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历史故事 篇一:屈原的离骚与楚国的覆灭
屈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一生被称为楚国历史上的“离骚”。屈原是楚国贵族出身,他在楚国官场中担任过重要职位,但由于受到内外部势力的排挤和诽谤,最终被贬谪至楚国边远地区。
据史书记载,屈原被贬谪后,曾在边地生活了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深感楚国政治腐败、外敌侵略等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创作了《离骚》这首著名的辞章。《离骚》通过抒发屈原内心的痛苦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了他对楚国的深情厚意和对政治腐败的强烈谴责。
《离骚》中的“临淮独兮,无竹竹者;哀伤而不见,心斯焉若死者。”表达了屈原对自己处境的感叹和对国家的忧虑。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被流放到边地,与竹子为伴,寂寞无助的生活状态。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兴衰的担忧。
屈原的离骚不仅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体现。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他的离骚激发了楚国人民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最终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文化符号。
然而,尽管屈原的离骚表达了他对楚国的忠诚和对政治腐败的谴责,但楚国政治的腐败局势并没有得到改变。楚国在屈原被贬谪期间,频繁发生内乱和外敌入侵,最终导致了楚国的覆灭。
楚灵王时期,楚国政治腐败严重,内乱不断。楚灵王的儿子昭王即位后,更是奢侈淫乱,无视国家大事,导致楚国继续走向衰败。昭王去世后,楚国政权由他的儿子共王继承,但共王又沉湎于声色之中,不思进取。同时,楚国的周边国家也对楚国发动了频繁的侵略。
最终,楚国在战国时期被秦国所灭。楚国的覆灭标志着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的终结,也让中国历史上的屈原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传奇人物。
屈原的离骚与楚国的覆灭,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故事,更是对政治腐败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它提醒我们,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正义和公平的政治体制,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 篇三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宋国,宋王便派人去侦察齐军到了什么地方。派出去的人回来说:“齐国的离我们已经很近了,我国的国民都惊恐不安。”
左右近臣都对宋王说:“这就是所谓的‘肉腐烂了自然就会招惹虫害’啊。现在凭着宋国的强大,齐军的弱小,是不可能到达这种地步的。”
宋王于是大怒,把派去的人屈杀了。接着又派人去察看齐军的情况,派去的人的报告同前面那个人的一样,宋王又大怒,把第二个人也屈杀了。
就这样,宋王一共派了三个人前去,三个人都被杀害了。接着,宋王又派了一个人前去查看。这次被派去的人遇见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问他:“国家已经非常危险了,你还要到哪里去?”
派去的人说:“是国君派我来察看齐军的情况的。原来齐军已离我们这么近了,国民已经如此恐惧。现在我担心的是先前察看齐军情况的人都因为报告齐军迫近而被国王处死了。如今我要是如实报告的话,也难逃一死。如果不如实报告,恐怕也是一死。我该怎么办呢?”
他的哥哥说:“如果报告实情,你又将先于死者死,先于亡者亡。”
派去的人听后,就回去向宋王报告说:“我根本就没看见齐军在哪里。国民很安定。”宋王非常高兴。左右近臣都说:“先前被杀的人的确该死。”
于是,宋王赏赐给这个人许多钱。
后来,齐军大兵压境,宋王抵敌不住,就自己跳到车中,慌忙逃命去了。而那个被派去的人则跑到了别的国家,过起了非常富裕的生活。
哲理点拨:作为一个领导,千万不能像宋王那样,一定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如果单听一方面的话,不但自己糊涂,事情也会弄得很糟。
孟轲和子思的故事
孟轲,又称孟子,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公元前336年,孟子来到魏国,受到了魏国君臣的热烈欢迎。魏惠王向孟子问道:“老先生,您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儿,想必是对我们魏国奉献利益的吧?”
孟子回答说:“国君何必把利益挂在嘴上,首要的任务应该是仁义。如果君王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家族,下官与百姓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自身,上下互相为了谋求利益而争斗,国家就危难了,这样也就没有仁德遗留给亲朋了,也就没有忠义去追随国君了。”
魏惠王听了不住点头,称赞说:“先生说得好极了!”
起初,孟轲曾拜子思为师,孟轲问子思治理百姓的办法哪一种应放在前边,子思说:“先给百姓以利益。”
孟子又问:“君子教育百姓只讲仁义二字,又何必再讲利益呢?”
