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故事【经典3篇】

时间:2016-02-08 02:50: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梅兰芳的故事 篇一:传奇的艺术家梅兰芳

梅兰芳,中国京剧界的传奇艺术家,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演员,并且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梅兰芳于1894年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祖父是京剧的创始人之一梅葆玖,父亲是当时京剧界的著名演员梅兰芳。从小,梅兰芳就展现出了对京剧的浓厚兴趣,他整天跟随父亲学习唱腔、表演技巧,并逐渐展示出了非凡的天赋。

梅兰芳在15岁时正式登台演出,他以其卓越的演技和出色的唱功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他对角色的塑造非常独特,能够准确地捕捉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并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其传递给观众。梅兰芳尤其擅长演绎女性角色,他的嗓音柔美动人,身段柔软优雅,完美地展现了女性角色的柔情和婉约。

梅兰芳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他的艺术成就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曾多次受邀赴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演出,并在那里赢得了无数观众的热烈掌声。他的演出不仅推动了京剧在国际上的传播,也使中国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除了在舞台上的辉煌成就,梅兰芳还十分注重对京剧的传承与创新。他不仅努力保留了京剧的传统元素,还积极探索新的表演形式,推动京剧的发展与革新。他注重把京剧融入当代社会,使之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京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梅兰芳晚年时,尽管身体状况逐渐衰弱,但他依然坚持演出,他认为艺术家的使命就是为观众带来欢乐,为他们提供美的享受。他的坚持和热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演员,他们纷纷效仿他的表演风格,并且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不断追求卓越。

梅兰芳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中国京剧的辉煌历史。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梅兰芳的故事 篇二:梅兰芳与京剧的传承

梅兰芳,作为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演员,更是京剧艺术的传承者与推动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为京剧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梅兰芳承袭了梅派的传统,但他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复制和模仿。他注重对剧目的深入研究,对角色的理解和塑造,以及对唱腔和表演技巧的改进与创新。他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使他成为了京剧界的翘楚,他的演出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场对京剧精髓的诠释和演绎。

梅兰芳对京剧的传承不仅仅停留在舞台上,他还积极参与到对京剧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中。他广泛阅读京剧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他通过对京剧剧目的演出和研究,对京剧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解。他还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传授给后辈,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梅兰芳还积极推动京剧的传播与普及。他赴国外演出,将京剧带到了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他还开办了梅兰芳京剧艺术学校,为有志于学习京剧的年轻人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平台。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为京剧事业倾注心血的传承者。

梅兰芳的传奇故事在京剧界乃至整个艺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演员,使他们不断追求艺术的卓越。他的努力和创新给京剧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京剧的发展与传承。梅兰芳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梅兰芳的故事 篇三

梅兰芳的故事

梅兰芳 (公元1894—1961 年),原名梅澜,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

他是卓越的戏曲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青年时代从艺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后来又勇于革新,编演新戏,使京剧在各方面都出现了新面

貌。他所创立的 “梅派”艺术,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他还是让京剧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梅兰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艺术界和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声望。 刻苦学艺梅兰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剧的名演员,是 演旦角的。父亲梅竹芬也是京剧演员,在梅兰芳四岁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 雨田是有名的琴师和笛师,为京剧、昆曲伴奏,会戏很多。梅兰芳在长辈的 熏陶下,从小就喜欢看戏、听戏。

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学戏了,学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扮演女角 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说。这就需要刻苦练习。一开始他的天赋条件并不好。有时候一出戏,老师教了多时,他还没有学会。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学得慢,生气地说:“不行,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梅兰芳脸红了。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样子来,就用心琢磨、反复学。一 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会了,他却要唱二三十遍。渐渐地,他练出了一条又 宽又亮又圆润甜美的好嗓子,唱出来让人特别爱听。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 见到最早教过他的老师。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_@)-]

