之心矣: 方寸之地虚矣。”讲的是一个悟道体虚的故事: 龙叔称病,请文挚诊视。文挚让龙叔向阳站着,自己从他背后观看,说:“我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已虚空无物,和圣人差不多了。”方寸是指“见方一寸”的大小。称心为“方寸之地”,是说心虽小而能至大的意思。至晋代陈寿撰《三国志》,略言为“方寸”。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说的是: 三国时,徐庶同诸葛亮是好朋友,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诸葛亮和徐庶一起跟随刘备,被曹兵追赶,不幸,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捉去。徐庶非常孝顺,母亲被俘,他不忍丢下母亲,就指着自己的心对刘备说:“我本来要同您一起共创雄伟的事业,我这方寸之地是这样想的。可现在我的老母被曹兵抓去,我的方寸已经乱了,不能安心,再留在您这里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从此要同您分别了。”于是,徐庶便到曹操那里去了。徐庶虽到了曹营,但并没有救出自己的母亲,反而使母亲自缢而亡。且徐庶一生未为曹操献上一计。

  此后,“方寸”便成了心的别名。

方寸的诗词典故(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