子思说:“仁义本来也是为了利益,因为上边不仁下边就会不得其所,上边不义下边就会热衷于欺诈,这样才是大不利的呀!因此《周易》上说‘利是义的总和’。《周易》还说‘利益用来安定民心,而后才能使人崇尚道德’,这都是在讲利益是个大前提。”
司马光评论说:子思和孟子的话是一致的。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如何成为利益的,不讲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对魏惠王只讲仁义而不涉及利益的原因,是所讲的对象不同的原因。
哲理点拨:正确的领导思想带来的好处远比你想象的要多,增强个人修养,它的功效不逊于你投入的资金。其中加强领导修养最关键的,就是领导人能否从被领导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 篇四
重读三国演义,觉得司马懿应该是三国里最没有人格魅力的人了吧。
在演义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论勇猛胆识,论气度谋略,论辅国治兵,似乎都有人选可以碾压他。自己的主君怀疑他,试探他,自己的对手羞辱他,嘲弄他,甚至自己的属下将士也对他不怎么听从。
所以,尽管历史上他屡有奇谋,不乏胜绩,甚至结束了群星闪耀的三国时代,大一统了中国,但仍抵不过那个小说里虚构的空城计为他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成功怎么可能归于没有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司马懿。
后世很多人对司马懿多少都心存恨意。这些都是因为他在后期篡取了曹魏的天下,唯结果论。但岂能料到,他在青年时就已经展现出了非同龄人能及的政治智慧。
在他的青年时代,曹操正如日中天,权倾朝野,连皇帝都要对其言听计从。然而当曹操听人说司马懿有才华,让他去做官时,他却装病不去。
很多人认为司马懿此举或是心怀汉室,不屑于做奸雄的臣下,或是包藏着十足的心机,是为了观察曹操能否在中原站稳脚跟。但我以为都不是,因为他的父亲司马防,兄长司马朗,都早已在曹操手下做事,即便曹操没站稳脚跟,败给了袁绍,他岂能抛下家族独善其身。
真相应该如此,汉代的官员选拔是征辟制,就是通过在朝廷中有名望的人推荐做官,曹操年轻时入仕,就是被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推荐的。然而这其中大有学问,如果你的举荐人势力很大,你成为他的门生,仕途自然比较好。但如果你的举荐人不受朝廷重用,你作为门生也只能靠边站。
第一次举荐司马懿的人叫魏种,是兖州人,关于他的史料不多,但有一条说他曾是河内太守,曾经叛逃过,曹操大怒,把他捉了回来,又觉得他挺有才气,继续让他当官。可想而知,这个罪臣并不会有太强大的势力。
再加上曹操担任兖州牧时,曾杀了当时的兖州名士边让,一大波兖州士族怒斥,更直接导致了自己的好友陈宫和张邈反目。所以兖州系的官员在朝廷里并不多。
而此时呢,曹魏的文官集团中最强盛的势力,则是以荀彧郭嘉为首的颍川士族,司马懿当然不愿意自己被划分到兖州一系。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再度进行大批官员选拔,这次他是被颍川的首席代表人物荀彧举荐,司马懿这才从容上任。
一个高的政治起点,足以让自己少奋斗十年,拥有这样政治头脑的人已经难能可贵,而更可怕的是,拒绝魏种举荐时的司马懿不过二十二岁。
在差不多的年纪,曹操正因为得罪权贵被免去官职在家赋闲,刘备也刚鞭打完瞧不起他的督邮弃官逃亡,至于诸葛亮,还在隆中卧龙岗快乐地和小伙伴吟诗作对。他们都有着肆意妄为的青春,但司马懿没有。
司马懿的家族,是一支有着悠久历史的望族,据说可以追溯到秦朝末年。司马懿的父亲对子女管教极严,问而不答就要挨揍,让你站着绝不可坐,他的处世风格稳妥而谨慎,也从侧面影响了司马懿。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你可以清楚察觉到,这是一个几乎没有明显缺陷的人。他行事诡谲,城府极深,难以揣摩。你说他善于隐忍,不等到时机成熟不会出山,他偏偏又无比果决,魏将孟达本欲向蜀国投降,他一边写信宽慰,一边率部队火速登程,只八日就兵临城下,平定叛军。