“您别这么说。”梅兰芳说,“我受您的益处太多了,当初要不是挨您 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奋发上进呢!”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气。而旦角在 台上的眼神特别重要。怎么办呢?后来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来后,他就用眼睛随着鸽子飞翔而转动,越望越远。这样天长日久,他的眼睛,毛 病没有了,变得特别有神,直到老年,在舞台上演出,还是光彩照人。

有些人总以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是天赋条件好,其实应主要归功于他的 刻苦学习,努力钻研。

唱红了梅兰芳从十岁起就登台演戏了。十四岁那年,他搭喜连成的戏班,正式 参加演出。

“喜连成”后来改名叫 “富连成”,是我国最有名的.京剧科班,培养了许多京剧名演员,像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等。梅兰芳和这个戏班 一起演戏,又学了不少戏,丰富了自己的表演经验。

刚开始演戏,梅兰芳主要是演唱工戏,就是在舞台上以唱为主,像 《二 进宫》、《三娘教子》、《祭江》、《玉堂春》等。这些戏,只要嗓子好,唱得字正腔圆,都能受欢迎。可是后来,随着清朝灭亡,社会进步了,群众对京剧的要求也高了,不再满足只听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内容、有表演的戏。

梅兰芳心想:“看来,只演重唱的青衣戏,不能满足要求了。我要把戏路子放宽才好。”

[-(@_@)-]

于是,他又向老师们学了不少偏重身段、表情和武工的戏,像《穆柯寨》、 《樊江关》、《虹霓关》等,果然受到欢迎。梅兰芳经常观看同行们的演出,从他们身上学习人家的长处,化为自己所有。昆曲,是一种古老又典雅的剧 种,具有丰富的表演技巧。梅兰芳就又和前辈艺人学习昆曲,演出 《思凡》、《春香闹学》、《游园惊梦》等名剧,这样,他的演技大大提高。

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梅兰芳就在北京唱红了。后来,他到上海演出,也一炮打响。他那甜润大方的唱腔、俊美的扮相和细致的表演,受到观众的 赞扬。本来,京剧的旦角戏不如老生戏 “吃香”。旦角演员一般唱不了“大 轴”戏,就是每场最后的一出。可自从梅兰芳出现之后,旦角戏能唱大轴了。许多人到戏园子看戏,就是为着他来的。梅兰芳的声望超过了前辈人,连当 时的 “京剧大王”谭鑫培也说:“如今胡子(老生带胡子)唱不过旦角啦!”

创造“梅派”梅兰芳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把传统剧目演得十分出色,得到了观众 的承认。但是他并不满足。

“我们要创新,演新戏。”他说,“我看了新兴的话剧,话剧的剧目很 多是反映现实的。我想京剧也可以这样做。”

“对。咱们也编些时装戏演。”大家都赞同。

时装戏,就是描写现实生活的戏。因为演员要穿现实生活中的服装上场,京剧传统的表演方法用不上了,需要用新的方法演。而且在化装、道具上,男演女的困难更大了。梅兰芳知难而进,很快排练出 《孽海波澜》、《邓霞 姑》、《一缕麻》、《童女斩蛇》等戏,上演了。

“京戏也演时装戏啦!”观众们互相传说着,“演得还真不错。”

梅兰芳为京剧演现代戏开出了一条路。他又集中精力编演古装戏。传统 京剧在旦角化妆上存在许多问题,因为大都是男扮女,在发式、服装、扮相 上缺乏女性特点,而且缺少舞蹈,舞台效果差。梅兰芳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排练了大批新戏。在这些新戏中,他扮演的古代妇女,头饰变了,服装变了,扮相也十分美观。不仅如此,梅兰芳还为许多角色设计了舞蹈。如 《天女散花》中的长绸 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西施》里的羽舞,《太真外传》里的盘舞,《嫦娥奔月》里的花镰舞,《廉锦枫》里的刺蚌舞,等等。从此,载歌载舞,声情并茂,绚丽多彩,成了梅兰芳演戏的突出特点。



梅兰芳的故事【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