写过剧本的人都知道,在角色的创作上,完人很难出彩,有缺陷的人物才是好人物。读小说,我也最喜欢读有缺点的角色。孤僻也好,骄傲也罢,懒惰不差,无情最好。三国演义里,最有人格魅力的往往都是缺陷最为明显的,孙策的激进,关羽的自负,曹操的多疑,诸葛亮的理想主义等等。
为了给司马懿这个大反派安排一个缺陷,罗贯中用空城计和五丈原两场战役,将司马懿的谨慎突出到了极致。然而历史上并没有空城计,而五丈原一役所流传的“死诸葛吓退活仲达”,也并非司马懿在战略上有差池。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是诸葛亮最擅长的不是奇谋,而是整治部队和百姓。诸葛亮治下的部队,制度分明,进退不乱,这种部队最适合防守反击。这样一看,司马懿算不到诸葛亮的死期,为了防止敌人打防守反击,谨慎点也是应该的。
公平地讲,司马懿的形象大幅度黑化,是在明代小说演义盛行之后才开始的。他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相当之高,即使毋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人们对推动三国统一的司马懿还是相当推崇。
前段时间在微博聊到三国,有读者问我要不要去看《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我这才知道原来又出现了一部三国新剧,对于三国题材的影视正剧,都是我必看的。
从剧名看,显然是以司马懿为主角的作品,不知道在吴秀波演绎下的司马懿,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是否能展现出传闻中司马懿的“鹰视狼顾”之相呢,有点期待。京剧脸谱中,司马懿被塑造为白脸、勾圆眼,这说明自古以来他公认的形象就是:智谋广大,但奸不外露。扮演他,将会十足考验演员表演功力,以及对人物的理解是否做到满分。
当然,在当今颜控占据荧屏的浮躁年代,又如何能有一个广受欢迎又形神兼备的演员,能够圆满表演出他的时而忠厚,时而畏缩,时而满腹城府——但当我看到主演是吴秀波的时候,我放心了。一个能够在十一年前就深爱上司马懿,并花了数年时间钻营剧本的人,由他来演,如何能不期待?
我非常喜欢三国这段历史,因为它是少数的寒族理想主义的缩影。曹操、刘备、孙权其实都属寒族子弟,比起名门望族、士族门阀的世袭传承,他们拥有一种决绝而璀璨的魅力,犹如烟花漫天。在他们的倡导下,寒门中的奇才、猛士,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形成群星璀璨的盛况。
而三国归晋,则是一种必然,乱世结束之后,国家恢复正常运制,文官集团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那些门吏遍天下的士族门阀,此时便发挥出他们真正的底蕴,司马家族和颍川士族逐渐掌握了权力,短短数年就侵吞了曹魏的天下。
这不是司马懿一个人的成功,而是士族门阀在权力争夺中的胜利,乱世英雄的结局最后仍然要步入清平正轨,这不禁令人唏嘘,但也正因此,才让我们了解到寒族政权短暂而悲壮的美,看到那些一闪而逝的群雄绝唱。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 篇五
故事:八百多年前一个上元佳节,人称词中之龙辛弃疾写了首《青玉案.元夕》。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千古传颂。“那人”经过后人千百年演绎,使得最初“那人”成了千古之谜。
追随元夕夜“那人”模糊足迹,回到那个鼎盛尘封炎宋治世,领略她丹青妙笔,揭开“那人”千年谜底。她,出生书香世家,父亲是礼部员外郎,在当时颇负盛名,母亲是汉国公王准孙女,知书善文。在这样优裕家庭里,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便有了词堂传言“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十八岁那年,她一袭品红鸳鸯霞帔,一头青丝绾成朝凰髻,数十里红妆,街道两旁飘扬红缎。在满城人观望下,她嫁与右丞相之子赵明诚。一个旷世才女,一个如玉公子,一场倾城之恋,一段天地良缘。婚后,她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他们爱情也成了市民茶余饭后闲谈一段佳话。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不断,奸臣当道,父辈失官,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曾经,感怀风花雪月,而如今,晚来风柔,愁销无果,谁怜一枝梅,凌寒独自败,她登上高楼,依遍栏杆。她在等相聚那天,就算等到铁树开花,陨落无影。但不管怎样,她都坚信,时光会给她最美答案。
靖康二年,金军南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她开始了逃难生活,赵明诚临危受命,不幸病倒,亡于任上。
“念夫殇,相思乱,山河碎,独凄怆,烟水茫茫,何时归乡。曾经玉竹楼上共挽手,品芳酒;可如今,你独走,我孤留。无家可归忧伤,心没有栖息地方,只有将这一切流浪在字里行间。”
多年背井离乡,她那颗心已经残碎,造物弄人,命途多舛。让她尝尽人间冷暖,方才成就她绚烂。
一个元夕夜。她怀着对死去亲人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无限失望,写了首《永遇乐.落日镕金》,最后一句“如今憔悴,风鬟爽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让当时有识之士读一次哭一回。
或许她不知道,五十年后,二帝蒙尘,神州板荡。同样时间,同样夜晚,有一个人怀着同样心情,伴着月圆,赋诗一篇,饱含着对“那人”沉沉思念。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 篇六
康熙皇帝每次"围猎"场面都相当壮观,他老人家注重保护生态平衡,不定时轮换围场。八旗精锐兵在皇上统一指挥下,有序集结。只见康熙爷夹马直冲,每每搭弓射猎,必有所获,自然引起随从阵阵喝彩。岁月不饶人,康熙每射猎一阵子,就要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到了晚上,围场上宿营地篝火熊熊燃烧,一时间,烤肉飘香,人欢马鸣。
皇上出远门,不管是狩猎还是巡视,一直有午睡习惯。长此以往,张廷玉养成了一个工作习惯:在皇上午睡时,准备好票拟,以待皇上醒后裁决。
都不得罪
一天中午,皇上突然醒来,从帐篷里走出来,看见张廷玉在烈日下一边默读折子,一边做条目登记。康熙一见张廷玉汗流浃背样子,觉得作为天子近臣,如此做法,有失朝廷体统,便训斥张廷玉说:"那些无关痛痒折子,不是让李光地在京城票拟吗?为何送到围场?也不知道胤是怎么监国。看看你这个狼狈样,朕颜面给你丢尽啦!"
张廷玉吓得跪地磕头,不停地念叨说:"微臣罪该万死,有损朝廷体面。"
是皇上有错。他老人家忘记了,李光地年老多病,不能过度操劳。张廷玉正值盛年,围猎前,皇上就在南书房交代过,所有折子都要送到塞外,他要亲自过目。票拟一事由张廷玉全权负责,实在忙不过来话,随驾几位内阁学士协同处理。
张廷玉不忍心说明真相,怕徒添皇上伤感。这个时候,随驾围猎十二阿哥,来到皇上帐篷边,悄声走到管事太监梁九功跟前,问个究竟。十二阿哥知晓实情后,附在皇阿玛耳边,私语几句。
皇上喃喃地说道:"朕真是老了,张爱卿速回帐篷吧,外面日头太猛了。"
为了消解皇上伤感,张廷玉立马把皇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他愧疚地说:"都是微臣该死,不应当在太阳底下票拟,万一走漏朝政机密,可是死罪啊,请皇上惩治微臣。"
皇上问道:"张爱卿,外面太阳这么烤,为啥不到帐篷里票拟呢?"
张廷玉心里"咯噔"一下,他想,千万不能说漏嘴,于是说:"外边敞亮,读折子清楚。"
张廷玉在君臣交往上,比他老爸机敏许多。昨晚,同僚聚在一起,喝酒划拳,闹腾一宿,眼下还在帐篷里死睡。大伙平时公务繁忙,难得聚会搞娱乐活动,在京城,恐有结党营私嫌疑。这厢大伙一乐和,全都喝倒了。张廷玉担任票拟重任,不敢贪杯,因帐篷里酒气熏人,出来透气,觉得外面工作还敞亮。张廷玉准备走进帐篷,没想到皇上跟来了,好在十二阿哥赶来圆谎,缠着皇阿玛去观看他战利品。皇上生平就喜好狩猎,随即与十二阿哥一道去觀看阿哥们猎物。张廷玉躲过这一劫,皇上和同僚都没得罪,真是官场牛人啊。
张廷玉在木兰围场票拟场景,感动了皇上,康熙回京后,赏了张廷玉不少财帛。因为张廷玉在木兰围场替大伙撒了谎,同僚们肯定念他这份情。张廷玉觉得没什么,大家同朝为官,应该互相帮衬,况且都是给皇上打工,同事之间走动,只要不是结党营私,联络感情,也是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